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赏京华

骏马临风

<p class="ql-block">  去年季冬与今年暮春,闲暇之余,我曾两次御高铁而驰,半个时辰抵达祖国的心脏。在高楼宏宇间,在车流人海中,再度品味京华悠长古韵,又行细赏首都锦绣新颜。</p><p class="ql-block"> 于天命之年的我而言,这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 星河恒转,岁月不居,时光弹指成碑。“朱颜渐老,白发填多少?”虽“论,半生名利奔”,但我亦“人生过半百,长醉有醒时”。半是风雨半是晴的过往,锤炼出我“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修为——心中不息爱,眼中素有光。所以,少年狂时,把“家国情怀”的种子种下,中年老夫际,位卑岂敢忘护其花?五十年久在京畿之地忙碌,如今特意常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心所向的</span>祖国政治中心溜达,去感受祖国的沧桑巨变,去欣赏祖国的盛世繁华,不正是读书人该践行的“家国天下”吗?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蓝天下的朱红与明黄</b></p> <p class="ql-block">  矗立在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城中轴线”中心位置上的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庞大的身躯覆压1080亩。52米宽的护城河萦带12米高3400米围长的宫墙,包裹了70多座大小宫殿,90多座大小院落,8707间房屋。外朝,宫殿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内廷,三宫深邃紧凑,六院秩序井然。世界遗产组织评价到:“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但无论如何,对于远观其姿内赏其貌的游客来说,“红墙黄瓦,黄瓦红墙,一派辉煌”,是最初也是最终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洗蓝洗蓝的天空之下,金砖白玉阶之上,那朱红朱红的柱与墙,明黄明黄的琉璃瓦,触目皆是。着实给人一种铺天盖地而来的裹挟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高无上的</span>“天授皇权”,其威严与神圣,一下便不言自明。</p><p class="ql-block"> 以苍松翠柏“植发”的故宫靠背屏障——景山,其山脚红墙,与山巅万春亭的黄瓦远隔绿树遥相呼应。在“天然”与“人工”的交融中,尽显皇家气派的庄重。</p><p class="ql-block"> 那改宫为寺的巍峨壮观的皇家建筑——京都“首位皇家御用寺院”雍和宫, 亦是如此,在朱红与明黄交汇中,集显藏传佛教的智慧与光明和皇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气势的</span>庄严与浩大。</p><p class="ql-block"> 古时,那朱红与明黄,表征着明清王朝曾经盛极一时的辉煌。现代,那朱红与明黄,却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染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象征革命与光明,寓意活力与希望。</p><p class="ql-block"> 当国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当国旗招展在华夏大地,当国旗闪耀于世界角落,当国旗遨游于茫茫太空,古老的帝都中,那暗沉的红与黄,现代化国际城市里,那明媚的红与黄,确凿有了历史传承与文化赓续的担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蓝天下的青灰与洁白</b></p> <p class="ql-block">  水穿街巷的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西海)片区,热闹非凡的南锣鼓巷片区,分布着北京最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群落,保留了明清以来的传统街巷格局,共同展现了北京胡同从传统居住区到现代文旅空间的演变。</p><p class="ql-block"> 胡同民居的砖瓦颜色以青灰色为主基调。虽然民居住宅显得低矮促狭,但那青灰色泽的沉稳内敛、低调含蓄,在逼仄的空间中愣是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的居住氛围,体现着传统文化中“藏而不露”的审美观:“中庸”与“谦和”。这正是传统社会对“安居乐业”的生活追求。</p><p class="ql-block"> 而几千年来保卫着古代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的长城,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段的慕田峪长城,植被茂密,敌楼密集。与北京其他段长城一样,如青灰色的巨龙蜿蜒穿行在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上。其肤色的青灰,拜条石基座上由明代修护长城时烧制材料和工艺决定了的青灰色巨大长城砖所赐。</p><p class="ql-block"> 青灰色的长城,共色远眺青灰如黛的山体,与之弥合得天衣无缝。在翠绿的植被掩映修饰下,长城的身姿更加奇伟雄壮,更富腾空而起、一飞冲天之势。于是,青灰的长城,引青天之色,携山体之黛,造就了天与墙与山上下一灰的局面,在人们意识里生成一堵顶天立地的青灰色险障,阻挡着外敌,护佑着中原。</p><p class="ql-block"> 青灰色的有形护佑在此,而洁白的无形护佑则在金碧辉煌的故宫西北、景山正西处的北海公园里琼华岛山顶。</p><p class="ql-block"> 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高35.9米,状如覆钵,通体白色的永安寺白塔,那惊艳眼眸的洁白,点破了朱红,点破了明黄,点破了青灰,更点破了琼华岛山的老绿,拔山擎天,蔚为壮观。在历史上曾成为北京城内的至高点,弘扬佛法的同时兼有瞭望设防的军事功能。</p><p class="ql-block"> 更有脍炙人口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七十年来一直唤起着世人对白塔所标志的北京的向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夜幕下的五光十色</b></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片片斑斓的光,烘托出一片喧腾而繁华的夜。 </p><p class="ql-block"> 鸟巢的银白钢架中,泛出温馨的暖红色;水立方的水泡皮肤上,泛出静爽的冰蓝光。北京奥林匹克塔身则五彩纷呈。 </p><p class="ql-block"> 这与他们白天的美丽有了质的不同。白日里它们曼妙的身姿,此时已在灯光的作用下玉化:晶莹璀璨,剔透玲珑。</p><p class="ql-block"> 登上奥林匹克塔顶,俯瞰奥林匹克公园,远眺夜幕下的京城。西方墨色的鲸云、橘红的霞光、黛色的山脊、黄色的灯带,北方阑珊的宅光,东方南方密集的、热闹的灯火……着实令人目不暇接,着实令人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 奥林匹克大道上,夜晚活动的人们尽情狂欢:弹着,唱着,舞着,闹着……</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把天堂化落人间!</p> <p class="ql-block">  去年季冬与今年暮春,青丝染霜的我,两度沉浸于这座城用多种色彩绘染的三千余年时光。几经沉淀,立夏之时,我终于提笔蘸取了明清至今的那些盛世斑斓,在时代长卷上创写点滴墨痕,记录下自己在太平光景里对这座城的深情凝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