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亳州旅游两天后回南京的路上,慕名去淮南八公山品尝了豆腐宴,顺便去寿县古城逛逛。</p><p class="ql-block">寿县,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八公山南麓。寿县别称寿州、寿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p> <p class="ql-block">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宋,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明清时曾多次修葺,已历经900多年。 </p><p class="ql-block">现存古城呈方形,城墙有四门,东门称为宾阳,南门称为通淝,西门称为定湖,北门称为靖淮。除南门以外其余三门都建有瓮城。</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南门进城。</p> <p class="ql-block">登上通淝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见南门外的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南门城楼内侧。</p><p class="ql-block">城里正对四个门的街道,依次叫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以十字交叉分布。</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的时间有限,计划从南门进,顺南大街北大街,从北门出。</p> <p class="ql-block">到达北门即靖淮门内。</p> <p class="ql-block">城门内磨得发亮的条石和车辙正是这座千年古城历史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城门中设有千斤闸,根据军事需要可以在城楼上起降。</p> <p class="ql-block">出了主城门便是瓮城。</p> <p class="ql-block">瓮城的城门。照片可以看出北门瓮城的城门是向西的。西门东门这次都没有去,资料说西瓮门向北出,东瓮门向东出但与主城门错开。南瓮门向南出且与主城门在同一还有线上(初期的南门有瓮城,现在没有了),也不知道当时建成这样是出于什么考虑。</p> <p class="ql-block">现在四个城门只有南门是可以走机动车,其他三个门都不可以。</p> <p class="ql-block">上图中的石碑放大一下可以看出,那里是1991年洪水最高水位24.46米,已经把城门完全淹没。</p> <p class="ql-block">资料介绍,古城用于军事防御之外,还能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这也是古城池能完整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明代为了加固城基,于墙外侧以条石迭砌一周护城泊岸,城内北部东、西两隅各有一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当洪水季节,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入城。涵额镌有“金汤巩固”、“崇墉障流”题名,是对这坚固雄伟的寿州城墙的真实写照。1991年,古城抵御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围困,显示了它的特殊功能。</p> <p class="ql-block">这次过于匆忙,东门西门及两个涵洞都没有去成。亳州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次只能算是匆匆一瞥,一定会再来认真探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