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夷山,先来听听一段故事,那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毛泽东主席将四两(约200克)武夷山大红袍作为国礼赠送给尼克松。尼克松起初对这份“小气”的礼物感到疑惑,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却仅送茶叶不合常理。周恩来总理敏锐察觉其情绪,随即以幽默的方式解释道:“总统先生,主席把‘半壁江山’都送给您了!”周恩来进一步说明,大红袍是中国历代皇家贡品,母树年产量仅八两,赠送四两即意味着“半壁江山”。这一比喻既化解了外交尴尬,又突显了大红袍的珍稀性。尼克松听后开怀大笑,这段对话成为中美关系破冰的经典瞬间。 周恩来提及的母树大红袍就是生长于今天我们去的武夷山九龙窠崖壁上。 沿途的崖刻十分多,但没能停下脚步去细品。 路途中有很多茶园,这里是生产大红袍的核心区域。 走了一程,终于看到了九龙窠崖壁。相传在明洪武十八年,有一秀才上京赶考,途经武夷山时病倒在路旁,天心永乐禅寺方丈用九龙窠采下的茶树叶泡了一碗茶给他喝,秀才喝后病痛全消,继续赶考并高中状元。恰好皇后生病,太医束手无策,秀才进献茶叶后皇后身体渐渐康复,皇上龙颜大悦,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从此,九龙窠的几株茶树就有了“大红袍”的称号。 红色的“大红袍”三字映入眼帘,右侧不起眼的用红色围栏保护着的几颗茶树就是大红袍的母树。2000 年武夷山申报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成功后,武夷山大红袍母树被《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列为重点保护对象。2003 年,武夷山市政府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现有六株大红袍母株投保一亿元人民币产品责任保险。这几棵树自己也想不到会有如此身价。 路上遇到几位挑着大红袍青叶的挑夫。但这些青叶来自大红袍母树无性繁殖的后代树种。 每人一担青叶,大约70斤。我问了问价格,大红袍青叶的价格是600-800元的样子,各位看官算一下每位挑夫挑着青叶值多少钱。 看完大红袍,又来到一线天景区。 左为灵岩洞(又称葛仙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 抬头可见岩顶裂罅,阳光透过缝隙形成一道碧虹般的“一线天”。 中为风洞 岩顶裂开一道狭长的缝隙,长约178米,最宽处约1米,最窄处仅30多厘米,需要侧身通过,背着包是通不过最窄的地方的。 野猴出没的地方, 导游说,这个满身是洞的山是神仙开会的地方,大神仙坐大洞,小神仙坐小洞。 路途中,遇到几位森林消防官兵正在宣传森林防火,展示了一些灭火器材。娃儿胆子大,上去要求体验了一把。 背着灭火器材,跟几位消防员哥哥合影。 去天游峰的路上 武夷山天游峰作为武夷山景区的核心景点,其周边与朱熹相关的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武夷精舍。 歪着帽子与先人合影,实属大不敬。 御茶园始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由邵武路总管高久住在武夷山九曲溪四曲溪畔设立,最初是元、明两代官府督制贡茶的场所。 导游说,旅游旺季要坐竹筏要提前5天预订,像我们这里临时来的是买不到票的。 坐竹筏沿途可以欣赏到齐云峰、白云岩、仙岩、晒布岩、天柱峰、玉女峰、大王峰等众多著名景点,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 到达了天游峰山下,山中间有个亭子。天游峰其实不高,但是很陡峭。 领导手一挥:“出发,开始登山。” 到达了亭子的位置,回头看看九曲溪蜿蜒在山峰之间,要是等到落日或云雾天,那更是一幅绝美的风景图。 溪上有很多竹筏,游客说像赤壁之战。 人太多,堵住了。 一条废弃的石阶。 终于到了山顶。 天游阁内供奉着武夷山的开山祖师彭祖和他的两个儿子彭武、彭夷的塑像。 徐霞客曾游历天游峰,并评价 “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在天游峰及周边的胡麻涧旁石壁上,有历代摩崖石刻三十余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些石刻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也记录了不同时期文人墨客对天游峰美景的赞叹和感悟。 1936 年,为迎接蒋介石夫妇来武夷山游览,驻闽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下令建造了中正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