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行之恩施一炷香D2

中温

<p class="ql-block">  4月21日晚,住恩施沐抚,看天气预报明日有雨。翌日,果然阴雨绵绵,8点离开宾馆,仅3分钟就到了恩施大峡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车上环健群领队“中华”与大家商议后,决定全体人员均乘缆车上山先游览七星寨,再下山浏览云龙地缝,结果换乘了3次不同交通工具(景观车、牵引轨道车、缆车),花费了近1个小时才到达“七星寨”景区,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折腾游客,特别是第二道牵引轨道车完全可以省去,全部使用景观车直接送达缆车起点或送达终点。更加让人不可理解的是,从七星寨返回游客中心,也要换乘三次(景观车、牵引轨道车、景观车),毕竟换乘三次既折腾人又浪费时间。而且,牵引轨道车这边也有个游客中心,经常让人误解已经到达出口,让许多游人费心费力才弄清真相,我们这个队的地导费了一堆口舌还是讲解不清怎么转接交通工具。我无法理解景区管理者的这种做法,难道这种投资方式不会增加运营成本?还是一定得让游客多花费时间,住在沐抚消费?</p> <p class="ql-block">  想到这个5A景区美丽的景色,我们放下心中的不解,很快欣赏起这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一般来说,喀斯特地貌有绝壁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但沐抚大峡谷不仅兼而有之,而且面积大、品位高。我们从游客服务中心,就可以一概七星寨全貌,面对七星寨景区就是绝壁,也是一座连绵起伏的群峰。</p> <p class="ql-block">悬棺高升</p> <p class="ql-block">  从缆车出来,很快就看到峰顶的石头风化后的样貌很奇特,或沟槽或怪异,总之奇形怪状。路上,一尊石棺椁高高存放在长方形的石堆上,令人惊奇的是,石棺椁整体黑色,与一般人家使用的棺材大小相近,表面石纹与木纹理也极相似,棺椁头部也略大于尾部,我惊诧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风化、溶蚀可以变成如此神奇的雕琢,并恰到好处地塑形成“悬棺高升”。</p> <p class="ql-block">  天空飘着细雨,却也无风,我们都穿着雨衣,显得身材臃肿,但并没有影响我们雨中赏景的心情。过了一线天就走进了绝壁长廊,据说七星寨绝壁长廊全长488米,118个台阶,全程绝壁如刀削斧劈,呈现绝壁“雄、奇、险”的独特景色。但为了让游客直接体验临空欲飞的感觉,景区煞费苦心、精心策划,于绝壁上开凿搭建一条平顺的观光路线,又为了游客安全,还将绝壁长廊上方的全部外露石壁用钢丝网包裹起来,防止滚石滑落伤人,多少对原始风貌有些影响。今天刚好阴天有雾,朦胧间眼睛自动忽略了钢丝网的负面作用,想想要使在一个朗朗晴天,阳光照射在钢丝网上引起的反光,喀斯特地貌的视觉盛宴可能效果会差上许多吧。我去过浙江“神仙居”景区,多为大型的悬空观景台,站在这些观景平台上欣赏绝壁的雄、奇、险、峻、秀,心灵震撼与感动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离开绝壁长廊,在峰顶一路前行一路欣赏,我感受到山石所受风雨的浸润和荡涤。我仿佛看到了岁月年轮在峰顶山石中显化,这里的石头一层又一层地清晰叠加,那一圈又一圈的线条不就是年轮吗?不过,这里的年轮线条有两种,一种是在光滑石头上刻画线条,显得俏丽可爱;另一种是简单粗暴地撬开一层层缝隙的石头,就显得峥嵘难看了些。</p> <p class="ql-block">  岁月年轮不但在峰顶凸显的石峰上呈现,更在高耸的绝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只要你稍微细心观察,就能看到这座峰丛似乎就是一层层石头层叠起来的,绝壁之上水平方向的纹路清晰可见。其实,岁月和风雨在这群绝壁上刻画下这些纹路,表明溶蚀、风化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但七星寨的喀斯特风貌却在岁月和风雨的侵蚀风化中,彰显了绝壁的“雄与险”之外,还独显绝壁的“奇峻与秀丽”。</p> <p class="ql-block">玉笔峰</p> <p class="ql-block">  在一处靠近悬崖绝壁的石径上,一回头方才看到右后方的峭壁上,紧贴着一条高耸的“玉笔”,之前绝壁上我们看到的都是水平方向的溶蚀没有纵向的裂痕(“一线天”除外),或许有,或许都坍塌不见了。