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华东游18_苏州·留园

老guo

<p class="ql-block">  留园,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始建,其后多次荒废易主,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其后不断修缮整治。</p><p class="ql-block"> 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p><p class="ql-block"> 留园利用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留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p> <p class="ql-block">  又一村,陆游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亭为正方形,单檐歇山造,解放后新建。</p><p class="ql-block"> “又一村”开始系指东面一片,即“花好月圆人寿轩”,“少风波处便为家”,“亦吾庐”这一范围。</p> <p class="ql-block">  明瑟楼下方室称“恰杭”,杭:《唐韵》与航同,《说文》方舟也,此建筑及其西涵碧山房在可亭处看来有如一艘航船,取杜甫“野航恰受两三人”之句。故名恰杭。</p> <p class="ql-block">  绿荫”小轩临水而筑,轩外景色溪山深秀。进入“绿荫”,朝北整面无墙,完全敞向山池,这三种墙面的处理手法是掩映——透漏——敞开。</p><p class="ql-block"> 明高启葵花诗:“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建筑西侧原有一株古枫,小轩笼罩在树荫下,故名。建筑似轩,硬山造,临水而筑。轩南庭院墙上有石匾嵌于其上,钱大昕书“花步小筑”。</p> <p class="ql-block">  古木交柯为留园十八景之一。南面庭院,靠墙筑有明式花台一个,正中墙面嵌有“古木交柯”砖匾一方,花台内植有柏树、云南山茶各一,仅二树、一台、一匾。就形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运用了传统国画中最简练的手法,化有为无,化实为虚,使整个空间显得干净利落,疏朗淡雅。</p> <p class="ql-block">  小院中一棵树,不甘困于一隅,挣扎了上百年,终于冲上天穹。</p> <p class="ql-block">  涵碧山房为中部主要建筑,俗称荷花厅,建筑三间,卷棚硬山造,东面紧靠明瑟楼,厅高大宽敞,陈设朴素,周围老树浓荫,风亭月榭,迤俪相属,楼台倒影,堪称图画。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p><p class="ql-block"> 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借以为名。因建筑前临荷池,故通常又称荷花厅,俞樾《留园记》中“凉台燠馆”即是指此。</p> <p class="ql-block">  明瑟楼两层半间,南面假山构思独特,有峰回路转之妙。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故借以为名。</p><p class="ql-block"> 楼为二层半间,卷棚单面歇山造,楼上三面置有明瓦和合窗,楼梯在外,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梯边一峰屹立,上镌“一梯云”三字。楼梯面东墙上,有董其昌书“饱云”二字砖匾一块。</p> <p class="ql-block">  可亭,取白香山可以容膝,可以息肩,当其可斯可耳之意,指此处有景可以停留观赏。亭为六角,飞檐攒尖,结顶为一花瓶倒扣(为1953年整修时应急之作)。</p><p class="ql-block"> 整组建筑打破了整齐划一的布局,给人既有变化而又美观自然的感受,体现了中国山水画法中主景偏右的传统手法。</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整修,亭顶比昔时略尖一些。</p> <p class="ql-block">  从杭州乘坐高铁到苏州,一个小时就到啦,非常方便。</p><p class="ql-block"> 以下为苏州街景</p> <p class="ql-block">  “句吴神冶”是苏州干将路上为纪念干将而修建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是元代园林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太平天国忠王府,也是苏州博物馆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  苏州园林博物馆位于拙政园西侧,始建于2005年10月,分成序厅、园林历史厅、园林艺术厅、园林文化厅和结束厅几个部分,其中园林艺术厅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p> <p class="ql-block">  观前街,2018年8月,入选江苏省首批老字号集聚街区,主街全长780米,因古观玄妙观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一间“古玩店”商品以骨折价出售</p> <p class="ql-block">  玄妙观,名字取自老子的《道德经》。</p><p class="ql-block"> 玄妙观初创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名“真庆道院”。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诏“易江南诸路天庆观为玄妙观”,自此“天庆观”改为“玄妙观”。</p><p class="ql-block"> 玄妙观有“江南第一古观”之称,是苏州道教宫观的建筑,是道教文化遗产的精华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