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和朋友们去大同古城游玩了几天,回来后写了一篇关于云冈石窟的游记,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和点赞,在此深表谢意。五一假期原本计划去城南城北的郊野公园走走,然天公不作美,节日遭遇了大风降温,想想在大风中逛公园,还不如宅在家中焚香煮茶,写上一篇关于大同古城的游记来的惬意。要写大同,就不能只写大同,北魏的辉煌梵音、明清的战火硝烟、鲜卑族剑指中原,还有那古寺的晨钟暮鼓、壁画的流光溢彩、古巷小店的美味吃食。。。。。。想写要写的实在太多,一时竟不知如何下笔。</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云冈石窟这部雕刻在石壁上的史诗巨著,我们驱车前往大同,探寻这座北魏平城、辽金西京、明清边塞重镇的古城独特魅力。三十多年过去,印象中云冈石窟去大同古城的路之前是拉煤用的,不仅特别难走而且煤尘飞扬,大同城也由于煤炭开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幸运的是前些年大同来了一位好市长,提出“一轴双城”的规划:以御河为中轴,一边是历史文化名城,另一边是现代园林宜居城市。如今的大同再不是那个被煤炭遮蔽光芒的城市,而是一座对历史敬畏,对文化自信的古今交融的智慧名城,这座曾经被遗忘千年的古都,正以年轻的身姿续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们选择了古城西侧华住会旗下的星程酒店住宿,从最近的清远门进入古城。映入眼帘的巍峨城楼虽然是后世重建,但依旧气势恢宏的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城门上造型精美的飞檐斗拱,展现出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艺,大同古城墙还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在作为北魏都城时大同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现存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增筑而成。大同古城墙比西安城墙要高,比南京城墙要宽,整个城墙呈梯形建设,看了朋友拍的照片,又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大同的古城墙与他城墙是不同的,最里面是北魏的夯土,其后是辽金加筑夯实,最外层的青砖是明代建设,可以说它是各个朝代叠压起来历史文化。主城设有四座城门,东为和阳门、南为永泰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武定门,寓意着和阳同心、永泰同德、清远同律、武定同利的精神。主城门两侧分设两个小门,四座主城门上分别建有城楼,月楼、箭楼、望楼、角楼间隔而立,四门之外建有瓮城、月城、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 走过城门,就像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繁华的古代世界。我们沿清远街向东行走,路北侧一些新建的仿古店铺正在装修,路南古朴的青砖红墙后面就是著名的华严寺。我们沿街道一路向东,走到一座塔楼(因看到的是西面,没有注意到这就是钟楼)前右转进入了华严寺东门外的小广场,在天宫阁南角的任记削面小店,我们吃了在古城的第一餐,虽然简单但味道还不错的刀削面和很地道的浑源凉粉。小广场两侧的仿古建筑里大多数是旅拍店,绕到南侧就看到了古城美食排第一必须提前扫码预约才能吃上的凤临阁。我们沿鼓楼西大街向东溜达,街道两旁多是一些卖土特产的店铺,最多的还是醋店和凉粉店,我们随意逛着,品尝各种不同口味的醋,还品尝比较了两家不同的小媳妇凉粉,最终还是觉得中午吃的任记凉粉味道最好。由于上午游览云冈石窟已经比较疲累,我们走到鼓楼就折返了。走出清远门回头望去,古城的韵味与都市的繁华完美融合,银灰色的古城墙,在夕阳的余晖下更显雄浑壮丽,其气势之磅礴,足以让每一个站在它面前的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决定先去打卡大同博物馆。我们开车来到古城东面的御东新区,这里除了大同博物馆,周围还规划建设了大同体育馆、大同美术馆、大同图书馆和大同大剧院,统称“大同五馆”。五馆毗邻市政府,设计造型风格现代且各具特色,集群效应强化了御东新区作为文化中心的视觉标识,形成了大同行政与文化功能互补的城市新核心。</p> <p class="ql-block">在大同五馆的东侧路对面是大同文瀛湖森林公园。看时间尚早,在参观博物馆之前,我们租了辆多人自行车,决定绕文瀛湖骑行环游一周。八九点钟的太阳照射在湖面上,映出粼粼波光,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湖边成荫的绿树也难掩盛放春花的俏丽,文瀛湖真是一处春游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大同博物馆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北魏平城为核心,串联起从远古恐龙到明清重镇的完整历史脉络,能让我们读懂大同“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辉煌。以前在书上看到说:夏商周晋看洛阳,秦汉隋唐看西安,五代金宋看开封,那么北魏辽金则必看大同。