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岳华山素以“奇险天下第一山”著称,华山上的著名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悬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等。人们直奔华山而来,索道上山,游遍五峰便离去,却不知华山景区的门票180元,有效期为48小时即2天,它包含着仙峪、西岳庙、华山这三大景区。登华山而置仙峪、西岳庙景区于不顾,多为游客所忽略而不去一游,实为一大遗憾!</p> <p class="ql-block"> 华山、仙峪、西岳庙这三地的组合,是“山、水、文化”的最佳重组。想要一次性充分游览完这三个景区,规划时间至少就需要两天。第一天来到华山游客服务中心买好门票,先游仙峪、西岳庙两个景区,当晚便可从华山峪口玉泉院开始徒步登华山,第二天游遍华山五峰后下山,这便算是游完了华山,方可乘车离开。华山已上去过三次,无一例外都忽略了仙峪、西岳庙两处,今天(2025年五一节第四天)便算是来专程补上这一行程。</p> <p class="ql-block"> 仙峪,又名车箱谷,位于华山西侧,与华山登山步道华山峪相邻,仅一岭之隔。它的西侧是台峪,再往西是瓮峪,华山西峰索道下站所在地。华山西峰索道从台峪、仙峪上空掠过。传说黄初平、黄初起兄弟俩在此牧羊成仙,因此得名“仙峪”。</p> <p class="ql-block"> 仙峪全长超过50里,人文、自然景观数十余处,包括车箱潭、华山白羊峰、羊公石室、石羊城等,以及与这些景观相关的神话传说,见于史籍记载的神话传说更是美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 站在华山西峰、南峰、东峰顶端下视,脚下就是仙峪。仙峪峪道狭窄清幽,山路崎岖蜿蜒,河流湍急,山石险峻,有多处路段凿崖架栈道凌空通过。</p> <p class="ql-block"> 由于仙峪无人工雕凿痕迹,自然景观秀丽熨贴,历代诗人画家多入峪吟诗作画,唐诗人常建就有“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句,画家们称仙峪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女。</p> <p class="ql-block"> 仙峪自然资源丰富,有金、铁、水晶石等矿产,以及灵芝、何首乌等贵重药材。1992年,曾在仙峪发现一只巨型灵芝,现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p> <p class="ql-block"> 进峪五里处有斜岭横阻,令人有谷尽路绝之惧,然而横渡越岭,又见新的景象,平添柳暗花明之趣。</p> <p class="ql-block"> 仙峪斜岭尽头有车箱潭,《水经注》号称其为天下第七水府,华阴流传的邢家姑娘为医父痼疾,舍身嫁给车箱潭龙太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斜岭南,地势渐次开阔平缓,峪道两边花木繁茂,绿草如茵,溪水汇而成潭,如面面明镜,台田层层叠摞似条条绿毡,有山民聚集成廓,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处桃花源仙境。</p> <p class="ql-block"> 斜岭北望,有猫头石、龟蛇锁车箱等奇石胜景,都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令游人叹为观止。透过峪口,可遥遥相望关中平原,渭河两岸,一片天府气象!</p> <p class="ql-block"> 斜岭东南为华山白羊峰,峰西侧崖下有羊公石室,传说是天下杨姓先祖避难的地方。崖壁上有“杨氏先祖避难处”刻字。</p> <p class="ql-block"> 羊公石室临近有石羊城,是黄初平牧羊成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斜岭东南峪道远处就是华山的西峰,这里距华山西、南、东三峰根部尚有一段距离,今天是去不了了!</p> <p class="ql-block"> 仙峪斜岭之巅有一飞仙亭,望之仙气飘飘,似入仙境之中,这是现在仙峪游走步道的尽处,离峪口约五公里。</p> <p class="ql-block"> 仙峪依华山之屏障,聚天地之灵气,融山水之精华,集自然与人文之大成,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唯美的艺术画卷,更被旅游专家誉为“躺在华山脚下的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 入仙峪若过斜岭经龙头沟、蛤蟆沟、石板沟行至与华山主峰平齐处,便进入了白缺寺景区。