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园林《苏州掘政园》,2025年4月17日拍。

城东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与苏州留园、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始建于1509年,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b></p><p class="ql-block"><b> - 明朝时期:1509年,御史王献臣还乡筹建拙政园,1513年草创完成。1532-1543年,文徵明依园景绘成拙政园图31幅,并作《王氏拙政园记》。王献臣去世后,其子将园输予徐氏。1631年,刑部侍郎王心一购园东部荒地建园,1635年建成“归田园居”。</b></p><p class="ql-block"><b> - 清朝时期:1653年,清兵入据苏州,拙政园被占为兵营和养马场,后被海宁陈之遴购得。此后历经王永宁、王皋闻、顾璧斗等多位园主。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李秀成合拙政园中西两部分建忠王府。1876年,吴县富商张履谦购得西部,更名为“补园”。</b></p><p class="ql-block"><b> - 民国时期:1911年,园林成为开放娱乐空间,后曾被用作流行病收治医院、戒毒所、区公所、十九路军军部等。1937年,日军轰炸苏州,拙政园受到大量破坏。</b></p><p class="ql-block"><b> -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1952年中部与西部对市民开放,1960年全园修复和建造工作完成,其基本格局延续至今。</b></p><p class="ql-block"> 园林布局</p><p class="ql-block"><b> - 东园:面积约31亩,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 </b></p><p class="ql-block"><b> - 中园: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的建筑,如香洲、雪香云蔚亭、梧竹幽居、松风水阁等。 </b></p><p class="ql-block"><b> - 西园:水池呈曲尺形,特点为台馆分峙,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还有倒影楼、留听阁、塔影亭等建筑。 </b></p><p class="ql-block"><b> - 艺术价值:拙政园以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b></p><p class="ql-block"><b> - 历史价值:拙政园自明代建成以来,历经多次易主和变迁,见证了苏州地区乃至中国近五百年来的历史风云变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园林史、建筑史、文化史等具有重要的实物参考价值。</b></p><p class="ql-block"><b> - 旅游价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是苏州乃至中国的重要旅游名片。</b></p> <p class="ql-block"><b> 颂拙政园</b></p><p class="ql-block"><b> 江南胜景韵悠长,拙政名园美誉扬。</b></p><p class="ql-block"><b>曲径通幽花影乱,回廊绕绿水波茫。</b></p><p class="ql-block"><b>亭台错落含仙气,楼阁参差映画光。</b></p><p class="ql-block"><b>一步一观皆妙境,宛如仙阙落苏杭。</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