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五国行(智利)

小萍

<p class="ql-block"> 南美行(接上篇)第十二天(3月16日),早起坐大巴离开阿根廷卡拉法特,3小时左右到达智利边境。边检站很小,过关人不少,办事效率低,排队耗时1小时才办妥,再坐车2小时到达百内公园,入住公园内酒店。(前几天,团友已有几人身体不适,类似病毒性感冒)。这天本人身体出现症状,咽喉痛,发低烧,浑身无力,情绪低落,开始怀疑自己辛苦跑这趟值不值?好在带了消炎药,好在这天只是赶路没啥看点,车上昏昏沉沉睡了一路,下午到达百内公园,尽管景色不错,也提不起劲,晚饭毫无味口,暗自祈祷赶快好转别耽误明天百内的大行动,吃过药早早入睡。</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边检站</p> <p class="ql-block">智利边检站</p> <p class="ql-block"> 智利国土面积75.67万平方公里,南北长4300多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西宽只有300多公里,东边</span>是安第斯山脉,西边是南太平洋,南面与南极洲隔海相望(天涯之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有丝带国之称),</span>也是世界上地貌最丰富的国家,气候复杂多样,地球上所有的地貌形态在智利都可以找到。智利北部有全球最干旱的沙漠,南部有壮观的冰川,有人这样描述智利:“头枕干早的沙漠,脚踩南极的冰川”;“头枕在安第斯山上,脚已经伸到太平洋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理上智利的确是个奇特的国家。</span>智利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夏时制晚11小时)。</p> <p class="ql-block"> 查阅资料:智利16世纪前原住民为印第安人,曾属印加帝国。1535年西班牙人侵入,1541年正式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现国庆日)成立自治政府。在奥希金斯和圣马丁领导下,1818年2月12日正式宣告独立。‌<span style="font-size:18px;">1836—1839年击败</span>秘鲁、玻利维亚联邦,巩固了北方势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1879—1883年又为</span>硝石发生战争,再次战胜秘鲁和玻利维亚,夺取了阿塔卡马沙漠矿产资源区。1970年,社会党人当政组成“人民团结阵线”政府。1973年9月军人发动政变上台执政。1990年3月恢复民主制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进入百内公园。百内国家公园位于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段,名气很大,地域也广,海拔不高,却有类似于高原的森林、湖泊、雪山、草地、冰川、峡谷、洞穴等景观,被誉为世界徒步者的天堂,有多条原生态的徒步线路可供选择。</p> <p class="ql-block">沿途车拍</p> <p class="ql-block">入住景区内酒店,房间窗前看美景</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三天(3月17日),一夜好眠,早起感觉身体已基本恢复,<span style="font-size:18px;">庆幸自己没误事,情绪</span>又拉满。</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出发,坐车一日游,天气变幻莫测,时晴时阴,忽风忽雨,还算幸运,每到下车观景时,天气都还给力,遗憾的是全程下来景观整体给我的美感度低于预期,不够惊艳,感觉不及祖国的西藏、新疆之大美。没走徒步线路,看不到最佳视角的三塔峰(百内名片)景观,深感遗憾。</p> <p class="ql-block">车上拍</p> <p class="ql-block"> 钱同学3月初刚到过百内自由行,她和同伴早起辛苦爬山几小时到达最佳观景处,看到著名的三塔峰日照金山,说一切辛苦努力都值得。借用她的片子放入贴中,小补我的缺憾。</p> <p class="ql-block"> 网上找来一张他人美图(高视角),加以欣赏。</p> <p class="ql-block"> 当晚入住纳塔莱斯港酒店,景色不错。</p> <p class="ql-block">纳塔莱斯港晨景</p> <p class="ql-block"> 第十四天(3月18日),早起出发往南开车3小时到达蓬塔阿雷纳斯(智利最南端的城市),从这里再往北飞智利首都圣地亚哥,4小时40分到达圣地亚哥,取行李出机场,再坐车,8点多才吃晚饭,入住酒店时已是22点以后,折腾了一整天,大家都累的够呛。(有团友查过纳塔拉斯港附近有3个小机场,为啥舍近求远?导游说机票买不到。)</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五天(3月19日),早餐后去南太平洋的重要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距圣地亚哥120 公里。沿途二侧有很多葡萄园,智利是世界葡萄酒主要生产国之一,“佳美娜”葡萄酿出的酒品质上好,这里的“赤霞珠”葡萄酒享誉世界。<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参观了其中一家著名的葡萄园,导游</span>买了二瓶酒晚餐时给大家品尝,口感相当不错。</p> <p class="ql-block">尝了一颗新鲜葡萄,水份少,甜度高。</p> <p class="ql-block"> 瓦尔帕莱索是智利第二大城市,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是连接南美洲和欧洲的重要港口,也是瓦尔帕莱索的黄金时期,吸引了大批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移民来此定居,因此城市文化也丰富多彩。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瓦尔帕莱索港口的重要性随之降低,城市经济走向衰退。</p> <p class="ql-block">海军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智利海军博物馆。智利法律规定:所有水域边的600米范围内都属于海军管辖。