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之旅:历史与自然的完美交融

艳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月的塞尔维亚,阳光明媚又带着些许凉意。我们一行人从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大使馆遗址出发,向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致敬。如今,这里已建起中国文化中心,成为两国友谊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随后,我们驱车三小时来到德里纳河上的“水中小屋”。这座小屋因伊沃·安德里奇的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闻名于世。尽管历经洪水和巨浪的侵袭,它依然顽强地矗立在那里,仿佛诉说着不屈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兹拉蒂博尔被誉为“鲜花之城”,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这里的黄金索道、松林以及孩子们的笑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活画卷。很难想象,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经历过战火洗礼,而今却充满了悠闲与宁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次日清晨,我们在贝尔格莱德的卡莱梅格丹城堡俯瞰萨瓦河与多瑙河交汇处,青铜雕像《胜利者》屹立于此,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沿着米哈伊洛大街漫步至共和国广场,米哈伊洛大公的高头大马雕像令人印象深刻。旁边国家博物馆的巴洛克风格与国家歌剧院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相得益彰。</span></p> <p class="ql-block">《胜利者》近照</p> <p class="ql-block">远眺《胜利者》</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遗留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斗器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铁托墓被鲜花环绕,被称为“花房”。在这里,我们还参观了他生前使用的办公室,如今已成为前南斯拉夫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圣萨瓦大教堂以其宏伟的希腊十字形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信徒,内部镶嵌金箔的宗教壁画更是美轮美奂。</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诺维萨德作为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彼得罗瓦拉丁要塞见证了匈牙利与塞尔维亚的历史交织。小镇卡尔洛夫奇以红酒闻名,其出品的bermet红酒曾为泰坦尼克号特供酒。圣尼古拉教堂和四狮喷泉则展现了塞尔维亚最古老的东正教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后,我们探访了电影《生命是个奇迹》取景地——木头村。这个依山而建的村庄,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谷间,成为了独特的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晚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从希腊雅典转机回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