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探访中华文明五千年之根

唐鹰峰

<p class="ql-block">五一小长假,我们带着小朋友自驾前往杭州旅行,游览了湘湖越王城山公园,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良渚古城,中国AAAAA级景区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能够在春未夏初黄金周时节,远离城市喧嚣,避开人潮高峰,置身于大自然,体验山野情趣,湘湖访古,良渚寻根,西溪享自然,探索发现,一切皆美好!</p> <p class="ql-block">从小就知道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目睹<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城遗址</span>是我的一个愿望!因为它见证了良渚文化的悠久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文明史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长江下游,有一个古称“震泽”的太湖,距今五千年前后的良渚古城就座落在环太湖流域西南角的莫干山麓。这里气候温润,水网密布,资源丰富,适合人居,为良渚先民提供了创造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良渚这个名字有着美好的寓意,意为美丽的水乡泽国。1936年,考古学家施昕更在这里发现了距今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命名为“良渚文化”。此后很长时间,人们认为它“已经接近于文明社会”。2007年,随着良渚古城石破天惊的重见天日,一下子将“良渚文化”推进到古代文明国家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良渚玉器作为政权、等级、和宗教的物化形式,等级之高,制作之精,无与伦比,成为影响中国五千年的玉魂国魄!</p><p class="ql-block">良渚先民围绕对神的崇拜,设计出了以琮、璧、钺为中心,用以区别阶层、标识身份、反映等级的玉礼器系统。在这套玉礼器系统中,形塑出既掌握王权又掌握神权的政权最高统治者,反映良渚社会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国家形态。</p> <p class="ql-block">良渚人十分推崇玉器,早在5000多年前他们就掌握了完善的切割、微雕、抛光等琢玉工艺。在反山墓地M12高等级墓葬之中出土的“琮王”和“钺王”可以说是良渚人玉器工艺的集大成者。</p> <p class="ql-block">​“神人兽面纹”又名良渚神徽,是5000年前良渚先民把精神信仰和社会形态雕刻于玉器形成的作品。神人兽面纹图案描绘了一位半人半神像,他骑在一只猛虎身上,充满了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权力与信仰的中心,它位于山环水抱的盆地中,逐渐形成宫殿区、内城、外城的三重布局结构,与后世都城的宫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结构类同。</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外围还发现有大型水利系统,这是中国最早的经过科学规划的水利系统,在城市建设史上堪称杰作,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都城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是距今约5300-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拥有宫殿、王陵、水利系统等遗迹,展现了早期国家的社会组织形态,被誉为“中华第一城”。</p> <p class="ql-block">走进良渚古城,原野上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当我们远离城市喧嚣,行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神秘与辉煌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城墙周长约6公里,城墙接近长方形,四个转角处呈现圆形,称之为“圆角方形”。五千年前的良渚处于湿地沼泽中,城中水网长度就超过三十公里,这样的环境也使得水路成为当时的出行干道,目前共发现八处水城门,一处陆地城门,陆城门由黄土分层堆筑压实而成,三个夯土墩分成为四个通道。</p> <p class="ql-block">樱花湖‌是良渚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每到樱花盛开的季节,湖边的樱花树如云似霞,粉色的花瓣在风中飘落,形成一片浪漫的景象,湖水的清澈和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营造出如梦如幻的仙境景像!</p> <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鹿苑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约5000年历史。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已知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鹿苑之一。</p> <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范围很大,可以乘坐电瓶车,也可以租人力自行车,我们选择了徒步走。从南入口出发,途径陆城门,南城墙,钟家港,河道与作坊,大观山,鹿苑,樱花湖,荷花池,芦苇荡,总长度5公里。</p> <p class="ql-block">到杭州旅游,越王城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建筑遗址,但还有更为古老的地方,那就是良诸古城。五千年文明看良渚不是一句口号,世界遗产保护也不是空穴来风,五一节我们行走在这片原始的土地上,用脚步丈量历史,让脉搏与时代一同跳动,心情是愉快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