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4

大平

<p class="ql-block">  北京时间2025年5月5日13时57分,迎来“立夏”节气。</p> <p class="ql-block">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它不仅是告别春天的仪式,更是开启夏日热烈篇章的序章。</p> <p class="ql-block">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自然界从“生”到“长”的转变。期间,升温快、雨水频、湿气重,南方“湿热”与北方“燥热”并存。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需以“心”为核心,兼顾护阳与祛湿。此时可多吃红色食物,如樱桃可补心血,红豆可清心火,西红柿可以敛汗生津。此外,每日按揉内关穴(手腕横纹上3指),可宁心安神、缓解心悸。推荐食疗祛湿,比如用冬瓜、薏米、扁豆煮汤,或饮用陈皮茯苓茶,有助健脾利湿。药膳方面,可以选择四君子粥,温和补气,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饮食注意增酸少苦,例如乌梅、柠檬、山楂可生津开胃;苦瓜、莴笋等苦味食物食用过量易伤脾胃,湿热体质者尤其慎食。运动以温和为主,如清晨或傍晚散步、打太极拳,微微汗出即可;大汗后要及时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情志方面,需静心戒怒,避免“情绪中暑”,可以听舒缓音乐、练习书法,或午后静坐10分钟,调息凝神。</p> <p class="ql-block">  立夏时节,大自然以其精妙的语言书写着生命的密码。“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这些古老的物候谚语,正是先贤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当阳气升腾,雷雨渐频,万物仿佛被注入了生长的原力。那些生动的农事场景,完美诠释了先民“顺天时,量地利”的农耕智慧。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仅精准指导着农事活动,更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观与生命观,日复一日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诗篇。</p> <p class="ql-block">  立夏,是自然的馈赠,也是生活的新起点。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节气里,愿我们都能如万物般,肆意生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