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原平县。北魏永兴二年(410年),原平县改称石城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废石城县,平寇县自今定襄县境徙治崞阳镇。大业二年(606年),改平寇县为崞县。1958年12月7日,崞县改名为原平县。1993年,原平撤县改市。2000年,原平市由山西省直辖,由忻州市代管。</p> <p class="ql-block"> 原平一日游第一站从朱氏牌坊开始。</p> <p class="ql-block"> 阳武朱氏牌楼,亦名朱氏石坊、朱氏牌楼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大牛店镇阳武村,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阳武朱氏牌楼是由晚清中议大夫、陕西延榆绥兵道加盐运使武访畴为其母朱氏所修的节孝牌坊。原为三座,今存两座,主坊落于村中,配坊建于村外,两坊均为石建。</p> <p class="ql-block"> 首先看到的是村外的配坊,是武访畴为其先祖所修,建成于咸丰六年1856年,坐北朝南,四柱三门、单檐歇山顶,高8米。</p> <p class="ql-block"> 枋上还雕有28条蛟龙,形态各异,伸爪昂首,神态生动逼人。</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里,在路边就能看到节孝牌坊。进门后会感觉特别壮观,扑面而来的是震撼。它坐东朝西,四柱三楼重檐歇山顶,高10.5米,面宽15米。基座为束腰须弥座,高0.94米,束腰部雕有各种人物故事图,生动而富有内涵。正面则雕有四个力士,彰显着牌坊的威严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两次楼横匾上分别书有“柏舟矢志”与“竹帛流芳”,寓意着朱氏的坚定信念与不朽功绩。</p> <p class="ql-block"> 牌坊后有砖石浮雕“福、禄、寿”影壁,上下坊均雕有二十四孝图及花鸟走兽等图案,寓意着吉祥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额坊下四柱方形,前后有戕柱支持,上挂立石匾一块,书有“圣旨”二字,彰显着朝廷的旨意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在对面院中门边墙上有介绍。</p> <p class="ql-block"> 离开的时候,刚好又有30多个人的团队来到了这里,狭窄的空间还真有点拥挤了。</p> <p class="ql-block">原平第二站“汉代楸树唐代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神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山村,但历朝历代皆因村里有一座柏枝神祠和四株千年古木名闻遐迩。</p><p class="ql-block"> 柏枝神祠就是扶苏庙,扶苏庙也叫柏枝大王庙。始建于汉,重修于唐,繁盛于宋,驰名于明。</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ㅇ</p><p class="ql-block">山藏怪石。柏枝山这个名称,特指山岩表面有逼真的柏枝图案,是一种奇异的化石现系。明代悼县知县陆寿光诗向 “怪石深藏万柏文”,即为柏枝山名的贴切注解。其时,这里被尊崇为崞县著名的 “柏枝圣境”。</p><p class="ql-block">•洞卧蛟龙。就在共苏庙原先的戏台下面,有一套“T” 字形水利系统,全部用石料砌就。</p><p class="ql-block">石洞前方有一个雕刻精致的石质龙头,面向东大张着嘴,成为美妙的出水口。石洞内里有高高隆起的石服龙身和龙尾。 在石洞居中的底部,另有一个小巧别致的石质兽头,嘴巴镂空,是连接山泉的出水口。</p><p class="ql-block">院存旧居。西神头村的民居颜具特色:在厚重的黄土层下,有不少人工开掘出的土窑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洞,立面的纯色、伟岸、整齐,窑内的深速、清凉、神秘,小院的干净、雅致、朴实,都会明万历年间的崞县训导王鹏升,曾在 《相枝山》 一诗中,详细介绍了柏枝山的美好风物。诗日:</p><p class="ql-block">-蓁萝直上柏枝峰,迎合云烟翠万重。</p><p class="ql-block">石壁著文虬影乱,珠泉唾锦胨形从。</p><p class="ql-block">虚坛露净天花落,古木风清谷鸟陈。</p><p class="ql-block">把酒不知红日转,兴来只欲跨飞龙。</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古庙里,共有四棵古树,树龄均在2000年左右,实乃三晋罕有之宝,被誉为“华夏第一楸”的古树,获评“中国最美古树”。一般五月初开花,今年却还没有动静~有点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宣传图片上古树开花的照片,由此也能看到古树开花后的蓬勃灿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