白缺寺景区地势较为开阔,东走三耳坪,可达华山西峰、南峰、东峰三峰根部处;南经仙峪河北头可翻越秦岭进入洛南境域;西经东沟、门岔沟可通往华山西峰索道下站所在地瓮峪。</p> <p class="ql-block"> 白缺寺遗址在涧西峰腰悬崖下,旧有庙宇建筑,与山崖诸多石洞连为一体,依崖就势而构,非常巧妙,相传为千手佛还愿时所建。鼎盛时期,有僧近百名,每日供果累累,香烟缭绕,晨钟暮鼓,不绝如缕。由于香客众多,这里逐渐形成寺庙古会。遗憾的是十年动乱中,庙宇建筑毁于一旦,钟鼓及所有物什被洗劫一空,如今仅有石洞犹存。但由于登寺小道被荒草、乱石闭塞,游人只能隔壑相望。</p> <p class="ql-block"> 可惜,斜岭以上的栈道已经封闭,仙峪只能是走到斜岭飞仙亭为止。将来修好了,再去走完余下的这段路。</p> <p class="ql-block"> 仙峪河水丰美清澈,幽潭连珠,被视为华山天然浴场。每至盛夏,进峪避暑、度假的游人络绎不绝,寻幽探胜者更是摩肩接踵。按照华山风景景区规划设计,今后还要对仙峪风景景观进一步开发,以向游人提供更广阔的旅游用地,丰富游人的审美需求。这很值得期待!</p> <p class="ql-block"> 游仙峪,主要就是玩水!景区为方便游人戏水,步道每隔一段距离便留有一条下水栈道,很是亲民!想要戏水,时时可去,处处可去!</p> <p class="ql-block"> 仙峪是一个充满仙气的地方,就连垃圾桶的造型都异于它处,仙气飘飘!</p> <p class="ql-block"> 仙境必有鲜花,峪道里有,出峪口也有,并且开得更旺更艳!现在,华山景区已经将华山、仙峪和西岳庙三处打包发送,通票价160元/位,比以前降了20元。</p> <p class="ql-block"> 中午,出仙峪谷道,平台安排了一顿丰盛的关中小吃为午餐,七八个菜,五六种主食任意选择,吃得很舒畅,巴实得很!</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去参拜西岳庙。西岳庙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区东约1.5公里的岳镇东端。西岳庙供奉西岳华山神,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p> <p class="ql-block"> 在西岳庙前南广场上树立有一块“华夏之根”的石碑,准确地揭示了华山及西岳庙在中国文化上的根源地位。中华民族的“华”,<span style="font-size:18px;">华人华族华</span>夏大地的“华”,都源自于“华山”的华!</p> <p class="ql-block"> 西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建“集灵宫”于黄甫峪口,东汉时迁于现址,后改称西岳庙,占地面积124000平方米,距今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前后有56位皇帝到此祭拜华山之神。1988年,西岳庙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西岳庙初名为集灵宫,曾有下庙、西岳华山神庙、金天王神祠、华岳庙等称谓,俗称大庙,又叫皇庙,到明代开始称为西岳庙,此后一直延续至今。西岳庙历经汉、魏、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建、整修,奠定了今日气势恢宏的宫殿建筑群、重城式“日”字结构、六进院落格局。</p> <p class="ql-block"> 西岳庙南距华山约5千米,东望潼关 15千米,西临华阴市区 2.5千米,北依渭河约5千米,地处黄渭洛金三角地带,交通方便,八省通衢,是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皇家宫殿御苑式古建群落,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形似北京故宫。</p> <p class="ql-block"> 西岳庙庙宇南北长525米,东西宽225米,轴线贯穿,东西对称,外郭内城,城墙四角均有多檐角楼,金碧辉煌。自汉武帝始,先后有唐玄宗、宋真宗等多位皇帝亲临西岳庙祭祀华山神;还有清康熙、乾隆、同治、光绪、慈禧、果亲王、郡王王等皇帝和皇亲贵胄曾为西岳庙题匾、题诗,这此都为西岳庙增添了皇家祭祀庙宇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西岳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庙门正对华山,前后分为六个空间,在由南至北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灏灵门、午门(五凤楼)、棂星门、金城门、灏灵殿、寝宫、御书楼、万寿阁。