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 王琨芳(1884—1949),字吾珊,恩施市城关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留学日本,入同文学院学习,后转千叶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宣统三年(1911年)7月毕业,8月由中国驻日使署保送日本内务省传染病研究所深造。旋闻武昌起义,向同学借得500元钱,购买医疗器械与药品,火速回国,9月17日抵达湖北汉阳前线。<br> 起义军总司令黄兴十分欣赏王琨芳临战赴难的行为,任命其为总司令部军医部长,兼野战病院院长。王琨芳率医生与卫生队,于枪林弹雨中来往于前线,救护起义军负伤官兵4000余人。10月7日,汉阳失守,王琨芳随黄兴退守武昌。当得知有新负伤的战士50余人遗弃在汉阳,不顾危险,往返武昌与汉阳两昼夜,将伤员全部转移到武昌,交各病院收容疗治。<br> 南京光复,王琨芳随黄兴到南京组织陆军部军医局,后任陆军医院院长。不久,受委赴日购买药械,与日方洽谈时不要“回扣”,秉公作价。日本医学博士获生缘造曾在东京报刊上撰文赞扬。民国成立,政府北迁,改任南京留守府军医局长。民国二年一月,孙中山大总统任命王琨芳为陆军部一等军医正。<div> 1912年袁世凯篡夺大总统职位,王退出军医界,寓居北京。经其兄王璟芳推荐任北洋陆军部军医科长,兼北京财政讲习所教务长,1924年私人开设瑞华银号,因不善经营倒闭。旋入上海中央银行任职,抗战时迁往重庆,后四肢瘫痪。1949年病逝上海。(原载2001年11月16日《清江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