“玉笔”似的小石峰,有几十米高,玉笔峰居中挺立,与主峰仅仅露出一点点缝隙,游客得找到角度才能看透那条缝隙,笔尖呈圆锥形,石面凹凸不平,受岁月和风雨的溶蚀、风化、消融已深,尖顶长有松,松枝干枯有渐渐老去的迹象,有多根圆形石柱与玉笔峰依附相拥,底层更有苍郁灌木相护,像是在守护玉笔峰永生永世。我不感想像“玉笔”还能挺立多久,毕竟笔尖细小,又被严重溶蚀,表面呈沙化迹象,希望能经久不衰吧!</p> <p class="ql-block">祥云火炬</p> <p class="ql-block">  几分钟后,在另一处峭壁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似“玛尼堆”的“火炬”形石峰,被形象称为“祥云火炬”。“火炬”形的石柱只有几米高,它原本与主峰丛是一体的,几亿年的风雨消融,外表如人工堆砌的“玛尼堆”,外形被神秘力量塑造成一把“火炬”,似有神火在其表熊熊燃烧,也恰如其分地在巨大绝壁峰丛中展现其纤秀一面。在恩施土家族人的栖息之地,出现“祥云火炬”这种神物,其蕴藏之意应当极为深远。当然,“祥云火炬”深受游客喜爱,许多游客都梦想手持火炬,庚续“神火”传世,我想,虔诚膜拜心诚则灵也!</p> <p class="ql-block">喜鹊</p> <p class="ql-block">手风琴</p> <p class="ql-block">鳄鱼</p> <p class="ql-block">  遥望山下来时的沐抚镇,此时已云雾缭绕,似有雾散雨消之势,果然没有多久,我们得以解去雨衣,也许是祥云火炬之功吧!我们一身轻松继续在山顶浏览。但此处的山顶奇石精彩纷呈,既有之前的年轮石线,更有独立的奇石呈现在你眼前,让你眼前一亮,大有不虚此行之感。一只“喜鹊”蹲坐磐石之巅,喜迎贵客;一个巨大“手风琴”,渴望游人弹奏一曲《迎宾曲》;一只巨型“鳄鱼”深埋尖嘴獠牙,乖巧地袒露背齿和角质鳞片,任凭游客肆意摸玩。</p> <p class="ql-block">鞠躬松</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几分钟,眼前悬崖外的顶峰边沿上,神奇地生长着一株“迎客松”,恩施人称为“鞠躬松”。此株迎客松尚还娇小,但秀外慧中,主杆弯曲有度,枝杆如手前伸虚引,似谦谦有礼,代表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远方的游客深深地鞠个躬,既表示欢迎,又代表恭送。</p> <p class="ql-block">石笋</p> <p class="ql-block">  之后的一段路上,七星寨呈现一群峰丛,或大或小奇峰竞秀,令人目不暇接。让人不由铭记的是,一支秀美石峰深藏在峡谷之中,如春笋般强势喷发,光彩夺目,虽然“石笋”的个子与千仞峭壁相比,显得矮小甚至不可同日而语,但其一枝独秀让人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一炷香</p> <p class="ql-block">  转过了几道弯,便可见一条细长的石柱耸立在峰丛峡谷之中,石柱明显可分为三段,顶部一段石柱呈圆形,石面粗糙有横向纹路,显灰黑色,其尖端部位生长几棵老松,老松枝头挂着些许松针,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石尖有些缺损,远观,这段灰黑石柱外表好似正在燃烧的高香,灰黑色正是高香燃烧后残留表面的香灰;中段石柱灰白而光亮,呈方形,中间笔直开裂至下端,与下段石柱中断连接,险之又险地形成断崖,感觉很容易拦腰折断,让人悚然心惊;下端石柱也呈方形,稳稳地顶举上方的石柱,只感觉似乎整条石柱的重心有些偏离,却也稳如泰山安然而立,不愧为当世奇迹、奇景。当然,这一奇迹应当与身旁紧邻的一根略为粗壮的石柱密切相关,他们是同气连枝、一母同胞的兄弟,不难想像,兄长较为粗壮短了两截,或为早已拦腰折断所致,至此,俨然像一名默默地保护者,守护着弟弟这棵细长的幼苗,在这片天地间冉冉升起、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景点“一炷香”,据查,“一炷香”高约150余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经历千万年风吹雨打和不知多少次的地震干扰,仍傲立于群峰之中,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相传,这根石柱是天神送给当地百姓的一根难香,如遇灾难将他点燃,天神看到寥寥青烟,就会下凡来救苦救难,所以当地百姓称它为“难香”。而我则不由想到之前看到的那把“祥去火炬”,难道需要这把火炬去点燃“难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有阴必有阳,有香必要火,真乃绝配也!