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告牌匾成为城市的风景

明月清风

<p class="ql-block">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广告牌匾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城市的“表情”,展现着城市的商业活力和文化底蕴。然而,广告牌匾的规范却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政府、业主、路人对于广告牌匾有着不同的期望,如何平衡各方需求,实现牌匾美观、政府满意、业主高兴的多赢局面,值得探讨。</p> <p class="ql-block">  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引发舆情,继而市委书记被免职这一事件中,我们能汲取深刻教训。首先,决策缺乏充分调研与沟通。在未广泛听取业主、市民意见的情况下,简单粗暴地出台禁用规定,忽视了市场需求和个性化表达,必然引发抵触情绪。其次,政策制定未遵循科学规律。广告牌匾颜色的选择往往与行业特点、商业需求紧密相关,一刀切地禁用某些颜色,违背了商业宣传和视觉传达的基本规律。最后,反映出治理思维的僵化。在城市管理中,没有将服务理念贯穿其中,单纯追求整齐划一,忽略了城市的多样性和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  如果我是一名业户,我希望自己的牌匾既能体现店铺特色,又能吸引顾客。牌匾是店铺的“脸面”,它的设计要符合店铺的经营风格和行业属性。比如,一家充满文艺气息的书店,牌匾可以采用古朴的字体,搭配暖黄色的灯光,营造出温馨宁静的氛围;一家时尚的服装店,牌匾可以使用简洁明快的字体和鲜艳的色彩,彰显时尚感。同时,牌匾的大小、材质也应根据店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确保在街道上能够清晰可见,又不会因为过于突兀而破坏整体环境。此外,业户也希望牌匾的设计能够拥有一定的自主性,在满足基本安全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能够自由发挥创意,通过独特的设计在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从而吸引更多顾客,提升店铺的竞争力。</p> <p class="ql-block">  作为城市管理和执法者,追求的是城市环境的整体美观、有序和安全。希望牌匾在满足城市规划和市容市貌要求的基础上,实现规范与个性的统一。从整体布局来看,牌匾的高度、宽度应保持相对协调,避免出现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混乱局面,影响街道的视觉效果。在安全方面,要确保牌匾的材质坚固、安装牢固,防止因恶劣天气等因素导致牌匾脱落,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应鼓励创新和个性化设计,引导业主在符合规范的框架内,打造具有特色的广告牌匾,为城市增添活力和魅力。例如,可以制定一些指导性的设计原则和规范,为业主提供参考,而不是简单地进行限制和禁止。</p> <p class="ql-block">  对于作为顾客或路人的我们来说,更希望看到的是整洁、美观且具有吸引力的广告牌匾。走在街道上,整齐有序、色彩和谐的牌匾能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牌匾的内容应清晰明了,便于快速识别店铺的经营内容和特色,方便购物和消费。此外,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牌匾还能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比如,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的牌匾,不仅能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还能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  要实现各方期望,城市在规范广告牌匾时,需多方协同、科学治理。政府部门应转变管理理念,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加强与业主、市民的沟通交流。在制定广告牌匾规范政策前,广泛开展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了解业主的实际需求和困难,结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范标准。同时,提供设计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业主在规范范围内设计出美观、个性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  建立科学的审批机制也至关重要。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明确审批标准和要求,让业主清楚知道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对于一些创意新颖、具有特色的设计,可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鼓励创新。此外,加强对广告牌匾制作和安装过程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和安全。</p> <p class="ql-block">  城市广告牌匾的规范,需要在政府、业主和市民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人性化的管理和多方的共同努力,让广告牌匾既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和商业活力的窗口,又能满足各方的需求和期望,实现城市管理和商业发展的双赢,让城市更加美丽、有序、充满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