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本计划二号前往宣化,三号休整,四号返回北京,怎奈二号天气突变,降温又逢细雨,虽说春雨贵如油,却也打乱了出游的节奏。还好,与张北的漫天飞雪相比,我们已然幸运许多。</p> <p class="ql-block">此次出游与去年相同,依旧带着两位老太太同行。她们的出游热情如同火焰,点燃了我心中的激情。刚用DS为她们制定好游玩攻略,我便迅速融入角色,与她们一同憧憬此次旅程。</p> <p class="ql-block">三号清晨,阳光明媚,怀来小院蓝天碧水,景色宜人。尽管距离宣化仅有80多公里,仍需一个多小时车程,不敢过多留恋水库的美景,我们清晨出发,直奔宣化,期待着朝阳楼的早餐开启美好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宣化朝阳楼的早点以传统面食和特色小吃著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招牌肉饼、非遗烧饼、麻糖饼和自酿酸奶。特别推荐烧饼,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市级非遗,外层酥脆,内里暄软。红糖馅烧饼微甜且带有胡麻油的香气;麻糖饼为当地特色,以胡麻油和面制成,甜咸口味兼具,真材实料且价格实惠。</p> <p class="ql-block">专注于美食的同时,酒足饭饱之后,还需提及今日的第一站——朝阳楼饭庄。朝阳楼饭庄不仅是美食的地标,更是宣化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从明末的葡萄宴到清代的皇家供膳,再到现代的非遗传承,其故事贯穿了宣化城的兴衰变迁。朝阳楼饭庄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原名“玉成园”,后改称朝阳楼。据传,明末李自成进京途经宣化时,朝阳楼曾以特色“葡萄宴”犒劳闯王,李自成即兴赋诗一首,成为历史佳话。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回民冯亨顺接手经营,饭庄生意兴隆,成为当地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的首选场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逃途经宣化,朝阳楼为其供膳,慈禧对羊肉等菜品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的点心,尤其是烧饼,美味至极。在这里工作想必辛苦,因为购物的队伍源源不断。来到这里,仿佛穿越到了市场最繁荣的年代,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动作优雅休闲,与如今的世故冷漠形成强烈对比,感谢宣化政府让人们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来到今天的第二站——清远楼,将从这里开始,沿着中轴线步行街展开游览。</p> <p class="ql-block">清远楼,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宣化标志性古建筑,素有“第二黄鹤楼”之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远楼玲珑俊美,工艺精湛,建在一座8米高的墩台之上,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木结构楼阁,墩台下的十字券洞分别与南昌平、北广灵、东定安、西大新四门通衢。券洞内深达30多厘米的古代车辙痕至今清晰可见,见证着往昔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与古老的钟楼合影,仿佛一步跨越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这浓缩了历代古老文明的文物面前,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一阵颤抖。</p> <p class="ql-block">拥抱古老文化,背后则是现代文明,两者碰撞,正在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p> <p class="ql-block">站在钟楼,远眺鼓楼,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清远楼下的石板路上,深深的车辙印迹,让人想象当时街道的繁忙景象。</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第三站,是镇朔楼,又名鼓楼。</p> <p class="ql-block">去年尚能健步如飞,今年却因腿疾需借助轮椅,但美景依旧尽收眼底。那种满足感全都写在脸上,我们就是要这种效果,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远眺钟楼,巍峨雄伟,道路两旁张灯结彩,道路中间熙熙攘攘,京腔京韵与宣化方言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镇朔楼,又名鼓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与当时大规模的城工同时兴建,得名于当时镇守宣府的总兵挂有“镇朔将军印”,而在全国配有将军印的将军仅有八位。至今在镇朔楼的北楼上仍悬挂着清朝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的“神京屏翰”大匾。</p> <p class="ql-block">与母亲在镇朔楼(鼓楼)下合影,对我们这些老军人而言,别具意义。话说当年,乾隆帝视察察哈尔来到宣化府,看到这里的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兴致所至提笔书写“神京屏翰”四个大字,至今牌匾仍悬挂于镇朔楼之上。</p> <p class="ql-block">时恩寺,位于宣化巍峨的鼓楼脚下,是古城众多佛寺中的一座,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大殿为单檐九檩庑殿顶建筑,面阔五间19.2米,进深三间12米,通高10.3米。斗拱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瓦顶为绿琉璃瓦顶。大殿前出单檐六檩卷棚歇山式抱厦,与大殿以勾连搭形式连接,无斗拱,系清代后加,面阔五间13米,进深三间5米。大殿外观古朴庄重,气势宏伟。</p> <p class="ql-block">时恩寺弘扬人间佛教的理念,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发扬佛教慈悲、平等、和平的思想,体现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实践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佛教精神。</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第四站,是拱极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古城南门昌平门楼,重檐歇山顶,兼具防御与地标功能。券洞内保留古代车辙痕迹,见证商贸往来。名称“拱极”意为拱卫京师,是明代长城防线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三座楼均建于明代,沿南北轴线分布,分别承担钟楼、鼓楼、城门楼的功能,共同构成宣化“九边之首”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宣化古城的三座名楼——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自北向南贯穿古城中轴线,是明代军事与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京西三大名楼”。</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拱极楼,我们又去了九龙壁、宣化博物馆和天主教堂,这几处景点均值得一游。遗憾的是,未能前往吃饭的第二楼和游玩的第五楼——鸿宾楼。那里的莜面窝窝配羊肉臊子、烩南北、黄米炸糕,都是远近闻名的美食。论文化我们或许有所欠缺,但论吃,我们还是颇有心得。好吧,将这份遗憾留给下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