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感恩静坐:身心同频的科学与哲学实践——《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第11章学习笔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第十一章简单概述</p><p class="ql-block">《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第11章“感恩静坐” 介绍了一种融合持咒、聆听与思维的静坐方式,通过简单重复 “谢谢”,关照内心感恩之情。可在晨起未起身或睡前进行,从感恩身体各部位开始,逐步扩展到亲人、同事乃至全世界 。</p><p class="ql-block">二、核心观点阐述</p><p class="ql-block">1、正向意念的生理影响:该章提出将感恩融入静坐,正向的意念能够改善体内水分子结构。从科学角度而言,人体大部分由水组成,水分子结构的改变可能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而,这种改变能够提升免疫与内分泌功能。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抵御疾病的重要系统,正向的心理状态通过影响生理层面,增强身体自我调节和保护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2、身心的协同作用:感恩静坐强调身心的联动。当人们在静坐中专注于感恩的情绪和意念时,不仅心理上会产生平静、愉悦等积极感受,身体也会在生理层面做出响应。这种身心协同的机制打破了传统医学中身心分离的观念,提示人们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p><p class="ql-block">三、内涵延伸</p><p class="ql-block">1、哲学与文化层面:感恩静坐呼应了诸多哲学和文化传统中对感恩的重视。在许多宗教和哲学思想里,感恩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和精神追求。将感恩与静坐结合,从现代科学和医学角度为传统的感恩理念赋予了新的实践方式和理解维度,促进了古老智慧与现代认知的融合 。</p><p class="ql-block">2、社会层面:从社会角度看,感恩静坐倡导的感恩理念若能广泛传播,有助于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当个体通过感恩静坐培养出感恩的心态,会更懂得珍惜和回馈,在人际交往中传递善意,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p><p class="ql-block">四、给我们的启示</p><p class="ql-block">1、日常身心保健:感恩是一种强大且便捷的身心疗愈方式,无需复杂的仪式或特定环境,可随时应用于日常生活。人们可以在日常忙碌的节奏中,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感恩静坐或简单表达感恩,调节心理状态,进而维护身体健康 。</p><p class="ql-block">2、思维方式转变:启示我们转变对健康和生活的认知,不能仅关注身体层面的锻炼和保健,也要重视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塑造。培养感恩的思维习惯,能让我们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提升心理韧性,实现身心整体的和谐与健康 。</p><p class="ql-block">五、结语</p><p class="ql-block">《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第11章“感恩静坐”,以简单的“谢谢”串联身心,从科学层面揭示正向意念对生理的积极影响,展现身心协同的奇妙关联。其内涵延伸至哲学文化与社会层面,既为传统感恩理念注入现代活力,又为和谐社会构建添砖加瓦。于个人而言,它启示我们将感恩融入日常,关注心理精神塑造,实现身心整体和谐健康,让感恩成为照亮生活的温暖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