</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博物馆,迎面一幅大型壁画《北魏贵胄出行图》,它是以大同沙岭村北魏壁画墓中出土的“出行图”为蓝本创作而成,是目前我国室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壁画。</p> <p class="ql-block"> 一座司马金龙墓撑起了半个大同博物馆。司马金龙是东晋皇族,却在北魏历任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司马金龙墓出土的238件釉陶俑组成的出行仪仗队,再现北魏贵族的威仪,堪称大同版的兵马俑。</p> <p class="ql-block">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彩绘漆屏风画色彩千年未褪,是少见的北魏书、画和石雕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石雕棺床呈倒山字形,上面雕刻着十分精美的忍冬纹样,还刻着一些具有胡人特征的力士和乐人。</p> <p class="ql-block"> 被称为“大同蓝”的北魏蓝色玻璃器皿距今已有1600多年,采用了西域传入的钠钙玻璃制造技术,印证了大同古城丝绸之路起点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高3.3米的龙首鱼身琉璃鸱吻原件,来源于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因破损严重修复后藏于大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琉璃犼也叫望天吼或朝天吼,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的象征。犼的姿态透露着主人的身份:张嘴代表主人是官员,闭嘴象征主人是商人。</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博物馆里还有飞天金饰、串珠项链等诸多珍贵展品,另外还有一些奇奇怪怪或可可爱爱的显眼包,比如石雕武士像、镇墓武士俑、杂技俑等等。</p><p class="ql-block"> 自学习历史以来,对北魏辽金历史的一知半解,多半来源于一些史书故事和古装电视剧演绎,参观游览完大同博物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份历史的厚重,感受到了“胡汉交融,天下大同”。</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又在五馆外面浏览欣赏、拍照打卡,看看时间已是过午,决定返回古城享受美食。我们首先来到名气最大的凤临阁,却因没在规定时间内预约,连饭店的门都没进去。没鼓楼大街继续向东,我们来到紫泥369,因过了午饭时间店内已闭餐,值班店员请我们傍晚五点再来。</p> <p class="ql-block"> 看看时间已近两点了,我们抱着侥幸心态来到街对面的龙聚祥,进得门来询问,店员热情的请我们上二楼入座,并告知我们本店中午不打烊。朋友扫码点菜的空档我查了一下,原来龙聚祥也是大同古城必吃的九家知名饭庄之一,就餐高峰时也是需要排几十人长队的。入店必吃的烤鸡可以点半只,鸡肉很入味一点都不柴,还是脱骨的;由大黄米和糯米制作的黄米凉糕,甜甜糯糯的特别好吃;三色烧麦的卖相是一绝,光看颜色就很有食欲;当然来大同少不了过油肉,龙聚祥的过油肉质地很嫩,略有醋味,很值得推荐。酒足饭饱的我们沿街向西漫无目的逛着街边的一些特色小店,走回酒店稍事休息,准备等天黑了去观赏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 夜色悄然降临,我们再一次步入清远门,因不是节假日,清远门城楼上没有开灯,我们借着远处的灯光登上城楼,夜幕下的古城呈现出古老历史文化与现代灯光艺术完美融合,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感受古城浓厚文化底蕴与鲜活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p> <p class="ql-block"> 淡季的古城夜晚绚烂而平静,我们伴着路灯漫步在街道上,寻找着那与鼓楼不对称的钟楼,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路边的一座座古建木构在灯光的照射下宁静典雅,远处永泰门城楼、角楼、望楼在灯光的映照下相互交织着,每一根线条都透露着古朴与雅致。凤临阁、聚龙祥等老字号依旧热闹非凡,通明的灯火中隐隐透出诱人的饭菜香。古城的夜晚灯火阑珊,它用自己的方式讲着这座城市的故事,也让我们感受这千年古城的魅力与风情。</p> <p class="ql-block"> 大同这座穿越千年的古城,青砖灰瓦里藏着厚重的历史底蕴,阑珊灯火中又有着浪漫的现代气息。这里白天是大同,入夜是平城。我喜欢它的古朴与典雅,也接纳它的喧嚣与繁华,我用文字记录对它的情感,它让我在时光里邂逅了一座古城的磅礴与温柔。</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专程去了梁思成纪念馆,对这位中国著名的建筑师、建筑史学家、教育家和城市规划师在大同古城和古建筑保护中的卓越贡献进行了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人绘画喜欢留白,游览古迹也需要留一些念想。由于时间有限,又不想做特种兵,大同古城里还有很多角落没有走到,还有一些古建筑没有细细观赏,还有那必吃的凤临阁、老柴刀削面等美食,都留待它日与各位老友一起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