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行记之 奇石幽洞太姥神山

沙棘

<p class="ql-block">福建自助游的最后一天,我们前往靠近闽浙交界处的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游览。</p><p class="ql-block">太姥山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县级)市区南45公里处。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它以花岗岩奇峰怪石、山海相依风光和幽深岩洞闻名。关于山名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史书记载:太姥山在汉代称“太母山”,汉武帝时,太母山被列为三十六名山之一,改“母”为“姥”,自此定名“太姥山”。另一种说法来自民间传说:尧帝时有一位老母隐居此山,以种蓝(染料植物)为业,乐善好施,曾用山中白茶救治瘟疫灾民。因其德行高尚,被尊为“太姥娘娘”,奉为山神,山也因此得名。无论山名因何而来,都说明此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景区面积较大,游览区约25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为便于不同体能和兴趣爱好的游客游览,景区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四条不同的游览线路,分别需要2、3、4、6小时左右才能游完。我们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第四条线路:登顶揽胜之旅。这条线路可观赏到太姥山的绝大部分景观,美中不足的是,因为不走观海栈道,所以看不到山海景观。罢了,有舍才能有得,看不到就看不到吧。</p> <p class="ql-block">按照导游图的指引,我们开始了顺时针环线游。</p><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了夫妻峰广场。山峰上的两块象形石似一对夫妻在喃喃私语……。</p> <p class="ql-block">沿山路继续前行,先后经过了楞迦宝塔、国兴寺、曝龙潭、迎仙台、果然名山、一线天、白马洞,然后,到达了一片瓦景区。</p><p class="ql-block">楞迦宝塔始建于唐乾符年间,距今已有1100余年。塔身七级八角,实心石构,国内罕见。原塔毁于清末,1984年得以复原。如今,这座历经沧桑的石塔傲然挺立在游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国兴寺兴建时间几乎与楞迦宝塔相同。原寺在宋代毁于大火,现在我们看到的国兴寺是于1992年在原址重建的。因我们感觉天下寺庙格局基本差不多,所差的只是年代和规模,加之我们不信宗教,因此,没有入内参观,门前打卡拍照后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曝龙潭位于曝龙峰下。因太姥山雨量丰沛,雨水从曝龙峰汇流到此凹地聚集而成潭。</p> <p class="ql-block">迎仙台海拔600余米,传说为太姥娘娘迎接东海诸仙的地方,在这里向不同的方向望去,可以欣赏到太姥山多块象形石。</p> <p class="ql-block">这是风动石。它与下面的石头连起来看,好似一只昂首的骆驼,风动石就是驼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将军岩。好似欲披挂上阵带着头盔的出征将军头像。这尊天然的岩石有些象厦门鼓浪屿的郑成功雕像,所以又称郑王雕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仙杖峰与河马啸天石。中间笔直的山峰像一把仙人拐杖,左边的巨石似河马张开大嘴,仰天长啸。</p> <p class="ql-block">这是金猫扑鼠,你看是不是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这是仙人锯板。巨石被锯成了三片平行排列的石板,长近10米,石面上留有明显的锯痕,第三块上面还有很粗的黑色墨斗线痕。这一切传说是天上的仙匠所为,故称仙人锯板。</p> <p class="ql-block">这是玉兔听潮。一只兔子从树丛中探出脑袋,竖起两只长耳朵,静静地倾听山下大海的潮音……。</p> <p class="ql-block">“果然名山”是一块巨石上面的石刻文字,在其右侧下方还刻有“太姥胜境”字样。果然名山石刻由明代福建巡抚陈仲溱题写。陈仲溱在明代万历年间(1607年)游览太姥山时,被其奇峰异石所震撼,遂题写“果然名山”四字,他还写下五言诗赞美太姥山的独特景致:“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上天有穹洞,入地多幽窿。胜景无穷致,游人兴来终”。此诗被后人刻写在附近的巨石上。太姥胜境石刻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span>朴初先生题写。这里是太姥山的文化地标重要打卡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果然名山前往一线天的途中经过蓝溪涧和蓝溪。这里有着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传太姥娘娘当年隐居山中,种蓝为业,常在一个约50米长的山洞中流出的溪水中染布,清澈的溪水因此变得碧蓝、澄绿。后来人们管溪水叫蓝溪,那个山洞也就叫蓝溪涧了。只可惜我们去时可能因为季节的原因,只见略显潮湿的山洞,没有看到溪水。</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天,整体呈上部开裂型洞状。洞长60余米,高有数十米,两壁波浪状,上方只见到一线亮光。洞内仅容一人侧行,最窄处仅20厘米,脚下石阶较高,行走比较吃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有时</span>需要侧身收腹,有时需要弯腰下蹲,有时需要手脚并用爬行。客观地说:国内一线天景观我走过数十个,这个一线天是最刺激、最吃力的一个。如果你偏胖,腿部力量不够,最好还是不要走此路,免得卡到中间,进退不得,那可就麻烦了!</p> <p class="ql-block">白马洞内宽敞,可容百人,两侧石壁夹着累累岩石,恰似群星坠落,又称落星洞。