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悠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腾冲火山群共有97座火山,是我国最年轻的火山群之一,形成于距今约340万年到1万年间的上新世至全新世,其中距今约1万年左右形成的火山有4座‌。这些火山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一东南亚火山带上,这些雄壮的山体曾作为地球的”喉管",吞吐着源自地球深部炽热溶融的岩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腾冲火山地质公园内有25座火山,是腾冲火山地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类型最齐全的地区。景区以火山类型齐全、喷发时代新、物种丰富及景观奇特为特点,是集科考科普、观光游览、休闲、户外运动、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腾冲火山地质公园内有25座火山,但对游客开放的,仅有大空山、小空山两座火山,且这两座火山与另一座黑空山火山锥口呈联珠状一字形排列(这种景象在世界上都非常罕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腾冲所有火山中,大部分都是圆锥形平顶有坑口的火山。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考察了腾沖的火山群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 算是对腾冲火山形态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门后面是个小广场,广场左边建有”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地质博物馆右边的绿地上,高低、大小不等的一群火山石柱中,在三根比较高的火山石柱上,分别挂着”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景区"的圆形或长方形徽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石柱是火山喷发物的主要形态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熔岩浆在喷发时,温度高达1200℃。当熔岩浆未露于地表时,由于运动挤压或遇水急速冷却至800℃~900℃时,熔岩浆会结晶成多种柱状形态,并有序排列,这种自然现象在地质学上被称为“柱状节理”‌。柱状节理多呈六棱柱状,当地人称之为“神柱"。当岩浆喷发后未暴露地表时,若冷却速度不均匀或受到外部挤压(如地形变化或水流冲击),可能导致柱体在结晶过程中发生变形和扭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腾冲的柱状节理大约形成于4万年前,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片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年代最短的柱状节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贴两张网络图片,加深读者对"柱状节理"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距离景区大门不远的大片绿地上,置放着众多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的火山石柱,还有大小不等的其它形态的火山石,林林总总,蔚为壮观。来到时间跨度距今300多万年一1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地,刚进景区就亲眼目赌到了这么多的火山喷出物,要不是到处分布的一片片草地和棵棵绿树,真给人一种穿越时空、来到火山喷发停止后不久的现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石柱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信息。通过分析岩石成分和结构,可以推测出当时火山活动的具体情况,甚至还原整个地质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景区大门后的小广场去大空山,要经过一条平直的火山大道。火山大道长约1000多米,路面上全铺的是经切割粗制后的火山石块。路较宽,中间是绿化隔离带,两边行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火山大道行不多远,隔离带两边各有一座装饰性石拱桥,每座桥均有石制栏杆,桥面上贴着青砖,两桥下并无沟溪,更无流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大道两边面积宽阔的绿地里,长着许多树木和花草,其中间杂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火山岩石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前已是4月中旬了,公园里大面积的草色,依然是灰黄的,似乎还处于秋末冬初时节。其间点缀着的一些绿色植物和花卉,给公园增加了些许春天的景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腾冲火山公园的植被生长受到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春季气温回升较慢,降雨量也相对较少,而公园的土壤富含矿物质和火山灰,这种土壤虽然肥沃,但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颜色。这些原因,导致公园内的植被生长缓慢,草色不易迅速变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大道中间的隔离带中,除长有树木和一些花、草外,更多的是堆积在里面的火山岩石一一玄武岩。这种火山岩,颜色丰富多样,从深邃的黑色、黑褐色到神秘的暗绿色都有。还有一种独特的青灰色玄武岩,甚至还有暗红色、橙色和黄色的变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大道隔离带,其实就是火山岩石的展示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道右边草地里的火山野地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休息凉亭。亭子右边的小水泥道,是马道。游客花钱骑着马儿,可在马道上悠哉游哉地游览观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大道两边,各有一道人工砌的石门。隔离带上,建有一座石拱桥,把隔离带两边的路连通起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道左边的茶花园、石榴园里的仿古亭子,建在小山包的石台上,位置较高。登上亭子,既可观亭子下面的草地花海,也可远眺火山雄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是杜鹃花开得漂亮,草还处于枯黄状态。然而枯草在风中簌簌退让,为杜鹃的盛放腾出了空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布满气孔的火山石。这些火山石是火山喷发时,岩浆迅速冷却后形成的独特岩石。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内部的气体迅速溢出并膨胀,形成了密集的气孔,这些气孔使得火山石表面布满了空洞‌。这些空洞使火山石的质量很轻,能够浮在水面上。因而这种火山石又叫”浮石",当地人称为”泡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布满气孔的火山石,还为硝化细菌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而硝化细菌能够清洁水体,增加水中植物所需营养。