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5日,阳光明媚,我们一行五人乘坐张团长的车前往密江村,欣赏了一场精彩的门球比赛。借此机会,我们还深入了解了海林市新安镇朝鲜族老年协会的活动情况。</p> <p class="ql-block"> 回程途中,我们特意驻足,欣赏了哈达党群服务中心院内那棵千年古榆树。</p> <p class="ql-block"> 哈达古榆,树高十五米,树冠直径二十二米,树围五点四米,直径一点七四米。据考证,这棵古树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可追溯至辽金时期,与它的家族一同生长于海浪河岸的莽莽林海之中。千年古榆,汲取天地灵气,沐浴日月精华,受阳光雨露滋养,得大地苍生呵护,历经沧桑岁月,阅尽人间春色,见证朝代更迭,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葱茏一片。它是海浪河历史的见证者,是哈达的象征,是哈达百姓的骄傲,更是宁古塔文化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哈达古榆</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宁古塔将军遗址文化长廊。</p><p class="ql-block"> 据《盛京通志》记载,1625年,后金的努尔哈赤开始向宁古塔派驻军队。1636年,吴巴海在此修筑宁古塔城。1653年,清朝正式在宁古塔设治,并设立宁古塔将军一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遗址于1981年被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海林市委市政府为弘扬渤海文化,展现文化自信,对全市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文化发掘与弘扬”。在海林市文物管理所的统筹与监督下,红杉美术负责策划设计,从整体策划、基础性线路焊接、版面内容设计等细节入手,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进行实地调查,最终设计建造了这处文化长廊。长廊全长一百六十六米,包含五十四幅画面,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宁古塔戍边文化,属于宁古塔军事情部分;第二部分介绍满族人的风俗习惯,属于宁古塔流人文化部分;第三部分介绍满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长廊展示了满族文化十个方面,包括农耕、饮食、居住、服饰、语言、姓氏、礼仪、节日、宗教以及图腾与神话文化。文化能够培育人,人也能通过文化得到培育。海林的先居民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存,今天的海林人必将倍加珍惜,好好保护并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 宁古塔旧城遗址,是宁古塔将军初建时的原址驻地,是我国清政府设在盛京以北,管辖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清代初期北方的著名重镇。早在1616年以前,努尔哈赤就以宁古塔为东北部重要基地,领兵逐渐统一了东北诸部。1625年后,先后派牛录章京、昂帮章京、宁古塔将军驻守此城。从1636年到1666年迁至宁古塔新城,历时三十年。它是清代打击侵略者的重要前线瞭望所和指挥部。现存的宁古塔将军旧城遗址,为宁古塔将军旧址的内城,即文献中记载的所谓“石城”。实际上并非石筑城垣,而是夯土城墙。该城形制为方形,但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是四个城角正对“东南西北”,两个城门开在东南和西北方向。这种建筑布局是有意设计的,可能与流动无常的海浪河水流地势有关,这在古城建筑史上较为少见。从城墙城面上可看出,夯土夹层中有一层约四厘米厚的圆木,这是在两层夯土中间横放大量圆木杆形成的,起到拉筋加固城墙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宁古塔英雄人物</p> <p class="ql-block"> 吴巴海,清开国时期派驻宁古塔的驻防管,从后金天命三年起,跟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次征伐中原,屡立战功。与梅勒额真蒙阿图征伐瓦尔喀,天聪六年随大军征伐察哈尔,十年被授予梅勒额真,世职为一等甲喇章京。崇德元年六月,晋升为三等梅勒章京,移镇宁古塔,数年间恪尽职守。</p> <p class="ql-block"> 沙尔虎达,宁古塔首任昂帮章京,顺治九年调任宁古塔驻防官,次年升任宁古塔昂帮章京。在任期内,多次抗击沙俄的入侵,并于顺治十五年在战斗中将侵军头领斯捷潘诺夫斩于阵前,取得了清初抗击沙俄战争中首次灭俄大捷。</p> <p class="ql-block"> 巴海将军,巴海是沙尔虎达之子,宁古塔瓜尔佳氏人,满洲镶蓝旗,初任佐领。顺治十四年授秘书院侍读学士,不久任侍读讲学士,同年八月,充经讲官。顺治十六年,其父沙尔虎达病逝后,巴海接任总管职务。康熙元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改称宁古塔将军,巴海成为宁古塔首任将军。巴海是清初率领宁古塔军民抗击沙俄的重要将领,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 萨布素,宁古塔副都统,在宁古塔土生土长,天资聪慧,性格朴素,幼年跟随父亲习练骑射,深得老将军沙尔虎达的赏识。他是继巴海之后新城军政的又一位奠基人,成就了宁古塔两个世纪的辉煌,赢得了宁古塔民众的拥戴。因抗击沙俄入侵功勋卓著,被誉为中华名将。</p> <p class="ql-block">古榆树,见证历史。</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头山。</p> <p class="ql-block">宁古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 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当我站在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前,仿佛能听见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又悠悠远去。这片看似普通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每一寸残垣断壁都诉说着往昔的风云变幻。</p><p class="ql-block"> 宁古塔,这座清初的军事、政治重镇,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热血与豪情。从吴巴海、沙尔虎达,到巴海、萨布素等将领,他们在此戍边抗敌,抵御沙俄入侵,捍卫国家领土。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曾是诸多文人的流放之地。方拱乾、吴兆骞等文人,虽身处逆境,却未放弃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他们吟诗作赋、著书立说,将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宁古塔文化”。这种在困境中坚守文化传承的精神,令人动容。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内涵,更为后世研究这段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如今,旧城遗址虽只剩残墙断壁,但它们依然顽强地屹立着,像是历史的守望者,默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抚摸着这些古老的城墙,我感慨万千。岁月的风雨可以侵蚀建筑的外表,却无法磨灭其承载的精神价值。</p><p class="ql-block"> 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是历史的教科书,它让我懂得了和平的珍贵,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更加珍惜当今的和平时代,也深感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责任重大。</p><p class="ql-block"> 我们后人应该铭记历史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