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

荒野行者

<p class="ql-block">吾师父陈全忠先生,陈氏第十九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于公元二零二五年4月27日3时57分在家人环护中安详辞世,享年100岁。</p><p class="ql-block">碧海潮空此日扶桑龙化去</p><p class="ql-block">秦岭月冷何时华表鹤归来</p> <p class="ql-block">悼恩师</p><p class="ql-block">吾师已乘黄鹤去</p><p class="ql-block">徒留泪水湿衣襟</p><p class="ql-block">哀思深沉似大海</p><p class="ql-block">恍惚宛如梦中景</p><p class="ql-block">今朝天涯离别时</p><p class="ql-block">来日何处再相逢</p><p class="ql-block">泪眼婆娑望师颜</p><p class="ql-block">桃李依旧听风动</p> <p class="ql-block">师父的百岁华诞盛典于去年八月三十日进行,今年四月二十七日却让人不敢相信他老人家竟驾鹤西去,阴阳两隔,甚感突然。平常徒弟们跟师父在一起时,感觉师父身体很好,他老人家几乎每天骑着电动三轮到和平门辅导站教大家打拳,百岁时还换了可挡风遮雨的电动车,大家想着说着祝愿着师父,希望他老人家活到一百二十岁甚至一百五十岁。唉!</p> <p class="ql-block">山因直上而成高</p><p class="ql-block">泽以长流乃及远</p><p class="ql-block">风送花香绕枝头</p><p class="ql-block">雨滋春树碧连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壶中日月三生梦</p><p class="ql-block">海上云山万里苍</p><p class="ql-block">流水夕阳千古恨</p><p class="ql-block">山高水长道茫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全忠先生生平与贡献</p><p class="ql-block">家世与早期经历</p><p class="ql-block"> 陈全忠先生1925年农历7月30日出生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武术世家,为陈氏第十九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自幼随父亲陈世恭习练祖传太极拳,并师从私塾先生陈国英、陈亮芝学习《四书》《五经》,文武兼修。师从陈守礼、陈敬平、陈金鳌等名师,系统继承了陈式太极拳大架与小架精髓,曾被誉为“太极拳活化石”,保留了传统技击特色。</p> <p class="ql-block">1940年因战乱迁居西安,此后以西安为基地推广太极拳,将其发展为“陈式太极拳第二故乡”。使西安具有"小陈沟"之说。</p> <p class="ql-block">传承与推广</p><p class="ql-block"> 组织建设:1995年创立“西安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整合大架与小架流派,设立15个基层辅导站,培养学员超3万人,遍布全球。</p><p class="ql-block">国际传播:自20世纪80年代起,赴美国、德国、瑞士等国教学,吸引如德国弟子哈特等国际学员长期追随,并推动太极拳在海外扎根。</p> <p class="ql-block">师父的背折靠</p> <p class="ql-block">陈氏第十七世陈守礼师爷与我师父陈全忠</p> <p class="ql-block">陈氏第十八世、陈氏太极拳第九代陈金鳌(1900年2月26日~1971年1月14日),陈氏太极拳第八代宗师陈垚嫡孙。</p> <p class="ql-block">护心捶</p> <p class="ql-block">2002年教徒弟春秋大刀</p> <p class="ql-block">1998年在美国教拳</p> <p class="ql-block">2002年在德国教拳</p> <p class="ql-block">师承与武学成就‌:</p><p class="ql-block">他师承三位关键人物:陈家沟第17世陈守礼(功架扎实)、陈发科高徒陈敬平(实战技法),以及陈氏小架代表人物陈金鳌(内功理论)。这三位名师奠定了其拳法“古朴实用、刚柔并济”的特点。</p><p class="ql-block">陈全忠先生1999年被评为“国际太极拳大师”</p> <p class="ql-block">文化坚守与社会影响</p><p class="ql-block">寻根与传承:晚年多次率弟子返回陈家沟祭祖,强调“乡音不可忘”,致力于联结西安与陈家沟的太极拳文化纽带。</p><p class="ql-block">师德典范:以严谨教学和包容心态著称,2005年方收首批入室弟子,提倡“多学他人长处,不论是非”。</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6日的报道显示,时年百岁的陈全忠大师曾率弟子返回陈家沟祖祠参与祭祖活动,并公开表示“太极拳真是好,我现在一百岁了,我每天还要练”。</p> <p class="ql-block">2005年陈全忠先生80岁时正式收徒。</p><p class="ql-block">国家散打队张根学总教练前来祝贺。</p> <p class="ql-block">梅花阅遍漫天雪</p><p class="ql-block">细睨山势舞流溪</p> <p class="ql-block">演燕子李三的张立来师父家拜望我师父</p> <p class="ql-block">李连杰的师父吴彬先生与我师父握手</p> <p class="ql-block">2017年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中国焦作(西安站)]</p> <p class="ql-block">师父的教学理念:强调陈式太极拳大小架的融合,注重缠丝劲与丹田核心训练,创编了《陈式太极拳36式普及架》等教材,他编排的《陈式太极拳普及架36式》简单易学,又饱含老架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极大欢迎。2006年在他81岁高龄时,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录制发行了《国际大师陈全忠太极拳鉴》双碟VCD。 2017年,《太极足迹——国际太极拳大师陈全忠传》由陈全忠大师嫡孙陈斌等编写,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客观翔实的记录了陈全忠大师的太极岁月,既是一位世纪老人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又是陈式太极拳西传的重要文献资料。‌</p> <p class="ql-block">我去的早,师父就跟我推;我去得稍晚点,师父就跟别人推,实际上是让我多看,推给我看,多体会。现在仅是回忆了,无法回到现实了。唉![流泪][流泪][流泪]</p> <p class="ql-block">师父经常教我很多推手的高级技术,纠正了我不知多少个推手的毛病。</p> <p class="ql-block">我非常喜欢看和跟着师父打拳,体会大师那种松沉、轻灵、刚柔、交融互变的仙风道骨和浑然天成的厚重气势。</p> <p class="ql-block">哀悼与追思</p><p class="ql-block">陈全忠先生的逝世,是太极拳界的重大损失。其毕生成就可概括为: </p><p class="ql-block">武学成就:融合陈式大架与小架,完整保留传统技击精髓,劲力饱满,圆润丝滑,刚柔相济,化劲称绝,强调了以缠丝劲为核心、以柔为主线条、以刚柔相济为大观的理念。以百岁高龄仍坚持每日练拳教拳,身体力行诠释太极养生与技击的统一。</p><p class="ql-block">文化使命:将西安发展为国际太极拳重镇,推动太极拳从民间技艺升华为全球共享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精神遗产:陈氏第十二代第十三代传人第十四代传人等数万人延续其衣钵,在社区、学校、国际平台持续传播太极文化,印证其“敢问苍天再借20年”的宏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陈全忠先生离世,是太极拳界的重大损失。其一生践行“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强调"多练才能放松,放松才能协调,协调才能出真功"。为传统武术注入生命力。后人当铭记其“以拳养德,以德传拳”的教诲,延续太极文化的薪火。陈全忠大师是陈式太极拳的重要传承者,其百岁生平贯穿了太极拳从家族秘传到广泛传播的历史进程,对武术文化发展影响深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