整个建筑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相当宏伟。这六个空间相互衬托,协调对比,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p> <p class="ql-block"> 西岳庙的第一道大门名灏灵门,又称连三门,上悬一匾,额曰“敕修西岳庙”,是西岳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为历代皇帝或钦差大臣祭祀岳神的场所。整个大殿坐落在凸字形的须弥式月台之上,回廊环绕,飞檐高耸,斗拱密布,高大宏伟,气势雄弘,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灏灵门后五凤楼前即入口部分为第一院落。沿御道前行,院内西南原是巨大的《五岳石残碑》、《唐玄宗御制华山铭碑》,院内东南有御香亭。院内东西两侧各代名碑林立,篆、隶、行、草,琳琅满目,享有“小碑林”之美誉。现在整合到它处,五凤楼东侧立有一块“五岳第一庙”石碑。</p> <p class="ql-block"> 午门是西岳庙的第二道大门,由五个大门洞组成。在石砌砖券的午门之上建有面宽七间,进深三间的“五凤楼”,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两端有陪楼,其间穿廊相通。陪楼两侧有用条石筑成的马道,用以登城。</p> <p class="ql-block"> 五凤楼是西岳庙主城的南大门,得名因其两侧有城角楼与之相对,站在庙前广场上北望西岳庙,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五凤楼使整个南城墙上布满楼阁宫阙,宏伟壮观,富丽堂皇。明李楷有诗赞曰:“宝殿周垣白帝宫,能收月色报高穹。莲花青孕开环海,云影寒生接大蒙。勿忆咸阳灭楚火,曾无驷铁骋秦风。姬赢世代楼台尽,疑是黄图在此中。”</p> <p class="ql-block"> 五凤楼建于高台上,高达20多米,登楼南望华岳,五峰历历在目,而华山上的东、南、西三峰形似一个“金元宝”,或者说古时金银元宝就是参照这华山东、南、西三峰的形状铸造的。东汉时将西岳庙迁至现址,从风水学上讲,就是要开门见宝!登楼望见金元宝,即将发财跑不了!做生意的,开张前到此一观,预卜财运如何,应该是很灵的!</p> <p class="ql-block"> 五凤楼后面为第二个院落,曾被誉为陕西的小碑林。西岳庙内碑刻极多,现存后周“华岳庙碑”,明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明万历刻“华山卧图”,图首附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名人有华山的题诗和华山图,还有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这些残碑在院之东面拼成了一个碑墙,集中展示保护。</p>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是西岳庙的第三道大门,是一座七开间过街牌楼式的大门楼建筑,其中三间为高大的门楼,而突出中间门楼最高,每间又隔一砖砌硬山夹壁屋作耳房,共四间。整体外观如同一座雄伟壮丽的七楼八柱型牌楼。</p>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精妙之处是门上斗拱密布,在较长的拱头昂首上雕刻的九条龙头,显示出庙宇的等级之高。因此,棂星门有西岳庙“九龙口”之称。</p>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到金城门之间为第三个院落。御道两边是千年古木,院中心是石牌坊,牌坊东西两侧是两座明代祭碑,高大雄伟,气势壮观。东面的是明洪武三年的“昭示五岳河渎碑”,西面的是明万历年间的“华阴县重修西岳庙记碑”。</p> <p class="ql-block"> 入棂星门,院内中心石牌坊耸立,为清式四柱三开间五层牌坊。其采用圆雕、透雕、浮雕、线雕等多种技法,刻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富贵事物的诸多图案。立柱北面刻制的楹联,阐明了华山神所辖范围和职司。整个牌坊造型优美,结构灵巧。