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古街 <p class="ql-block"> 高邮古街,特别是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是高邮市的一颗璀璨明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风情。高邮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的中部,具体在焦家巷、百岁巷一带。该街区保护范围北邻府前街,南至前观巷,东至东后街东侧,西至清真寺西侧,总面积达15.37公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高邮古城历史悠久,自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始有城池。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城的核心地段,历来是高邮绅商富户聚居之地,曾设有教育、行政、金融、军事等机构,是高邮古城“河、街、巷、院”历史格局的缩影地和重要节点。街区内的建筑多为明清风格,保存完好,且随处可见各种精美的砖雕门楼。街区内的市河和沿河展开的中山路商业街两侧商业繁华,至今保存着大量的清末民国商铺建筑和较传统的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形态,是苏北水乡街市风貌的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 镇国寺塔,作为高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镇国寺塔见证了高邮的悠久历史。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东岳庙(即泰山庙),是高邮重要的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 净土寺塔,建于明朝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是高邮另一座著名的古塔。</p><p class="ql-block"> 王氏纪念馆,展示了乾嘉学派王氏父子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是高邮书香门第文化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汪曾祺文学馆,纪念著名作家汪曾祺,馆内收藏了大量与汪曾祺相关的文献、手稿和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此外,街区内还有秦家大院、纱帽厅、百岁巷63号王氏宅等市级文保单位多处,以及平津堰、极乐庵、高邮奎楼、蝶园、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共同构成了高邮城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丰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游览高邮古街,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古建筑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还可以感受到高邮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独特的市井生活。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高邮美食,如高邮湖大闸蟹、高邮鸭蛋等;也可以参与到当地的手工艺制作中,如剪纸、刺绣等;更可以聆听到关于高邮古城的传说和故事,感受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高邮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是高邮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之一。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貌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 高邮地处京杭大运河畔,是运河流经的重要城市之一。京杭大运河在高邮境内保留有完整且延续千年的运河水网干支体系,主干运河有京杭运河高邮段(里运河)、山阳河(今称三阳河)。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高邮与运河紧密相连,共同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高邮段(里运河)最早开凿于春秋末期,即邗沟,以后经过东汉、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有所开凿。这一河段的开凿历史与京杭大运河的整体历史相契合,表明高邮与运河在历史上的紧密联系。高邮作为大运河上的重要城市,不仅因运河而繁荣商贸、文化,也因运河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民俗文化。如盂城驿就是中国古代邮驿制度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南北漕运任务的重要承担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成为通达南北的水运大动脉,极大地促进了高邮的商业繁荣和经济发展。历史上,高邮城商贸一度非常繁荣,南门大街和马饮塘、盐塘一带是明清至民国时期运河粮食和食盐的中转站和集散地。运河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高邮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邮驿文化在此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关于高邮名称的由来,虽有一种传说认为与“高游湖”和“邮差驿站”有关,但更为可靠的说法是秦王嬴政时在今天的高邮市境内筑高台、置邮亭,因驿台高故称高邮。然而,即便是在这种传说中,也能看到运河与高邮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无论是“高游湖”的传说还是“邮差驿站”的设立,都与运河的航运功能和交通地位紧密相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高邮名称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位置上的相依相偎,也有历史文化上的紧密相连。运河不仅塑造了高邮的地理风貌和文化底蕴,也见证了高邮的繁荣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 路经高邮游览了高邮古街,休息一个晚上直达上海。这次鲁西文化自驾游览的十一天行程中,受到了老战友及兄弟朋友们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鲁西原特务连老战友们,以及一路上给予我们热情接待的朋友们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在这段难忘的旅程中,我满怀感激之情,站在这里,想要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从踏上这片充满回忆的土地开始,每一步都凝聚着你们的深情厚谊,每一刻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战友情的温暖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首先,要特别感谢鲁西单县原特务连老排长朱瑞生战友,他从单县一路陪伴我到枣庄,历时八天。还要感谢我们在鲁西自驾游中,每到一个地方受到老战友们的热烈欢迎与热情招待。岁月悠悠,转眼间我们或许已两鬓斑白,但那份在战火中锻造出的情谊却历久弥新。你们的热情接待,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巨大鼓舞。在你们的陪伴下,我们重温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分享了各自人生路上的点点滴滴,这份珍贵的相聚,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和滋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也要感谢这一路上所有为我们安排、接待的兄弟朋友们。无论是精心准备的欢迎晚宴,还是细致入微的行程安排,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你们的每一份努力,都使这次旅行变得更加意义非凡,让这个旅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望,也成为了一次心灵的归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此,我想借用一句话来表达我们全体的心声:“战友之情深似海,接待之恩重如山。” 我们深知,这份情谊和恩德,绝非简单的言语所能完全表达。因此,我们将这份感激深藏心底,化作未来日子里继续前行的动力,同时也承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我们,定会全力以赴,回报这份深情厚谊。</p> <p class="ql-block"> 最后,再次向所有参与、支持这次活动的老战友和朋友们,特向曹干事曹明绪老战友百忙之中陪伴我从济南到泰安,并赠送我他写的自传珍贵书集。致以最诚挚的谢意!让我们携手共进,不仅铭记过去,更要珍惜当下,展望未来,继续书写我们之间不朽的战友情谊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再次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再见……</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9日</p> <p class="ql-block"> 曹明绪老战友赠送我书的亲笔签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