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画里乡村--宏村--皖南游(四)

北方老兵

<p class="ql-block">  安徽皖南有多处古村落(古城),但名气比较大的有宏村、西递这两个村。这两个古村落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徽派建筑、独特的村落布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皖南古村落”的代表。 这两个古村不仅都是国家级5A风景区,还于2000年一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两个古村落的地位和分量。</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在皖南享受旅居生活,对列入计划并早就想了解、游览的宏村和西递两个村,开启了探究之旅。</p> <p class="ql-block">  旅居第四天,我们驾车来到了宏村。宏村风景区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著名的徽派古村落,位于黄山西南麓,距离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中典型的牛形古村落。宏村背靠黄山余脉,地势较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云雾缭绕,因此被国人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也曾在村边的南湖桥旁取景拍摄。</p> <p class="ql-block">  南湖是宏村的一大看点,它以其弓形的湖面和优美的景色著称。湖面平静如镜,四周绿树成荫,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南湖书院坐落湖畔,书声与风声交织,为这片美景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漫步湖畔,仿佛步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来到宏村的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宏村的著名景点--月沼。半月形的池塘清澈见底,四周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倒映其中,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这里不仅是村民们日常休憩的场所,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宏村的汪氏祠堂位于村中心的月沼北侧。汪氏祠堂又称乐叙堂,始建于15世纪初,是宏村唯一的祠堂。建筑呈“凸”字形,正厅七开间,梁架雕刻精美,属明代风格。匾额“世德发祥”为明代遗存。该建筑现为宏村最古老的建筑,它见证了汪氏家族600余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宏村古村落现还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民居多以徽派建筑展现于今人,粉墙黛瓦、砖木雕饰、天井院落等元素在该村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宏村的徽派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马头墙为典型特征,屋脊高低错落,檐角飞翘,充分展现了建筑的层次感与韵律美。</p> <p class="ql-block">  在宏村村口,两株苍劲的古树静立如诗。一棵红杨,一棵银杏,历经五百余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如两位沧桑而慈祥的老者,默默守护着这片水墨村落。村民说这是“风水树”,护佑宏村一方安宁。而游人驻足树下,触摸斑驳树皮,仿佛能听见时光的低语--关于家园的坚守和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当暮色来临,宏村便褪去了白日的素雅,披上一袭流光织就的霓裳。此时的宏村也不是水墨,而是金碧;不诉沧桑,只话团圆。在湖光灯影里,游人与归人皆成了画中客,共醉这一场穿越百年的灯火阑珊。</p> <p class="ql-block">  月泊南湖,灯影揉碎一池墨色。石桥卧波,缀满星火的廊檐倒映水中,与弦月共织成琉璃画卷。晚风掠过湖面,惊起丝丝涟漪,恍然间,古村与幻境已难以辨识。</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月沼如砚,倒映着两岸高悬的红灯笼,一串串暖光在微风中轻摇,将粉墙黛瓦染成琥珀色。夜色中的南湖书院、承志堂,檐角飞翘的轮廓被金线般的灯带勾勒,仿佛古卷中浮出的工笔画,静谧中透出辉煌气象。</p> <p class="ql-block">  巷弄深处,灯笼如列队的萤火,石板路上光影斑驳。偶有晚归的村民挑着竹篮走过,身影被拉长又缩短,像是穿梭于明暗交错的时光长廊。茶肆飘来毛峰清香,酒坊传出糯米酿的甜醇,灯影里笑语浮动,三两句徽州方言糅着黄梅调,让夜晚有了温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