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寺,匠心六百年 ——平武报恩寺游记

兰花一族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日清晨,我们离开平武县水韵龙洲酒店,车子缓缓穿过几条充满烟火气的巷子,来到报恩寺。我们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崇敬,开启了这次难忘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  刚踏入报恩寺的山门,那庄严肃穆之感便扑面而来。寺前的广场宽阔而整洁,青石板路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沿着石板路前行,两旁的古树参天,枝叶交错,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寺庙。我们请了一个导游同行,在游历中,她向我们娓娓讲述着报恩寺的往昔。</p> 缘起:一座寺,两代人的报恩心 <p class="ql-block">  报恩寺的来历颇富传奇色彩。明正统年间,龙州(今平武)土官王玺、王鉴父子为感念皇恩,历时二十年,仿照北京故宫形制建造了这座寺庙。有趣的是,它虽名为"寺",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佛教道场,而是融合了宫殿规制与宗教功能的独特建筑群。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推开厚重的山门,仿佛穿越时空。寺内古柏参天,楠木幽香,六百年的光阴在这里沉淀成一种庄严的寂静。</p> 惊叹:古建六绝,巧夺天工。 <p class="ql-block">  报恩寺最令人震撼的,是其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艺术。 </p><p class="ql-block"> 踏入报恩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气势恢宏的山门。飞檐高挑,宛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抬头望去,屋檐下的斗拱如莲花绽放,竟有30多种样式!全寺未用一根铁钉,全靠榫卯咬合。既承担着支撑的重任,又形成了独特的装饰效果。这些斗拱就像一群紧密协作的士兵,坚固而有序,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我不禁感叹古人建筑技艺的高超,这看似简单的结构,实则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总数超2000朵,种类和数量均为全国古建筑之最,被建筑学界誉为“斗拱博物馆”。导游说,这些斗拱不仅美观,还能分散地震冲击——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报恩寺仅轻微受损,堪称建筑奇迹。</p> <p class="ql-block">  庭院中的建筑更是别具一格。报恩寺所有建筑构件(柱、梁、椽、檩等)均采用珍贵金丝楠木,具有不蛀、不结蛛网的特性,历经600余年仍保存完好。这一用材在全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中央,一座高达11米的八角形经藏巍然矗立。它通体由楠木雕成,层层斗拱托起繁复的楼阁、佛像、祥云,每一寸都精雕细琢。导游讲,这座庞然大物竟能徒手推动,轻抚经藏底部的木轮,它便缓缓转动,发出低沉的"吱呀"声,仿佛在诉说岁月的秘密。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现在已围圈起来,游客朋友可以在店侧的3D电子模拟转轮经上去体验,喜至福来,平安顺遂。转轮经藏——这个会旋转的楠木佛国,真的是太神奇了。</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寺中,回廊和殿内的墙壁上随处可见一些古老的壁画,佛陀说法、飞天起舞、罗汉降魔……线条流畅,朱砂、石绿等矿物颜料历经数百年仍不褪色。可惜部分壁画已斑驳,让人不禁屏息凝视,这被誉为凝固的明代色彩,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珍品,在国内已十分罕见了。它们仿佛是一部部无声的史书,记录着报恩寺的历史变迁和佛教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大悲殿,千手观音像超级震撼。导游说这是由一根千年楠木雕刻而成,高9米,全身贴金,身后呈扇形分布,她们亲自数过是1004只手,每只手的下侧都有一只眼睛,悬空排列成15层圆弧,形似盛开的金菊,被誉为明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殿内四壁,是千手观音的故事来历壁画,我们跟着导游的步伐,在她对壁画故事的讲解中,感受着观音菩萨的的慈悲无量遍护众生的愿力——舍身救父,感动佛祖。妙善公主,是善的化身,更是报恩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报恩寺是群龙聚会的场所,万条龙装饰就是其中一绝。寺内柱额、藻井、瓦当等处处雕绘龙形,总数达9999条,加上大雄宝殿“当今皇帝万万岁”九龙牌位,合称“万龙聚会”。尤以华严殿7米长的泥塑蟠龙最为精美,故有“深山龙宫”之称。看到这里不仅赞叹工匠的建筑技艺,更钦佩当年这个白马土司王玺的高情商。这些千姿百态的龙,真是让人一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  范公井。在石拱桥与钟楼之间,一座造型别致的小方亭。亭内有一口水井,设计考究、工程艰巨。范公名范辂,其掘井的故事感人至深。井水清澈甘甜,至今仍然能够饮用。修亭纪念,寓意吃水不忘挖井人。其报恩的独特意义,无声地教育着每一个来此的旅人。</p><p class="ql-block"><br></p> 禅意:  在时光缝隙中寻幽 <p class="ql-block">  午后,阳光透过古柏洒在青石板上。行走其间,仿佛时光放缓,让人暂离尘嚣。几只麻雀落在转轮经藏的飞檐上,啾啾几声又振翅飞走。游客来来往往看着这些木雕建筑,心中满是对这门艺术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回望报恩寺的红墙,阳光为它镀上一层金边。这座深藏群山的古寺,像一位沉默的老者,用梁柱上的雕花、壁画里的故事,向世人展示着明代匠人的虔诚与智慧。或许,"报恩"二字,不仅是王家父子对皇权的答谢,更是今人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 </p> <p class="ql-block">  平武报恩寺——川北小城里深藏的古寺,青瓦红墙间,这一方净土收留了无数祈愿与心事,而我们只是匆匆过客。临别顿悟:人生如朝露,但求步履从容,心驻清明,便是对时光最好的报恩。感恩当下,珍惜所有,愿以慈悲心待人,如寺中古柏,静默生长,不负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