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刀客 体裁/散文</p><p class="ql-block">照片/自拍 音乐/美篇</p> <p class="ql-block"> 今天立夏,一早起来,外面不大不小地下着雨。立夏是24节气中第7个,告知人们夏季到了。这个季节正是一年之中乱穿衣的时候,早晚出门凉飕飕的,夹克里面最好穿件羊绒背心,一不小心,“偶感风寒”随时都会找你的麻烦。</p> <p class="ql-block"> 四季当头的都是节,立夏也不例外。南通作为苏中地区,立夏的民俗既不同于苏南,更有别于苏北。记得小时候,家长为预防“小祖宗”疰夏,想出许多的花样:一是“称体重”,记下来,到立秋时再称,看体重少没少;二是用喂猫的碗给小孩吃饭,寓意猫有九条命,能长命百岁;三是摇皂桷树,立夏早晨天蒙蒙亮时,让小孩偷偷地去摇皂桷树,因皂桷果实可以清除污渍,寓意驱除邪魔;四是挂蛋,让小孩挂着煮熟的鸡蛋或鸭蛋上学去,祈求健康。这个有点实际意义,初夏时容易饿,上午第二节课刚下,小伙伴们就互相比谁的蛋硬,敲破了正好吃了充饥。</p> <p class="ql-block"> 立夏的食文化也是别居一格。立夏早餐非烧饼莫属,而且还是糖烧饼。全镇的点心店,立夏的烧饼生意最好,每个烧饼炉旁都排着长长的队,挤得水泄不通。尤其是南市点心店的虾籽烧饼,面饼用酥油搓成十多层,包上葱花萝卜丝和春红虾籽,洒上芝麻,火候、做工一流,又薄又脆又香,一只刚出炉的虾籽烧饼,再配上一碗辣呼呼的豆腐脑,那才叫一个爽!平时打电话还可预定,立夏这天上门排队都不一定能买到。所以掘港有一句歇后语:“立夏的烧饼,好吃难等。”</p> <p class="ql-block"> 中午,本地人喜欢吃“立夏饭”,就是用黑米、赤豆、豌豆、玉米馓、大米煮饭吃,寓意“五行平衡”。</p><p class="ql-block"> 立夏还有两道菜:一是炒甜菜,这种蔬菜淡绿色,叶质厚,名叫甜菜,其实并不甜,据说有和中养胃的功效。甜菜只能中午吃一次,冷了就发黑。我从小到大仅立夏中午才吃甜菜,其余时间从不进门。第二道菜是“蛤子炒蛋”,蛤子与文蛤不同,文蛤外壳光滑、有彩色花纹,蛤子白色外壳、不光滑。立夏时节,海滩食物丰富,是蛤子最壮的时候,蛤子越大,外壳边缘就会有一条粗黑线,当地人称为“黑嘴蛤子”。蛤子比文蛤难劈,文蛤可以一刀清,但蛤子我从未见过有人能一刀清的。碰上不会劈的人,用刀这头试试、那头试试,蛤子将出气孔关闭,那是很难劈开的。蛤子生活在海滩沙泥中,浑身沾满了黑沙泥,因此,洗蛤子是一门真正的功夫活,如果蛤子里含一点沙子,牙齿感觉到“隔吱”那是没法吃的。蛤子洗清水的窍门是:先将蛤子肉倒入有细孔的容器中,放入水中轻轻上下浮动,让蛤子表面的泥沙自动分离,然后换水,放入蛤子用手在水中顺时针转动,千万不能倒着转,一旦蛤子翻了沙,隨你怎么洗沙子都去不掉了。等蛤子全部动起来后,将容器提出水,换水再洗。无论换多少次水,净水的标准是,盆中最后的水中见不到一点泥沙沉淀。</p><p class="ql-block"> 炒蛤子简单一点,将适量鸡蛋打散,倒入蛤子中,放入葱花、料酒、盐、胡椒粉拌匀,打火将锅烧热,倒入色拉油,倒入蛤子蛋液,四周轻轻搅动,让蛤子完全包裹在蛋液中,待蛋液凝结、蛤子的尖嘴微微翘起即可起锅,一盘又鲜又嫩的蛤子炒蛋就大功告成了。</p> <p class="ql-block"> 今年四月初八立夏,寓意“四平八稳”,四月初八传说是释迦牟尼诞辰的日子,民间称“浴佛节”,是个60年难遇的好日子,脑中想起王安石《初夏即事》中的两句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出草胜花时”,生逢盛世,惟愿国泰民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