</p> <p class="ql-block"> 金城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六橼屋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带回廊的殿堂式建筑,是西岳庙的第四道大门,位于灏灵殿之南,为正殿门。门前,花木扶疏,风景清幽。金城门内气氛森严,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金城门其名取自西汉贾谊《过秦论》中“关中之固,金城千里”之意。</p> <p class="ql-block"> 金城门里是金水桥。金水桥又名望仙桥,由三拱桥组成,桥之栏板望柱上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和各种名贵花卉,雕工精致细腻。桥下有水,名玉带河,水源来自庙东南之醴泉,汇入庙后苑内放生池。站在金水桥南,透过金城门洞就可望见华山三峰构成的“金元宝”山形。</p> <p class="ql-block"> 金城门与灏灵殿(正殿)之间为第四个院落,西侧一亭,保护记载有关清代重修西岳庙史实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第五道大门为正殿灏灵殿殿,建筑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坐落于宽广的“凸”字型月台之上,面宽7间,进深5间,周围有回廊,气势宏伟,历代帝王祭祀华山多住于此。殿内悬挂有康熙、道光、慈禧所题“金天昭端”、“仙云”等匾额。整个院落林木繁茂,山石嶙峋,饶有园林之趣。</p> <p class="ql-block"> 灏灵大殿内主位上供奉“西岳华山之神”塑像,大殿正中门楣上悬有“灏灵殿”金字匾额,上悬挂有清同治皇帝御书“瑞凝仙掌”、慈禧太后御书“仙掌凌云”和光绪皇帝御书“金天昭瑞”三块龙纹图案金字匾额。</p> <p class="ql-block"> 灏灵殿东壁上绘有一幅帝王祭祀华山神图,画面正中是华山神,后面是跟随的众多神仙,而人间帝君则跪拜于前,体现了“君权神授”的道统观念。</p> <p class="ql-block"> 第六道大门是寝宫,为皇帝祭祀华山神时下榻之所。</p> <p class="ql-block"> 寝宫之后是“后宰门”,门内是皇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 园内古木参天,牌坊耸立,亭堂池榭,清幽宜人。</p> <p class="ql-block"> 第八个建筑为御书房,现在为乾隆皇帝的书法展。</p> <p class="ql-block"> 殿内最精华的文物自然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四个金字“岳莲灵澍”。</p> <p class="ql-block"> 西岳庙最后一个空间的主要建筑有万寿阁、游岳坊、望河楼等。这里地势最高,建筑也是最高的,南望华岳五峰,俯瞰庙内全貌,北观渭洛黄三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万寿阁正厅有一组“御座”文物,据说是清宫戏的道具,放在这里,到也增添了许多皇家气息。</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万寿阁南望,西岳庙尽收眼底,华山五峰近在眼前,抬头望见金元宝,发财肯定跑不了!</p> <p class="ql-block"> 万寿阁上北望,渭河、洛河和黄河三角洲地带一览无余,金城关中,沃野千里!</p> <p class="ql-block"> 西岳庙四周的城墙建于明代,高10米,南北长525米,东西宽225米,周长1825米。整个西岳庙布局严谨,内城外廓,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形成重城式多单元的空间结构,亭、堂、楼、坊相错其间。沿城墙可绕行西岳庙一圈,自然两圈甚至是更多,也行。</p> <p class="ql-block"> 西岳庙建筑相当宏伟,是明清建筑风格的宫殿御苑式古建筑群落,布局为坐北向南长方形的重城式大庙,朝向华山主峰,主要建筑沿着南北轴线左右对称分布。当地人称为“五岳第一庙” ,被誉为 “宝莲灯故里” “陕西故宫”,有人称,西岳庙比北京故宫还大,游完之后个人感觉是有点夸张。但在中国境内,这种规模完备的皇宫式建筑群,除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曲阜孔府之外,恐怕就是陕西华阴的西岳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