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传统并举 科技与美景齐飞 一一江西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掠影

赵云龙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日,踏入江西文旅博览会的展馆,仿佛一脚跨进了时空交错的甬道。青花瓷的釉色在LED灯下流转,赣绣的丝线缠绕着全息投影的光束,而最引人驻足的,是宇树机器人展区里跃动的机械生命体。</p> <p class="ql-block">三台银白色机器人自成宇宙。它们的关节处泛着幽蓝微光,流线型躯体随音乐舒展,既有青铜编钟的古朴韵律,又带着量子计算般的精准。当机械臂突然定格成景德镇瓷工拉胚的姿势时,围观的人群发出低呼,孩童踮脚触摸空中残留的光轨,老人扶了扶老花镜,恍惚看见千年窑火映在金属外壳上。</p> <p class="ql-block">转过非遗展区,我望见赣鄱文化长廊的油纸伞在玻璃柜中沉睡。而十步之外的机械舞台上,仿生手掌正托起虚拟的傩戏面具。数字化的傩舞投影在穹顶旋转,与机器人实时捕捉的观众表情交织成新的图腾。科技不再是冰冷的旁观者,它已学会用二进制解码文化基因里的古老字节。</p> <p class="ql-block">有人担忧金属会稀释血脉的温度,可当机器人用机械臂沏出浮梁茶的瞬间,茶香与电路板的气息竟奇妙相融。它们不是取代,而是以硅基生命的视角,重新诠释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那些精准复现采茶动作的算法里,或许正生长着属于AI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离开展馆时,暮色中的滕王阁剪影与机器人金属轮廓在天际重叠。忽然明了这场博览会的深意:当机械臂能托起历史的重量,当数据流可承载文明的温度,那回荡在赣鄱大地五千年的心跳,终将在未来找到更辽阔的共振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