【人间】沉默的智慧

鲁味书屋

文/李寒博士 <p class="ql-block">  世上有一等人,最是聪明,见了癞疮,便道是“艳若桃花”;闻了狗吠,便赞为“黄钟大吕”。他们深谙“不争不辩”的妙处,遇事只微微一笑,点头称是,仿佛这便是“成熟的修养”。 </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沉默的智慧”,细细品来,倒像是市侩的哲学。强盗劫了你的财物,你不争,是“留体面”;骗子哄了你的积蓄,你不辩,是“留余地”;恶人骑在你头上拉屎,你沉默,是“尊重差异”。如此“成熟”,岂非成了奴才的处世宝典? </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位置决定视角。”这话不错,但若因此便放弃争辩,那奴隶主与奴隶的“差异”,倒成了天经地义。古有“指鹿为马”,众人缄默,唯恐祸及己身,赵高便愈发得意;今有“指黑为白”,看客们点头附和,道是“认知不同”,于是荒谬便成了真理。 </p><p class="ql-block"> “不争”若是修养,“不辩”若是清醒,“沉默”若是尊重,那么,世上何来真理?何来是非?何来进步?倘若鲁迅当年见了吃人的礼教,也“言语上做减法”,只默默“理解”,那《狂人日记》里的“救救孩子”,怕是要改成“由他去吧”。 </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成熟,不是学会闭嘴,而是懂得何时开口。倘若人人遇事便“做减法”,那这世界,怕是要被聒噪的骗子、蛮横的强盗和装睡的看客们占尽了便宜。 </p><p class="ql-block"> 沉默,有时是金;但更多时候,不过是懦夫的盾牌,或是帮凶的默契。</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