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百色:为徐霞客圆梦穿越时光之旅

门缝里的光

<p class="ql-block">  在 2025 年那个炽热的五一假期,春和景明,大地仿若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画卷,处处洋溢着生机。国内各大景点人潮汹涌,近 10 亿人次踏上旅程,去探寻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在祖国南疆的百色,同样是人流如织,游客们仿佛循着历史的丝线,试图弥补徐霞客当年未涉足此地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遥想崇祯十年(1637 年)的深秋,徐霞客蜷缩在竹轿中,于西南边陲的群峰间艰难穿行。轿夫赤脚走过边境村民开凿的险径,山雾裹挟着寒意,异族身影在藤蔓与石崖交错的阴影中偶尔闪过。他在《粤西游日记》中感慨“溪流倾泻而下,壮丽雄伟,西南所未见也”。那时的靖西湖润镇,被他视为“人烟断绝之地”,轿夫因畏惧土匪逃散,向导的欺瞒让他误入险途,只能在南陇村一位能通汉话的九旬老人茅屋中暂避寒夜。倘若他知晓 400 年后的靖西,已褪去荒蛮,成为“山水诗画”般的锦绣边城,那些他错过的秘境正以磅礴之姿展现于世,想必会捶胸顿足,恨未能多等一程时光,将这南国边陲的秀美山川记入《徐霞客游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润镇:喀斯特的奇幻乐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润镇,宛如一颗镶嵌在喀斯特地貌中的璀璨明珠。1637 年 10 月 30 日,徐霞客在山间溪流边记录下它的壮丽。谁能想到,那股溪流孕育出了如今气势磅礴的三叠岭瀑布,宛如“广西百丈漈”。百米高崖上,三叠水幕飞泻而下,水撞山石,水雾弥漫,仿若白龙腾云。当年徐霞客因种种无奈只能匆匆离去,而如今游客可沿合那高速直达瀑布脚下,在瀑上营地俯瞰喀斯特峰林,于山顶村落与稻田间漫步,感受水汽与山风的轻抚。这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时间的魔法,让曾经的险途变为今日的胜景,不禁让人思考,我们与美景的缘分,是否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灵与鹅泉:灵秀的双重变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徐霞客能穿越时空,定会被靖西的“通灵大峡谷”震撼得瞠目结舌。188.6 米的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瀑布,如天地间的一道裂痕,飞瀑直下。峡谷内的溶洞、地下河与钟乳石群,构成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而与之相对的鹅泉,静谧而温婉,作为“德天跨国瀑布的源头”,十五孔桥下碧水倒映青山,“金光穿洞”的奇观令人沉醉。这里的山水,一刚一柔,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辩证法,让我们明白,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相互映衬,构成了这丰富多彩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旧州与渠洋湖:人文与自然的交响</p><p class="ql-block"> 旧州古镇,这座 600 多年历史的“绣球之乡”,是徐霞客错过的文化瑰宝。古老街道上,绣球琳琅满目,绣娘们指尖翻飞,五彩丝线化为花团锦簇。花海田园中,格桑花、洋紫荆与菜花交织成春日的绚烂。而渠洋湖,那片被誉为“水上桂林”的喀斯特湖泊,水面如镜,倒映百座山峰。坐船穿行,仿若行走在徐霞客笔下的画卷。湖畔岜旗屯村民日出而作,古朴木楼与山水相映成趣。在这里,人文与自然完美融合,告诉我们,文化与自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滋养,共同绘就生活的美好画卷。</p><p class="ql-block"> 德保:四季与生灵的诗韵</p><p class="ql-block"> 德保,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奇妙之地。冬日,巴头的红枫染遍山谷,宛如《诗经》中的诗意画卷;吉星岩的钟乳石群,历经千年凝结,以梯田般的奇观,让徐霞客的“溶洞奇绝”也黯然失色。洞外不远处,憨态可掬的德保矮马,这些“马中熊猫”,是国家级珍稀动物。游客骑马穿越花海,感受“马蹄轻踏绿波”的惬意。青龙湖,澄澈如琉璃,被群山环抱,湖畔观景台是拍摄星空与落日的绝佳之地。德保的四季与生灵,宛如一首优美的诗篇,让我们领悟到,大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节奏相互交织,奏响了一曲和谐共生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  百色市区: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徐霞客未曾抵达的百色市区,如今已成为国家全域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鹅江两岸高楼林立,霓虹闪烁,木棉与黄花风铃木装点着城市天际线。