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杜鹃花海之旅

八贤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瓦屋山之行是一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旅程。这里不仅有壮丽的高山杜鹃,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景观。我们一家五口在五一假期期间驱车前往瓦屋山,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旅行。</span></p> <p class="ql-block">  五一前两天,巧巧参加同学的生日party,我们外出计划推迟在3号上午自驾前往瓦屋山。</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位于四川洪雅县瓦屋山镇,是大峨眉国际旅游区重要组成部份。海拔2830米,四周悬崖峭壁,山顶形成了一个约11平方公里的高原平台,极像川西民居屋顶的瓦屋面,故此得名"瓦屋山"。</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又叫桌山,远远望去,就是一个大桌子横亘在西方,山顶是环形的步道,这个季节去看杜鹃花恰逢其时。</p><p class="ql-block"> 去瓦屋山路上,途径“止戈镇”,这里历史上曾是兵戎相见之地。刘备称帝成都时,川南少数民族不服,其中的羌族首领雍阕拥兵数县与蜀国作对。诸葛亮率兵南征,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于公元221年的夏秋之交,在洪雅千秋坪与雍阕"止兵议和",将"千秋坪"改为"止戈镇",瓦屋山脚下塑有"诸葛和兵"群雕,以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唐宋时期,瓦屋山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陆游曾写诗赞曰:"</p><p class="ql-block">山横瓦屋破云出,水自牂牁裂地来"。</p><p class="ql-block"> 相传,苏东坡新婚时,携妻子王弗曾游此山,写下了"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的千古名句。</p><p class="ql-block"> 1908年9月,英国著名植物学家,科学家,探险家亨利、威尔逊(Henry Wilson)曾率队到瓦屋山作科学考察,发现山上有16种杜鹃。</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有杜鹃、珙桐、熊猫、羚牛等野生动植物3600多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博物馆”。高山杜鹃有47个品种,享有"世界杜鹃花王国"的美名。其中植物活化石"珙桐"30多万亩,是"鸽子花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杜鹃,又称映山红。传说是杜鹃仙子为唤回掌管天庭的男神东王公再来见西王母一面,就化为杜鹃鸟日夜吟唱"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子归来!子规来!"杜鹃仙子因日夜啼叫,吟唱不止而引起嘴角咯血,鲜血洒向山岗,化作了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唤回了东王公与西王母的相亲相爱。也就留下了杜鹃的红色品种。 其实,瓦屋山的杜鹃是五颜六色的。它们生长在高山,在溪边,在林中,在树上寄生,群芳吐艳,枝繁叶茂。特别是树上苔藓倒挂的杜鹃花靠高山云雾滋养,与流水养分相伴。笑看流水春去也,光照鲜花春常在。树上树,枝繁叶茂。雪中花,分外妖绕。吸天地精华,吞云雾仙气,靠林中阳光,有绿叶扶持,吸大地雨露,享雪水滋润。</p><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寻找太阳的顽猴,有迄立山前的迎客松,有张牙舞爪的虬龙,有游山居住的象耳山庄,有光茫四射的山林,有细数年轮的小路。这里有迎接朝阳的冷杉,披上绿意盎然的新装,更有森林作背景的杜鹃,筑巢的仙鹤,觅食的松鼠。在陡峭曲折的步行小道上,还有寻找诗意的佳人。</p><p class="ql-block"> 站在瓦屋山,俯瞰山下的雅女湖,碧波映晨雾,云涌瓦屋山。从遥远的天际线向西遥望,贡嘎山主峰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傲视群雄,逐鹿雪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雨后初晴,霞光万道。</p> <p class="ql-block">云上瓦屋最美桌山</p> <p class="ql-block">映山红遍姹紫嫣红</p> <p class="ql-block">千山万壑松风霞立</p> <p class="ql-block">云蒸雾霭雅女湖见</p> <p class="ql-block">苏轼王弗共赴云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 5月3日中午到达瓦屋山游客中心,选择靠景点最近的“观山悦舍艺术酒店”住下,一起去当地土菜馆品尝这里的特色菜肴。午饭后洗漱休息一个小时,去游客中心附近走走看看,只见满目青山,绿树成荫,山泉石上流,漫步黄昏后,优哉游哉,满心欢喜。</p><p class="ql-block"> 晚在瓦屋山镇,住地不远处,找了家火炭烧烤店,店面很大,吃客太多,需要排队等候。来都来了,等就等吧。这家烧烤味道真的不错,就是有点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临走时还没忘记给留在房间不愿意出来的小朋友打个包回去,小盆友吃了自然十分高兴,乐呵呵的!</p><p class="ql-block"> 4号早上6点,只听声声入耳的鸡鸣声,起床收拾东西,洗漱,唤醒孩子们。在酒店用过早餐,驾车几分钟到达游客中心停车场,7点到入口处还没开门,人们自觉排队等候,直到八点才入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们是第一批进入景区,穿过一座别致小桥,左拐直接到索道上行处,坐上了第一趟上山的观光车。十几分后到达古佛坪索道站,沿着步道走几百米,再乘坐索道,十几分钟后直达山顶。出站后,沿着弯曲的步道前行,一幅壮丽山水画卷扑面而来,难怪,这里吸引了那么多的摄影艺术家和画家。</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考虑我们年龄大了,巧巧尚小,上下山都乘坐索道观光车。因此,在11平方公里的桌面上环形走一圈就三个小时,途中的景色很美,应了那句:最美的风景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11点过我们坐索道原路返回,结束了瓦屋山景区游览,驱车前往柳江古镇,在“稻花香”土菜馆吃午饭,这是一家网红店,人太多,需排队等候。好在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吃饭时间不长,很快就轮到我们了。店铺对面有家“凌鸭子”藤椒鸭很是火爆,也有许多人在排队等号,老董排了个17号,一问7号都还在等候。店里是来一批鸭才放一次号,有的一个人买好几只,很快一批号很多人还没买到就没了,天气有点热,巧巧催着要回家,我们便放弃了等待,打道回府了!</p><p class="ql-block"> 凭心而论,去瓦屋山的旅人,除了那些登山爱好者,体力特别好的年轻人,我还是建议,尽量坐索道上山,因为这山路太长太陡,一路上从观光车望下去,看见不少人在脚手并用,非常艰难地攀爬在陡峭的山路上,令人心痛。</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一年四季都有景。很期待下一次再来瓦屋山看壮丽雪景!</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外国人考察瓦屋山</p> <p class="ql-block">世界瓦屋最美桌山</p> <p class="ql-block">网红饭店生意火红</p> <p class="ql-block">下次一定买到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