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延安是我们这代共和国同龄人心中的圣地。61年前,借1966年夏的大串联机会,我和同学们曾经到过延安。记得那次我们挤火车30多小时到西安,从西安再转乘火车到铜川,之后坐解放牌大卡车的车斗里,一路上在七沟八梁颠簸了10小时才到延安。我们住在延安中学的教室里,床是课桌拼的。那时的延安是满眼黄土坡。我们去了枣园,杨家岭,看毛主席故居,和中央开会的礼堂,61年前所有的房屋比现在的要原始很多,院子里有一排排木头条櫈。看到那一切,少年的我们心中无比感慨。我们去了宝塔山,在山上种了树。六十年后的今天再来延安,树已长成材,而种树的我们已是少年不再,两鬓斑白了。这次山西行,走到隰县发现,那里到延安很方便,机会不容错过。于是就有了这次再访延安。这次延安行又是感概万分,延安已经是现代化城市,红色的印记被精心呵护。记得1973周总理回到阔别26年的延安,看到根据地百姓的生活未得到很好改善,十分伤感,提出希望三年后能看到延安的变化,那时周总理已经疾劳重病,终没有机会再回延安。但我们今天看到的延安,真的可以告慰周总理的英灵了[合十][合十][合十]。祝福延安!祝福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代人是从小就听说了南泥湾。只知道先辈们靠小米加步枪打下这片天地,而守住延安根据地,沒有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是不可能的。这次来延安,沿途过来都是行驶在七沟八梁的大山中,到了南泥湾才看到可耕种的田地,就体会出当年在山中开出这片田地有多不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