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

mm

<p class="ql-block">武隆国家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武隆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武隆县乌江南北两岸总面积455km。园内岩溶地质遗迹显著,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生桥群、口部最大的天坑群、深度最大的竖赤裤和千姿百态的芙蓉洞群。完整记录了岩溶地貌发育全过程,是一个天然岩溶地质博物馆,有“中国地质奇观旅游之乡”之美誉。特别是瑰丽芙蓉洞秀美芙蓉江、辽阔仙女山、神秘天生桥、奇妙龙水峡等国家级景区景点,为中外游客旅游寻梦之胜地.</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p> <p class="ql-block">溶洞目前由此开餐厅的人无意间发现并得到允许继续使用并保护性开发、使用存放酒窖,供就餐者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天生三桥景区位于武隆区东南20公里,距“南国牧原”仙女山15公里,距“天下第一洞”芙蓉洞3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方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具有“雄、奇、险、秀、幽、绝”等特点,是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生态型旅游区,被探险专家和地质学家赞为“地球遗产,世界奇观”。景区内以三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天生石桥最具吸引力,石桥分为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景区林森木秀、飞泉流瀑,包容了山、水、雾、泉、峡、峰、溪、瀑,使人流连忘返。2007年6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大刀倒影:</p><p class="ql-block">青龙桥下方桥孔形如一把大刀,刀柄、刀身栩栩如生,倒影湖中更见其形,犹如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是你照相留影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天福官驿概括:该驿站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地处“钻天铺”和“白果铺”之间,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传递的重要驿站,后毁于兵燹,复建于2005年。因该驿站古朴神秘,环境幽绝,被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遴选为唯一的外景拍摄地而名扬天下,是天生三桥景区重要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神鹰天坑</p><p class="ql-block">青龙桥和四周的石崖构成了一个“口字”型天坑。该天坑高空悬崖边一山岩酷似一展翅欲飞的老鹰俯视坑底,故名“神鹰天坑”。其最大口部直径300m,口部面积5万多m2,最深为285m,总容积973万m3,属塌陷型天坑。</p> <p class="ql-block">神鹰天坑</p><p class="ql-block">青龙桥和四周的石崖构成了一个“口字”型天坑。该天坑高空悬崖边一山岩酷似一展翅欲飞的老鹰俯视坑底,故名“神鹰天坑”。其最大口部直径300m,口部面积5万多m2,最深为285m,总容积973万m3,属塌陷型天坑。</p> <p class="ql-block">黑龙桥 辛号卫</p><p class="ql-block">黑龙桥桥高223m,桥厚107m,桥宽193m,平均拱高116m,平均跨度28m。桥宽和平均拱高在世界天生桥群中均列第一。桥高和桥厚居世界第三,分别屈居于本景区的青龙桥和天龙桥。桥洞高而狭长,洞内光线昏暗,像一条黑龙盘旋洞顶,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黑龙桥四泉概况</p><p class="ql-block">亭兽卫△黑龙桥多生泉瀑,其中风格迥异的飞泉堪称绝景。</p><p class="ql-block">珍珠泉:相对高度116m,泉水自桥洞顶部涌出,飞泉漱玉,随风飘洒、晶莹剔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感。</p><p class="ql-block">雾 泉:自洞顶一小孔喷出,似轻烟、似薄雾,入地不见其踪。一线泉:自桥洞中部泻下,水流聚于一线,不散不离。三迭泉:自桥壁奔流而出,一波三折,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大猩猩</p><p class="ql-block">黑龙桥的石壁上方有一处形象景观,其眼窝深邃,面部轮廓明显,犹如美国经典电影《金刚》里的大猩猩。电影中的大猩猩燃尽整个生命只为和他心爱的女子一起看一场美丽的日出,它用生命见证了勇气和无所畏惧。我们也把它当作黑龙桥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岩溶泉</p><p class="ql-block">泉是地下水在地表的天然露头,流经可溶岩地层的地下水向地表流出的天然露头称为岩溶泉,,它反映着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和运动特征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的岩溶泉类型甚多最有特色的是三潮圣水的多潮泉·芙香江畔的温泉芙蓉江两岸及黑龙桥内的悬挂泉,响泉…其中三潮圣水位于天生三桥景区东北侧,泉水每天早中晚有三次似潮水般的涌水而得名,芙蓉江峡谷中的响蒙终日轰鸣喷涌,黑龙桥内的雾泉春夏秋冬均似雾如烟雾在峡谷峭壁之间。</p> <p class="ql-block">武隆喀斯特旅游区生物多样性:</p><p class="ql-block">重庆武隆喀斯特生态旅游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海拔在480-2033m之间,年均气温17.4℃,年均降雨量12 14mm,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负氧离子含量高,生态优美,环境质量优良,空气、噪音、地表水等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p class="ql-block">生态旅游区内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植物164科1058种,动物84科326种,有水杉、银杉、红豆杉、高山杜鹃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20种,有黑鹿、果子狸、猪獾、红腹锦鸡、红嘴相思鸟等国家</p><p class="ql-block">一、二级保护动物28种,共同造就了旅游区良好的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喀斯特生态旅游区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旅游区的发展命脉。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切实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管理,景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旅游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