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孝陵。梧桐大道。莫愁湖2025.4.27

简单

<p class="ql-block">南京梧桐大道主要指钟山风景区的陵园路,始建于1929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而建,两侧种植的法国梧桐(悬铃木)与道路同龄,树龄已超90年。</p> <p class="ql-block">莫愁湖。</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神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南京梧桐大道。</b></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中山陵的路上,有一条名为陵园路的路段,被誉为南京最美的梧桐大道。在南京人的眼中,这里不仅是道路,更是风景和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南京梧桐树是在1932年种植的,当时宋美龄喜欢梧桐树,蒋介石为了讨好她,从法国引进了两万棵梧桐树种,从美龄宫一直种到中山北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梧桐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为南京增添了一抹浪漫和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明孝陵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为纪念孙权葬于梅花山,南京市在梅花山东侧孙权陵所在地的寿星宫地块建设了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建立时间为2022年5月,占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83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京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明孝陵</b></p><p class="ql-block">前 言</p><p class="ql-block">大明王朝,从公元1368年立国,至公元1644年灭亡,前后延续276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寒微,饱受苦难的生活铸就了他不同于其他帝王的性格特征,在定都南京后的国家建设方面采取诸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位于南京</p><p class="ql-block">钟山南麓。建于大明初期的这座陵墓,展现出朱元璋宏大的帝王气魄和独特的陵寝建造理念,其陵寝制度承前启后,引领明清帝陵走向我国陵寝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如今共同迈进世界文化遗</p><p class="ql-block">产的大家庭。,</p><p class="ql-block">大明是孝陵的江山,孝陵是大明的圣坛。大明孝陵作为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其雄姿</p><p class="ql-block">神韵,千古留传。</p><p class="ql-block"> PREFACE</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位于南京。</p> <p class="ql-block">文武方门是明孝陵陵宫的第一道门。1998年,中山陵园管理局依据明代孝陵规制,恢复其原貌。墙下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法、</p><p class="ql-block">俄六国文字撰写的"特别告示"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竖立的保护明孝陵的告示。</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钟山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王 见墙垣多倾</p><p class="ql-block">碑殿建于清康熙年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谒陵,记,下旨"交与江苏巡抚宋荤、织造郎中曹寅会同修理",并御书"治隆唐宋"四字,交与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勒石制碑 以垂永久。碑两侧是乾隆皇帝题书的御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钟山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Zhongshan Mountain National Park </p><p class="ql-block">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用来供奉朱元璋及其皇后、嫔妃的牌位,是一座拥有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巨大木结构殿宇,现仍遗留有56个石柱础。原建筑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重新修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明考陵建于大明初期的这座陵墓,展现出朱元璋宏大的帝王气魄和独特的陵寝建造理念,其陵寝制度承前启后,引领明清帝陵走向我国陵寝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如今共同迈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明楼为明孝陵首创的建筑形制,建造在方城顶部,是明孝陵建筑的最高点。楼顶重檐九脊,覆黄色琉璃瓦,南面开三孔拱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孔拱门,方砖墁地。清咸丰年间,楼顶毁于兵火,现仅剩砖墙四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叶慧到了明楼上拍了一些资料。</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明孝陵神道</p> <p class="ql-block">莫愁湖</p><p class="ql-block">莫愁女故居建筑群包括郁金堂、苏合厢。该组建筑始建于明中叶。其堂名未见于明人李维桢《游莫愁湖记》,然从明末清初吴宏《莫愁湖图》中可见其端倪。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江宁知府李尧栋捐俸重修莫愁湖时始名。同治十年(187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重建。</p><p class="ql-block">莫愁女故居位于胜棋楼之西,比胜棋楼矮半层,取之为男尊女卑的建筑风格。苏合厢,位于郁金堂正南,苏合厢与郁金堂通过四合院连为一体。今院内墙壁上嵌有清人书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清人绘莫愁小像、今人郭沫若诗词等书画碑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棋胜楼</p> <p class="ql-block">莫愁女故居。</p> <p class="ql-block">莫愁女故居建筑群包括郁金堂、苏合厢。该组建筑始建于明中叶。其堂名未见于明人李维桢《游莫愁湖记》,然从明末清初吴宏《莫愁湖图》中可见其端倪。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江宁知府李尧栋捐俸重修莫愁湖时始名。同治十年(187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重建。</p><p class="ql-block">莫愁女故居位于胜棋楼之西,比胜棋楼矮半层,取之为男尊女卑的建筑风格。苏合厢,位于郁金堂正南,苏合厢与郁金堂通过四合院连为一体。今院内墙壁上嵌有清人书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清人绘莫愁小像、今人郭沫若诗词等书画碑刻。</p><p class="ql-block"> The building group of Malden Mochou ' s Former Residence includes Tulip</p> <p class="ql-block">莫愁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