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三日行

虎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月二号我们乘坐旅游大巴从唐山出发到河南林州作三天游玩。早上6:00出发,经过连续十多个小时车程,下午5:00到达林州。进入石板岩景区安排有两个小时的游玩时间,因为道路拥堵,我们在这里驻留了将近六个小时。晚上10:30入住林州红旗渠精神营地。这里环境好,入住条件不错。每个床头摆放一本《林州红旗渠精神营地简介》。</p><p class="ql-block"> 2016年我第一次跟随旅行团,到过郭亮村参观挂壁公路。当时就被它的雄伟壮观所震撼。我内心呼唤:“郭亮,我来晚了!我还会来看你”!</p><p class="ql-block"> 2019年我和骑友们以骑行方式再次环游林州。与这里的高山峡谷亲密接触,又被这里的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林州精神所感动。</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又一次驱车来到这里。在烦闷无聊的堵车停留过程中观察思考。与这片神奇的热土相拥,细细品味这片令我深深热恋的太行气息,亲吻这片令我深深眷恋的山山水水。</p><p class="ql-block"> 南太行,为何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对你如此爱恋? 这里不仅有万韧绝壁的山峦,深不见底的沟壑;也不仅仅因为这里有享誉全国的红旗渠,绝壁公路,石板岩供销社的扁担精神;这里更有令我敬佩的当年那些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普普通通的农民兄弟,战天斗地的铁姑娘和与群众水乳交融的基层干部;还有曾经令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年踏遍这片土地的新华社记者华山和穆青撰写的红旗渠的文章……。不由让我回忆起那个贫穷而又火红的年代,饥饿而又充实的年代。也不由自主想起我与那个时代同行而一起走过的路。</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石板岩小镇灯红酒绿,琳琅满目,熙熙攘攘,一派繁华。如今的年轻人享受着这个太行山深处的美景美食坦途公路,享受着这里青山绿水带来的繁华。享受着当今小康社会的国泰民安。可是他们还记不记得太行山老一辈当年的艰辛?还会不会感受到太行山当年的火热激情?还能不能永远拥有当年的红旗渠精神,郭亮挂壁精神,石板岩供销社的扁担那些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1,红旗渠精神</p><p class="ql-block">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在河南林县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生动的实践基础。内涵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力更生是根基,艰苦创业是根本,团结协作是核心,无私奉献是源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郭亮洞精神</p><p class="ql-block">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郭亮洞挂壁公路不仅是一条连接外界的道路,更承载着中华民族 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它宛如一座丰碑,屹立在太行山间,见证了人民战胜困难的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创造更多的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扁担精神</p><p class="ql-block">石板岩供销社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南太行深山峡谷之中,1946年由山里的四名汉子筹集1821元冀南币(折合人民币18.21元)兴办。前辈们每天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为山里的百姓送日用品,再把农民要卖到山外的农副产品挑下山,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