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闽行2025.4.9~4.13(四) 福建泉州 开元寺 、蟳埔村、英雄墓、崇武古城、洛阳桥

小朋友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1339年。初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名为开元寺。到了元代,开元寺内集合了佛教众多宗派,形成了“千人共住”的盛况。因火灾战乱,开元寺2次被损毁。自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至1981年后,陆续翻修了大殿、后殿、东西塔等建筑。现存大殿为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郑芝龙重修,组成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群。2000年后,增建安养院,并将准提禅寺改建为泉州佛教博物馆和弘一大师纪念馆。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月5日,泉州市开元寺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2021年7月25日,开元寺作为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4月12日清晨,西街众多店铺点后才营业。品尝过东街美味米线套歺后与团长夫妇汇合,先去开元寺这座1300多年的千年古刹拜谒。</p> <p class="ql-block">南宋诗人用"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生动概括了这座千年古刹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百柱殿。</p><p class="ql-block">信众祈愿之地。</p> <p class="ql-block">爱国堂教。</p> <p class="ql-block">虔诚祈祷。</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树。</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中国现存最高的石构东西双塔(镇国塔、仁寿塔)分别为高48米和44米,宋代建筑工艺的巅峰之作‌‌‌,承载了唐宋佛教艺术精华。</p> <p class="ql-block">千年石龟。</p> <p class="ql-block">紫云屏。</p> <p class="ql-block">今生戴花,世世漂亮。</p><p class="ql-block">西街上的广告。我们就下榻于此的民宿。穿小街小巷到集合点,一路热闹非凡,浓郁的商业气息。</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遥望西塔。</p> <p class="ql-block">乘包租商务车前往蟳埔村,探访簪花女。是泉州行的重头戏之一。</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位于泉州东南,三面临海,一面为山,已有千年历史。宋元时期曾是东方大港~刺桐港的所在地,盛产红蟳等海产品。</p><p class="ql-block">1978年定为蟳埔村。</p><p class="ql-block">秘书长定这个点就是为了看"簪花女”。浔埔女头带特有的鲜花或绢花等头饰,象征着“四季花园”。以发髻为中心,以骨刺或象牙筷子固定。</p><p class="ql-block">八人团六人兴趣盎然地看图示,二人拍照,分工明确、资源共享、各取所需。</p> <p class="ql-block">勤劳致富勇敢善良的蟳埔女又称“鹧鸪姨”是福建三大渔女(即湄州女、惠安女、蟳埔女)之一。三者均体现福建海洋文化,妈祖是共同信仰,服饰与劳作需求相关,并凝聚了勤劳、坚韧等精神品质。</p><p class="ql-block">蟳埔女以头带簪花圈(丁香坠示已婚),住民居牡蛎闻名。近年来因赵丽颖等“古针安发”明星名躁天下,成了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籫花很美,泉州很赞”!</p> <p class="ql-block">香火🔥旺盛的妈祖庙。</p> <p class="ql-block">顺济宫。</p> <p class="ql-block">忙忙碌碌的簪花老妈妈们。今天是个好日子!愿他们赚得盆满钵满。</p> <p class="ql-block">好登对呀!</p> <p class="ql-block">大街上处处可见充满阳光喜庆气氛的簪花女们。</p> <p class="ql-block">美伦美奐!</p> <p class="ql-block">“随乡入俗”,被热烈氛围感染,被秘书长买的鲜花围所诱惑!开心啊!哈哈哈哈哈男女生都很美很赞啊!👏👏👏</p> <p class="ql-block">街上生意最兴隆、宾客满盈门的是簪花店。</p> <p class="ql-block">千余年来,牡蛎不仅是鲜美的海产品,牡励壳更是坚固耐用的优质建筑产品。</p> <p class="ql-block">牡励壳的建筑与墙面。</p> <p class="ql-block">渔民民居。四周墙壁均采用牡蛎壳。</p> <p class="ql-block">郑成动策马扬鞭守卫着泉州。</p> <p class="ql-block">一群簪花女摇曳多姿款款走来,"洪长青”环左右而言它。</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民都在努力剥牡蛎壳……。</p> <p class="ql-block">处处可见努力剥牡励壳的、带簪花的蟳埔阿姨。</p> <p class="ql-block">干活的簪花小姑娘是真的还是假的?你能看得出来吗?</p> <p class="ql-block">临江古地。</p> <p class="ql-block">到崇武时间较长,司长带我们到一家当地餐馆喂脑袋。点的均为当地招牌特色菜,以海鲜为主,每个人都吃🉐津津有味、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冒雨瞻仰了了为抢救当地落水小女孩而牺牲的27位解放军英烈所建的英雄庙。</p> <p class="ql-block">《为了人民,死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崇武的惠安女和战船。</p> <p class="ql-block">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半岛东端,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泉州湾和湄州湾之间、濒临台湾海峡。崇武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至今638年。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有“天然影棚”和“南方北戴河”之称,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风景区。</p><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崇武古城是一座为抵抗倭寇而建的滨海石头城,是中国明初沿海60多座卫城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石城。古城南侧有“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共收藏有不同艺术风格的石雕艺术精品500余件。2003年,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崇武古城。</p><p class="ql-block">海边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一座崇武城,半部海防史。</p> <p class="ql-block">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崇武留遗憾。</p> <p class="ql-block">《惠女家园》未见看一个惠安女,凑个热闹吧!</p> <p class="ql-block">听海。</p> <p class="ql-block">央视的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教授到别处听海去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左右来到了著名的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的跨海梁式石桥,由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始建于皇祐五年(1053年),历时六年于嘉祐四年(1059年)竣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与赵州桥、卢沟桥、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桥长834米,宽7米,桥墩46座,墩孔净跨8米;桥面石板长11米,宽1米,厚0 8米,上置6或7条石板,桥的南北两端各正2尊圆雕将军石像;桥旁有石塔5座,桥中央两侧有亭子2座,桥的两侧有500根栏柱,桥的两测建置石塔9座,桥上筑石亭7座。</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上月,照我古今情”~余光中。这一诗句因其跨越时空的意境成为洛阳桥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此外,泉州民谚“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广为流传,缘于明万历年间泉州大地震时唯有东西塔与洛阳桥岿然不动,是它们稳固和雄伟的经典表述。‌‌桥的建造中就用了“养蛎因基"等工艺,体现了古以的智慧和永十恒价值。</p> <p class="ql-block">宋代泉州太守蔡襄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清官守望着桥与民众,也为百姓铭记,千古流芳。</p> <p class="ql-block">回眸一笑百媚生。伟大的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晚民宿4楼阳台上又见开元寺双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