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宝贝乐园幼儿园大一班班本课程故事《大有“蚊”章》

施秉县宝贝乐园幼儿园

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夏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季节。他们可以肆意玩水,可以大口吃冰淇淋……可是,夏天在我们的耳边充斥的还有嗡嗡的声音,当我们在户外玩的开心时它会不经意“亲”你一口。</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具有教育意义,教育要联系生活实际。</p><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一件小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当老师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时,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而课程就来自于这点滴思考之后。</p><p class="ql-block"> 瞧!这个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不速之客”——蚊子,引发了孩子们的关注。于是,我们的宝贝们开启了对“蚊子”的探索之旅。</p> “蚊”之而来 <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收假回幼儿园,我们总是会听到小朋友找老师说:“老师,我放假被蚊子咬了,好痒好痒”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其他小朋友们的强烈共鸣,七嘴八舌地聊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收获痒痒包</p> 蚊子大探秘 <p class="ql-block">  在小朋友们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蚊子有了一些初步了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带着上面的问题,我们一起填写了《“蚊”事知多少》调查表。</p> <p class="ql-block">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蚊子喜欢脏脏的地方,树林里,草丛里。蚊子害怕花露水,蚊香、电蚊拍、蚊子嘴巴尖尖的,像针一样戳到我们的肉里,然后吸血。</p><p class="ql-block"> 有了前期铺垫,孩子们对蚊子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和疑问,于是结合孩子们的求知欲,我们开展了语言活动《可怕的蚊子》。</p> <p class="ql-block"> 我和蚊子做游戏</p> 灭蚊大作战 <p class="ql-block"> 灭蚊工具大集合</p> <p class="ql-block"> 制作驱蚊水</p> 课程总结 <p class="ql-block">  课程从幼儿的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大班年龄段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这也是活动得以开展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蚊子是源自于夏天的小烦恼,孩子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里,产生思考,激发兴趣,并且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初步了解了蚊子的特征以及简单的驱蚊方法。同时又在活动中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享受着活动环节中的点滴快乐。</p><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基于《指南》分析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与潜在价值。</p><p class="ql-block"> 当夏天的“特产”蚊子来袭,给孩子们留下了它们的专属印记,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教师引导及多种途径的探索和体验,踏上了一次与众不同的探“蚊”之旅。从认识蚊子入手,观察蚊子、再到防蚊。一系列的操作、观察、实践与学习给了孩子们不一样的收获,在课程中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并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用多样化的方式去表达自己思想。小小的蚊子,有趣的探究,孩子们在这一次与蚊子的较量中,学习着、探索着、发现着、收获着,生活处处皆有大智慧。有趣的探秘还未结束,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自然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