1929 年的百色起义,为这座城市注入了红色基因。迎龙山上的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的雕梁画栋、百色起义纪念碑的庄严肃穆,让山河之美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在这里,历史与现代碰撞,红色精神激励着后人,让我们懂得,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物质的繁荣,更是精神的传承与延续。</p><p class="ql-block"> 敢壮山:壮族始祖的精神回响</p><p class="ql-block"> 田阳的敢壮山,是壮族先民的精神图腾,布洛陀文化的核心圣地。据《布洛陀经诗》记载,布洛陀与姆六甲在此繁衍人类、制定伦理。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十几二十万人自发聚集,以丰富的活动纪念这位创世始祖。周边国家同族宗亲、滇黔粤等地少数民族代表也循迹而至。敢壮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壮族人民心中的信仰之峰,它提醒着我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信仰的力量始终引领着我们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湖浩坤:自然与历史的交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凌云县的东湖——浩坤湖,由澄碧河水系堰塞而成,湖面宽阔,山峰环抱。明崇祯三年,泗城土官岑云汉曾携友泛舟三日,留下赞叹之词。湖心“云汉峰”为纪念他而得名,岸边浩村古榕树下,村民仍保留着“杀鸡为黍,联榻赋诗”的习俗。浩坤湖,承载着自然的杰作与历史的回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自然与历史相互交融,共同书写着永恒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凌云溶洞:历史与自然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凌云的水源洞,被称为“粤江源泉”,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地下流水潺潺。崖壁上题刻众多,从乾隆年间的“第一洞天”到抗战志士的抒怀诗句,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纳灵洞,这座“亚洲神奇第一洞”,洞内莲花状钟乳石群规模宏大,如梦如幻。这些溶洞,是历史与自然的对话空间,让我们在触摸钟乳石的冷冽时,也能听见历史的低语,领悟到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千年泗城:古韵悠悠的茶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千年古府泗城,始建于宋代,曾是桂西政治中心。城墙、防洪墙蜿蜒如龙,澄碧河穿城而过。古城街巷间,明代《游东湖记》中的“白墙灰瓦,烟雨迷蒙”依旧流转。这里的茶文化绵延不绝,古法采制的茶叶香气氤氲。古城夜景霓虹闪烁,太平桥下捣衣声与《春江花月夜》意境交织。泗城,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传统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现代的喧嚣中,它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乐业天坑:大地的神秘之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乐业的“大石围天坑”,直径和深度超过 600 米,宛如地球留给人类的“天眼”。站在“云海天舟”玻璃观景台上俯瞰,仿佛置身神话世界。乐业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解开喀斯特地貌千年之谜。乐业天坑,让我们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充满敬畏,也让我们思考,在广袤的宇宙中,人类是多么渺小,而大自然的奥秘又是多么无穷无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徐霞客的懊悔与遗憾,却成就了百色如今的传奇。这片土地以诗意与力量,书写着山水长卷和历史风华。若渴望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不妨踏上百色的土地,从靖西出发,看溪流飞瀑、浩渺烟波、红枫矮马、溶洞晶莹、地质奇观。在这里,徐霞客的笔触与我们的脚步终将相遇,让我们在领略美景的同时,收获满满的感悟,不虚此行,愉悦而归。因为,百色的每一处风景,都是大自然与历史共同谱写的哲理诗篇,等待着我们去品味、去领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