因而,人们把这类火山石做成景观石放在鱼缸里,硝化细菌能够将鱼类排泄物中的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从而降低水中的有毒物质含量,维护水质清洁‌。此外,硝化细菌还能将硝酸盐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成分,促进鱼缸内植物的生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的草,绿的树,遍布于草里的块块小火山石,高高的红亭子,这些不同物质的组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大道右边的岔道,直通玫瑰花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岔道两旁堆积着许多大块的火山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玫瑰花园里也有几座不同样式的亭子。由于目前还是4月初,玫瑰花尚未开放,但花园里的各色杜鹃花竞相绽放,粉的娇嫩、红的热烈,白的清纯,宛如云霞坠入花园,簇簇团团,把个草还没返青的玫瑰园点缀得十分美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景区里最大的火山越来越近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灰黄的枯草里,杜鹃从草丛缝隙中高高举起春日的火把,为有生机但还不盎然的大地上,带来了春天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空山正面下方有个石块砌成的圆型广场,中央是黑白相间的圆形太极图案。圆形广场周围,有条包围着广场的圆形走廓。周边有草地绿树,还有亭榭阁楼。山的左下边,还有个马场,年老体弱者,可在此乘马到火山锥口去观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圆形广场上远眺上山的石梯道,石阶梯道分左、右两条,互不平行,相距有10多米宽,最宽处不超过20米。远看两条石梯道,象一只肚大口小的花瓶轮廓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另一条泥土道,广场上看不见,它迂回曲折上山,是马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意看大空山的形态,山体是平顶圆锥形的,没有山峰。另外,整座山上,树木稀少,草都不多。这些现象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座火山,就是一座火成岩(岩浆岩)与火山灰叠成的岩石山,表面风化的泥土不多,因而不利于植物生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空山属平顶圆锥形火山,海拔2050米,山体底部直径650一720米,火山口直径约200米;相对高度约100米,火山口坑深约50米。行走于火山上,只要脚步一重,就能听到”咚咚"作响的回声,好象山体内是空的一样。因其比附近的山体大,故被当地人称为”大空山"。大空山是于第四纪晚更新世火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喷发而成。</span>‌据地质学家研究,历史上大空山至少有两次火山喷发:较早一次喷发,距今约36万年;最近一次喷发‌:距今约25万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火山岩浆向四周大面积流出构成溶岩被,中央火山口则保留玄武岩质岩渣、火山弹与溶岩团块构成的中空火山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空山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100米,登山台阶597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0米不高,但相当于层高2.8米的楼房36层。想象一下,当你从楼房的1层爬到36层楼顶,会是怎样的情况。体会到了这点,你就知道了爬这597级台阶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左边开始攀爬陡峭的石阶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攀爬阶梯途中回首俯视山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山石阶道上,有2座连通两边石阶道的狭窄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第一座观景台,后面砌着石墙,前面砌着石栏杆(火山石切砖与小块火山石堆砌),地面上铺着石砖,安着石桌石櫈,游客在上面既可观景,也可休息,还能从一边石阶道换到另一边石阶道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景台上俯瞰山下风景。几个圆形广场与草地相间,笔直的火山大道从山下的圆形广场直通景区大门。绿树与花丛点缀在草地上、广场边缘与大道两边。枯黄的草地如铺展的黄色地毯,与深绿的树木、紫红淡绿的簇簇鲜花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观景台上下来,继续向山顶攀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一座观景台。这座观景台前面栏杆很低,并向前呈半圆形凸出,两边栏杆靠里面,安有一排长石条板凳。观景台靠里面石墙边,建有一间可遮阳避雨的简易木房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个观景台位置较高,看得更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景台与石阶梯道接合部位的矮石墙上,支着一块提示牌,上面的底色和字的颜色虽已褪去,但字迹仍较清晰。这块提示牌,既给游客送来了温馨和关怀,又传递了信心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登上了大空山的山顶。这座山顶,整体呈圆锥状,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独特的截顶结构,截顶结构的中央,</span>有一个深达50来米的火山口坑,坑周遭是厚薄不等的坑缘。这个火山口坑的形成,是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收缩塌陷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在坑缘泥土上,脚步稍用力,就能听到”咚咚"的空响声,好象下面是空的一样(爬山上来的过程中,由于爬的是人工建的石阶梯,这种现象不太明显)。对这种现象,科学的解释是,无论是大空山,还是等会要去游览的小空山,由于火山爆发时溶岩浆喷发,火山口周围铺设了层层叠叠的黑色火山岩,人们在这些火山岩上行走时会产生共振,从而发出咚咚的响声。此外,火山口的特殊地形和结构也可能对声音产生放大效果,使得响声更加明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经过了20多万年的漫长地质岁月,原本是黑色的火成岩(岩浆岩),经过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影响,岩石表面碎成了土壤,矿物成分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岩石原来的黑颜色‌,变成了现在看到的紫红色、褐色、灰黄色等颜色的土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坑底,虽然长了许多草丛、树丛,但仍能看到,上面分布着一些坑洼小洞或环形凹陷,火山坑边缘呈现陡峭的断崖状‌,<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些地貌都是火山喷发遗留的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巨大的火山口,就象看见一个巨兽张开的大口,沉默而又霸气侧漏!