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晨用过早餐,我们便启程前往皇城相府参观。从酒店到景区仅需步行五分钟,然而规定必须前往游客中心转乘景区交通车,这一安排略显繁琐。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在此驻跸,遂得名“皇城”。这是一处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外城则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完工。从明孝宗至清乾隆年间(公元1501年—1760年),皇城相府共培养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其中9人中进士,6人进入翰林院。2007年,皇城相府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大学士第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门正南而开,入大门后迎面可见影壁,向东转折则为一狭长庭院。东侧设有如意门通往东书院,南面为倒座,北侧为二门,门两侧施以八字影壁,明间内柱间设有木质屏风。此通道专供主人及贵客或重大事件时使用,平时封闭。穿过二门,便进入一个宽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厅堂悬挂着康熙御笔题写的“点翰堂”牌匾。正厅向北原为内宅,入大门后向西转折,沿狭长通道可通往花园、假山、鱼池等地。花园向北则是专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设有通往花园的门,并有踏道通往城上的望河楼。</p> <p class="ql-block">影壁</p> <p class="ql-block">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为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设有夹杆石,下枋上雕有二龙戏珠图案,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有精美图案,采用高浮雕工艺。各枋间设有牌匾和字牌。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檐,正脊两端设有吻兽,脊刹装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在大牌楼建成之前,是陈氏家族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小姐院是陈氏闺中小姐及侍从女眷居住的场所,其院落与西花园过厅相通。该院室屋顶采用券棚顶,风格独特,屋身低矮。</p> <p class="ql-block">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频发之际,为抵御流寇侵扰,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了这座高三十多米的建筑,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仅在南向设有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设有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用于屯贮人员和物资。</p> <p class="ql-block">屯兵洞</p> <p class="ql-block">陈氏家族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庙建于明嘉靖年间,结构为两进院落,前为祭祖堂,后为先贤祠。</p> <p class="ql-block">与“皇帝”来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清朝接驾表演</p> <p class="ql-block">麒麟院是相府内城明代早期建筑之一,原为陈廷敬祖父陈经济的居所。门边石兽、门前照壁均有麒麟图案,故取名“麒麟院”。</p> <p class="ql-block">湘峪古堡,又称“蜂窝城”,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处于沁水、阳城、泽州三县的交界处,是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兄弟的故里,建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湘峪古堡沿河而建,历史建筑区域总占地面积约3.2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6800平方米。湘峪古堡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末堡寨式村落。湘峪村由村内的三个居住性堡寨和外围的四个防御性兵寨组成,村内的三个堡寨分别为现存的大寨、东寨,以及20世纪60年代被拆除的南花园。村外的兵寨分别为岳城山的东寨、可乐山的南寨、老马岭的北寨和虎山的西寨。这样的格局受到明朝军事防御制度的影响而建。在战火连绵的明末及之后的岁月中,湘峪古堡与遍布于晋南、晋东南的其他民用堡寨一起,穿插在军事要塞之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层防御作用。</p> <p class="ql-block">藏兵洞是古堡军事防御体系的精华部分。洞内通道错综复杂,兼具屯兵、储藏和紧急撤离功能,通过瞭望孔、射击孔等设计,可直观感受古代军事智慧。</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床</p> <p class="ql-block">三都堂是孙鼎相的旧居,门首镶有“文武衡鉴”牌匾。甬道夹墙之间建有一座门楼,门匾正反面分别镶刻着“司空”和“宗伯”。甬道尽头,是向南开的“三都堂”正门,“四部首司”的木制匾额悬挂在门首。“三都堂”内是一座五层高楼,一至四层朝南开三窗,第四层东西各开一窗,第五层朝南敞开三间,东、西、北皆开一窗,既便于瞭望,又便于防御。整座楼以条石为基础,青砖砌墙,硬山楼顶,覆以黑瓦,巍峨耸立,坚固结实。楼房约25米高,又称为“了望楼”,又叫“看家楼”,其军事功能明显。站在最高处可以瞭望到对面的烽火台,又能及时观察到远处的敌情,既是官宅,又是堡垒,被称为中国北方保存最好的明代高层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四部首司”院坐北朝南,轴线上各建筑对称布局,谨慎严整,体现了官式建筑的严肃气质。其正房为五层三开间,高达25米,雄伟壮观,保存完好,是城中现存古建最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湘峪古堡,我们乘车来到了吉县壶口镇,入住成盛源大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