</p> <p class="ql-block">  至此开始下山,过“回音谷”,游人故意吆喝,引得群峰短暂回应,众人嬉笑、不绝于耳。穿过一个洞厅,就迂回到“一炷香”网红打卡点。这里有专业摄影师占据最佳位置,免费为你拍照,摄影师用你的手机为你拍照,当然,摄影师也用自己的专业摄影机为你拍照,如你要照片则需要付钱,这一点比其他景区要公道许多。这次,妻子去排队等候站上最佳拍位,而我则站在摄影师身后左侧,寻找理想的拍照点,比照多人之后,好不容易才找到非摄影师——群众最佳拍照点,如愿以偿地拍摄到妻子合掌敬香的情景,我仿佛看到,手握“一炷香”,“万家灯火,健康平安”!</p> <p class="ql-block">天门</p> <p class="ql-block">  继续拾阶下山,到得一段平顺之路,却是地处高峡门户之后,只见两边绝壁高耸,宽大的门洞前,沐抚镇春意盎然,山路蜿蜒,白墙灰瓦星罗棋布,云朵如轻纱似花絮飘飘洒洒,站在门洞之后,我感觉窥探到一方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大地山川</p> <p class="ql-block">  过了大门楼,很快就到了“大地山川”。其实,“大地山川”是硕大的象形山石,是由一方形山体与两个独立的修长的灰岩石柱组成的一个“川”字。三者原本一体,皆经过早期地壳运动发生断裂和后期风化、剥蚀、溶蚀及重力崩塌产生剥离,最终分离成形。有意思的是,这个方形山体,长约800米宽150米高200余米,两头高、中间低并形成一洼地,久而久之洼地积水成泉,看上去这个方形山体很象一个硕大的金元宝。</p> <p class="ql-block">母子情深</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下山,拐了几道弯,再走上一个观景平台,可见一峰独秀,耸立在灌木丛林之中,仔细琢磨,石峰顶酷似一个小孩和一个模糊头颅,整个石峰神似一位母亲的身形,她高举着自己的小孩,在绿翠环绕中举目远眺。景区命名这一奇景为“母子情深”,不愧为恩施大峡谷展现的又一奇迹。</p> <p class="ql-block">  在“母子情深”观景平台旁,突然发现一株奇异的植物,我们第一次看见这种在叶子中间的径上开花、结果的植物——青荚叶,觉得很稀奇,必须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七星寨全貌</p> <p class="ql-block">  此后,一路下山,先从侧面观赏七星寨绝壁风景,再次领略恩施大峡谷的“雄、奇、险、峻、秀”。到得仰止亭,在亭外,可以近距离欣赏七星寨全貌,眼前一片绝壁傲然耸立,好一派巍峨雄壮的景观,但见云雾又从小门楼而起,看其势,七星寨即将蒙上一层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云龙地缝</p> <p class="ql-block">  乘坐七星寨出口景观车,在牵引轨道车出口处进入云龙地缝景区。云龙地缝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附近,是世界罕见的U形地缝,号称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浏览过后,我觉得名符其实。云龙地缝因云龙河而得名,纵贯湖北省恩施大峡谷前山绝壁脚下,全长约3600米,对外开放1600米,平均深度为75米,两岸陡峭,飞瀑(据统计,有7对半瀑布)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p> <p class="ql-block">  在风雨桥上,就可欣赏到地缝沟壑的神奇与壮观。据考证,云龙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了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每当雨后,云龙河上白雾升腾,远远望去,宛若一条白龙在谷底游弋,故得名云龙河。</p> <p class="ql-block">  云龙地缝主要景色有,石帘、云龙绝壁、风雨桥、时空桥、云龙悬瀑及跌水等。据说,彩虹瀑布是地缝中众多瀑布中第一个阳光照射到的,一般会伴随两道或三道彩虹出现,可惜今日阴雨,能见到地缝全貌已实属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从云龙地缝返回时,“大地山川”若隐若现,七星寨已披上一层朦胧面纱,宛若一幅神秘画卷,惹人爱不释手,陡然心生再探一探之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