你可曾想到,几十万年前,那<span style="font-size:18px;">黑色的烟雾裹协着</span>火红炽热的岩浆从地心喷涌而出,如一条愤怒的火龙,肆意吞噬着一切。轰隆隆的巨大声响传得老远,火山灰被带到高空中,四处弥漫,遮天蔽日。被抛到空中的火山弹,划出一条条红亮的弧线,转眼又落到了它的口里和周边。大地在它的面前,也不断发出震颤!岩浆不断向四周喷溢,最终造就出了这高达百米的火山。眼前的这个火山口,虽然已经沉寂了几十万年,但它残留的气息依旧让人胆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山坑上山路这边的边缘上,用粗加工后的一些火山石块和未经加工的火山石,砌了一道短墙。短墙中上部,砌有一块近似正方形的砖砌石板,上面阳刻着蓝色的"天问"二字。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问"二字是明代抗倭名将邓子龙题写的,</span>借用屈原《天问》的意向,表达对火山喷发等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与追问‌。邓子龙在题写时,通过书法变形(如“天”字似“夭”、“问”字含“火”),暗喻“天作妖,火山喷”的自然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坑缘上,除长着一些草,还长了一些不大的树木。有”天问"二字的短墙附近,景区将树木砍伐了若干棵,目的是给游客清空观赏火山坑景的障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砍伐后的树桩及地面可看到,这些树都很小,树根并没有往地下深部长,而是在地面上铺展。这说明一个问题,这里火成岩风化的土壤并不厚,树根无法扎进下面的岩石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泥路骑马上山的游客,也来到了山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空山火山口周缘并没有路,如果你想围绕火山口走一圈的话,只能择平坦处行走。而大空山火山口直径约200米,周长约630米。没路的地方不好走,况且绕一圈这么长,因而基本上没游客去围着火山口绕圈观景,笔者也没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赏了大空山的火山口后下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空山的左下边,有个热气球游乐场。游客购票即可坐上热气球,在天空中俯瞰火山公园美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些游客正陆续向山上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过热气球游乐场地,那间简易小房子,是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往小空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灰黄的草地中,一丛丛鲜艳的杜鹃花盛开着,微风吹拂,它们如彩蝶般轻盈舞动,将缺乏生机的草地装点得一片绚丽,紫红、粉红、白色与绿色、灰黄的碰撞,仿佛大自然刻意挥洒的油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遍布在草地上的小块火山岩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面简易的小青瓦平房,就是去小空山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入口后的木长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木长廊,再走一段路,路旁,有一块刻有”小空山"三字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石碑处到小空山,道路一分为二,中间隔着花圃,沿途盛开的杜鹃花,色彩缤纷,花瓣形似彩蝶,迎风翩翩起舞。轻嗅之间,一股清新之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空山不高,爬上这段阶梯,就到了山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空山与大空山一样,也是平顶圆锥形火山,海拨1957米,底部直径约350米,火山口直径约250米。北侧高差30米,西侧高差60米,火山口坑深60米。行走于山上,只要放重脚步,同样能听到”咚咚"作响的回声。因其比附近的山体小,所以被称为”小空山"。小空山形成年代与大空山相近,喷发时岩浆喷出量不是很多,因而没能堆积成更高的锥体,火山坑最低部保持了原始的溶岩湖表面,而锥体东侧后期侵出的半月形溶岩穹丘,是火山主通道封闭后岩浆缓慢上侵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空山火山口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几十万年前岩浆凝固的火山口前,仿佛目睹熔岩奔涌的狂暴瞬间。人的一生在火山口前显得非常短暂而脆弱,自然的力量令人既恐惧又着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空山火山口內,底部很平坦,草也长得不深,因为那是溶岩湖表面凝固成的岩石,不利于植物的生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空山火山口周缘建有环形游道,与几个不同位置的观景台相连,游客可以围着火山口慢慢行走,细致观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火山口西侧比北侧高30米,环形游道也有爬坡情况,但塑胶仿木板游道建得很好,走起来并不觉得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空山火山口边缘上的树木,比大空山火山口边沿上的树木,要长得高大些,茂盛些。表明这里的火成岩风化的土壤比大空山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伸入火山坑内的悬空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穿一身红色旅游服的中年男人,打着一面红色旗帜,正在火山口现场直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悬空观景台上,安了一个斜放的长方形取景框,通过框定特定的视角,帮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记录美景,同时也能增加景点的艺术氛围和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道旁的小木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路返回小空山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过另一个游乐场,叫”全地形蜘蛛爬行车"车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区除有乘热气球、骑马、开蜘蛛爬行车几个游乐项目外,游客还可以在景区内体验滑翔伞,从空中俯瞰火山群和原野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景区出口前,必须要经过一个土特产商场,里面卖的除水果、零食、珠宝玉器等外,还卖用”浮石"做的一些小工艺品,比如花盆、浮石代盆养的鲜花、放有浮石的盆栽花卉、加工后的火山弹(包括雕刻有图案的火山弹)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腾冲火山地质公园之时,回望这些曾经塑造过地球外貌、见证过地球沧海桑田的地质遗迹,它们似乎在无声地讲述着比人类文明更悠远的故事。当都市的霓虹灯模糊了星空,这里仍然保持着天地初开的模样,给予每个造访者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或许这就是火山地质公园最珍贵的馈赠一一让我们在浩瀚无垠的时空里,找到自已应有的位置,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