</p> <p class="ql-block">一片瓦禅寺依托10余米长的天然巨石“一片瓦”而建,里面的仿唐风格悬空全铜质佛殿是国内首创。这里据说是太姥娘娘故居和升天之处,是太姥山的标志性景观。</p><p class="ql-block">在一片瓦禅寺和太姥圣殿之间山脚下还有福鼎白茶始祖绿雪芽古树可以观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来从一片瓦禅寺出来后,应当直奔五百罗汉堂,谁知我们一时粗心大意,误入了通天洞,等我们发现时,已来不及纠错了,只好将错就错,改变原定路线:先到白云寺、再爬覆鼎峰最高峰,然后返回,经九鲤湖到五百罗汉堂,再乘景交车回到夫妻峰广场,最后游览龙潭湖了。这条线路虽然有些绕远,但我们得到了意外的收获:看到了一些导游图没有标出的景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除了通天洞外,还有九鲤朝天峰丛、南天门、观音坐莲、七星洞、童子拜观音和二佛谈经等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天洞有些地方与一线天相似,狭窄陡峭,地形多变,游人一直向上爬升约600米,出口在海拔800多米的“九鲤朝天”峰顶。</span></p> <p class="ql-block">九鯉朝天峰丛是由9座挺拔的石峰、石柱组成的象形石,它们好似九尾跃起的鲤鱼,故称"九鲤朝天"。</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是两峰之间的峡谷形成的门状天空。在左侧山峰边上就是观音坐莲象形石。</p> <p class="ql-block">七星洞全长40余米,高约20米,平均宽度不到1米。洞内抬头仰望,只见上部两侧石壁夹着七颗欲坠的圆石,仿佛七颗星星挂在天空,故称七星洞。</p> <p class="ql-block">童子拜观音由两块象形石构成。右边一石犹如观音,其对面又有一石,好似跪地下拜的童子。</p> <p class="ql-block">二佛谈经同样由两块象形石构成。左边的山石形如身披袈裟、手捧经书的高僧,右边有一小和尚,手缩胸前,敲击木鱼,二者似乎正在谈经论道。</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从一片瓦到达了白云寺。</p><p class="ql-block">白云寺位于太姥山的摩霄峰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名摩霄庵,是</span>太姥山海拔最高的寺庙之一‌。它始建于1300年前的唐玄宗开元十三年,现建筑为上世纪90年代按照原样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到达最高峰覆鼎峰之前,可以看到星空露营地和摩尼宫。</p><p class="ql-block">星空露营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2023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span>主要用来露营、烧烤和户外婚礼,是年轻人喜欢打卡的地儿。</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摩尼宫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摩尼教(明教)遗址之一,始建于唐初。据当地村民说,进香者晚上在此引香到枕边,可得到太姥娘娘梦示,不论求前途,还是求子嗣,无不灵验。</p> <p class="ql-block">从摩尼宫徒步到覆鼎峰需要大约10分钟的时间。出乎我预料的是,这10分钟没有我想象的登高,几乎是一路“坦途”毫不费力地就到达了新月峰(覆鼎峰)。更没有想到的是,太姥山的最高峰覆鼎峰(917.3米)居然是个不大的“山包”。近十来年,我爬山无数,头一回体验不知不觉就来到山巅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离开最高峰,本应下山走乌龙岗,经龙潭湖,形成环线回到夫妻峰广场乘车点返程,但由于我们先前的错误,只好绕远走回头路,先经九鲤湖到五百罗汉堂,再到龙潭湖后返程。</p><p class="ql-block">从覆鼎峰到九鲤湖这段路程有点远,登高攀爬,翻山越岭,大约走了一小时左右才到。</p><p class="ql-block">九鲤湖以湖光山色著称。相传曾经有九条鲤鱼修炼成仙化作九道瀑布,因名之“九鲤湖”,这里是游人祈福纳祥的打卡地。历史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徐霞客曾到访,并称此地为福建一绝。</span>我感觉这里是太姥山最好的自然景观之一,很适合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五百罗汉堂在九鲤湖不远处,也就10多分钟的路程,途中经过香山寺。</p><p class="ql-block">香山寺始建于明朝,原名“妙香庵”,后因山谷中盛产的兰花开花时有阵阵幽香味道,因而得名“香山寺”‌。我们去时不巧,正赶上寺院修缮,禁止游人入内。</p> <p class="ql-block">五百罗汉堂‌建于2003年,占地4000平方米,是我国罕见的以缅甸汉白玉雕刻为主的罗汉堂。它集宗教、艺术与跨国于一体,与其它景区的罗汉堂有很大的区别。旁边还有太姥娘殿可参观。不知什么原因,那天闭门谢客,只好在门前拍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前往五百罗汉堂不远处的乘车点乘车,到达夫妻峰广场下车后,奔最后一处景观龙潭湖游玩。</p><p class="ql-block">龙潭湖湖水源自白龙潭,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积约3000平方米。湖边上的</span>十八罗汉岩倒映湖中,十分漂亮。这里还是电影《隐婚男女》取景地,因此,被赋予了爱情象征意义,成为浪漫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至此,历经波折,我们用了6.5个小时,终于超额完成了太姥山登顶揽胜之旅,带着疲惫的身躯,结束了18天的福建全景自助游。当晚,我们就近赶往温州,为返回家乡沈阳做准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