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共游金陵城

绿山

<p class="ql-block">  一朝同窗缘,一生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  今年五一劳动节,郭同学将携家人到南京来游玩,让我和孟同学开心无比!计划着游夫子庙,去总统府,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光明孝陵,品南京小吃,续同窗之情。</p><p class="ql-block"> 五月一日晚,接到老同学后,立刻就去夫子庙观光。原计划再乘画舫游秦淮河,因没预约,遗憾而回。</p> <p class="ql-block">  2日一早,我们前往总统府游览。</p> <p class="ql-block">  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让我们回望了百年近代风云!</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所在地,清代辟为江宁织署、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兴建规模宏大的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府,后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熙园,是南京总统府内兼具有历史价值与园林美感的精华景点。</p><p class="ql-block"> 它也称西花园。最早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熙的府邸花园。因其中“熙”字得名。</p><p class="ql-block"> 历经清代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天王府西苑,最终与总统府建筑群融为一体,被誉为“四朝胜迹”。</p> <p class="ql-block">  这里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的建筑遗存。</p> <p class="ql-block">  大量的太湖石妆点着熙园,有十二生肖假山群。</p> <p class="ql-block">  “不系舟”,建在一个青石平台上,用十层巨型青石一一垒砌。乾隆御题石舫,历经战乱,屡毁屡建,尤其是清湘军攻破天京,天王府遭焚,唯石舫仅存。为总统府最古老的建筑,也是熙园中唯一具有北方清代官衙风格的建筑。洪秀全曾埋尸于此(后遭挖出)。</p> <p class="ql-block">  方胜亭,建于清同治年间。顶部为筒瓦对攒尖顶,远观似双亭并列,近看则单亭屹立,方胜结构,故名为方胜亭,俗称鸳鸯亭。</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建筑外观庄严肃穆,人们心情顿时十分沉重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些雕塑令人动容!母亲抱着孩子的悲痛神情,逃难人群的惊恐模样,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苦难!</p> <p class="ql-block"> 遇难同胞名单墙,密密麻麻的名字,令人想到那30多万鲜活生命的不幸消逝。</p> <p class="ql-block">  为铭记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暴行,于198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国唯一一座南京大屠杀专史陈列馆,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主办地。它是国际公认的二战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与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日本广岛和平纪念馆齐名。</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在“小厨娘”饭店聚餐,品尝江南菜肴,畅叙友情!</p> <p class="ql-block">  3日一早,我们就前往明孝陵。</p> <p class="ql-block">  首先,打卡南京最美梧桐道!</p> <p class="ql-block">  乘观光车去明孝陵,行进在梧桐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  然后,走向石象路神道!</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石象路神道是明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615米‌,沿途排列着六种石兽: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每种石兽两对,共12对24件,象征皇家陵寝的礼仪和寓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石象路神道石兽排列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每种两对,共24件,象征皇权、公正、疆域稳固等。</p> <p class="ql-block">  梧桐栖凤凰,神道出麒麟。</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翁仲路是明孝陵神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250米,两侧立有8尊高约4米的石像(四文臣、四武将),象征帝王仪卫与威仪,雕刻精湛。</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墓。</p> <p class="ql-block">  它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纵深2.62千米,原四周建有周长22.5千米的红墙,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因屡遭战火,仅存石刻和建筑基础,后部分复建。</p> <p class="ql-block">  包括三部分,包含神道、陵寝和明功臣墓。</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中驮碑的“乌龟”实为神话中的赑屃(又称霸下),是龙生九子之一,其形象融合了龟与龙的特征,象征着帝王的权威与功绩永存!</p> <p class="ql-block">  正值假日,人群如流,进大殿,登上城墙时,拥挤不堪!</p> <p class="ql-block">  站在红墙楼上往下看,人真多啊!</p> <p class="ql-block">  后山就是明太祖之墓。</p> <p class="ql-block">  在东西两侧,有东西井亭遗址,和配殿基址(还可见到一些基石)</p> <p class="ql-block">  途经燕雀湖,正是绣球花盛开的时候,爱花的两位女士,在湖畔的绣球花丛中打卡留念!因人太多,无法拍到湖畔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下午,再次去了夫子庙,乘上画舫,游览浆声灯影中秦淮河。虽不见灯影,但听那荡漾着的秦淮河水,看两岸秦淮风光,也让远方客人,体验一下自古文人雅士难舍的秦淮情怀!</p> <p class="ql-block">  “相见时难别亦难”,同窗友谊总是叙不完!42年前我们是同学,后又在同一所中学任教。如今也都两鬓斑白,儿孙绕膝,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我们改变的是容貌,不变的是心中那深深的同学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团队中最小的成员,13岁的六年级吴同学,最令我刮目相看!懂礼貌,能吃苦,一路忙着为大家拍照,参观任何场馆都十分认真。</p><p class="ql-block"> 美好的相聚虽短暂,能在古稀之年还和老同学同游,真是今生最大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