</p> <p class="ql-block"> 车拍街景。城市管理者很宽容,地摊经济十分繁荣。在市中心的广场上、街心花园、公共空地上摆地摊的小买卖随处可见,市井文化与严肃的高大上混合交融,各行其是,也算一大特色吧。</p> <p class="ql-block"> 瓦尔帕莱索老城(世界遗产)很有特色,一百多年前的有轨缆车还在运营,连接山上的住宅区和海边的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 瓦尔帕莱索城市建筑依山而建,俯瞰着太平洋。建筑色彩缤纷,就象打翻的调色盘。智利当代国宝级诗人聂鲁达(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故居也在这座城市。“如果你沿着楼梯上上下下,就象走遍了全世界”。“如果你来过这里,你将环游世界。如果你环游世界,你最终会停留在这里”。看聂鲁达的诗句,就知道他十分热爱瓦尔帕莱索(意为天堂谷)。</p> <p class="ql-block">山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涂鸦街开始于1969年大学生创作墙画,后不断有新画作出现,形成独具特色的街区。</p> <p class="ql-block"> 在自然与历史博物馆门前有座摩艾石像,是复活节岛民送给博物馆馆长的。有人说:这是唯一离开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p> <p class="ql-block"> 傍晚回到圣地亚哥,吃中餐,品美酒。(车拍南美第一高楼)</p> <p class="ql-block"> 第十六天(3月20日),早起去机场飞往复活节岛。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岛,因荷兰航海探险家在1722年4月5日(正巧是复活节)发现了此岛,因此得名。复活节岛太过遥远,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700公里,飞行需时5个多小时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 下飞机立刻感受到岛民(波利尼西人)的热情好客,地接小哥给每位团员送上花环。</p> <p class="ql-block"> 上岛第一餐:(当地特色餐)鸡汤鸡腿+土豆、胡萝卜、玉米、南瓜,美味合口,每人光盘。</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商场</p> <p class="ql-block"> 下午去看鸟人村,了解当地鸟人村文化,这是全岛的一个重要村落,历史上它是岛上重要比赛(游泳取鸟蛋)的举办地,海拔约 310米。</p> <p class="ql-block">鸟人石屋</p> <p class="ql-block"> 每年一、二月举行比赛,鸟人要跳下300米的悬崖,战胜汹涌的波涛,游泳1400米到这座礁石,以先取回鸟蛋为胜(冠军),获胜者可当“村长”(统治一年),村民为其盖石屋,给予尊荣。</p> <p class="ql-block"> 离鸟人村石屋不远处有座火山口,直径约 1.6公里。火山口湖深达11米,湖面看似沼泽般,生长着水草、苔藓等。</p> <p class="ql-block"> 复活节岛因其独有的摩艾石像而闻名于世。 岛上现存有石像900多座,据说完成于公元900到1860年间,这些石像看上去庄重而神秘,应该与岛民祭祀祖先和宗教活动相关。1863年,来自秘鲁的船队,强行带走约2000名比较强壮的当地人,致使岛内生产力严重受损,社会经济活动难以为继,造像活动随之停止。自18世纪复活节岛被殴洲航海探险家发现以来,摩艾石像的起源和历史就一直有争论。</p> <p class="ql-block"> 这尊石像相对完好,头冠在,特别是眼睛,听说是岛上现存的唯一眼睛完好的摩艾石像。</p> <p class="ql-block">落日时分</p> <p class="ql-block">酒店后院</p> <p class="ql-block">机场周边</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七天(3月21日),走石像文化环线。</p> <p class="ql-block">旅行者石像,曾被借到日本展出过。</p> <p class="ql-block"> (后期整理搬运至海边的)石像群,一共有 15 尊高大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 石像高度3~23米,重30~90吨,以凝灰岩雕刻,仅刻画上半身:长耳朵、深眼窝、高鼻梁、棱角下巴。</p> <p class="ql-block">头冠为红色火山岩制作。</p> <p class="ql-block">自然坍塌散落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红色石块是石像头冠。</p> <p class="ql-block"> 此处被称为“世界的肚脐”,传说这块圆石拥有神圣的力量)。(圆石是由 Rapa Nui 第一位国王从古老的 Hiva 国带来的)</p> <p class="ql-block">阿纳卡纳海滩</p> <p class="ql-block">学校足球场</p> <p class="ql-block">晚餐时光,既饱口福,又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 第十八天(3月22日),上午前往圣拉诺拉拉库采石场,造像石材取自这里。进门时看到造像石材小样,白的、红的、黄的、灰的、黑的等,拿上手掂掂,材质比重不同,头冠红石和眼球白石都较轻,石像上轻下重稳定性好,体现了造像人的智慧。沿着斜坡攀登,山坡上散落着很多半成品的石像,有些只完成了脸部,有些已雕刻完成,还有一些被造好并直立起来,好像处于搬运中但被放弃的状态。更<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一尊宝藏级巨型卧像已基本完成,只差与山体分离。</span></p> <p class="ql-block">岩石中一尊巨大的卧像</p> <p class="ql-block"> 岛上唯一跪着的石像,而且样貌也与其他石像完全不同。</p> <p class="ql-block"> 登高望远,远处的一排石像就是昨天近距离观赏过的15尊石像,他们背靠大海,面向岛内,保佑着自已的族人。</p> <p class="ql-block"> 复活节岛不大(面积163平方公里),我们连头带尾三天转下来,除了解独有的摩艾石像文化外,感觉这里还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不仅环境整洁宜人,风景也很优美,游人可参与的运动项目非常丰富,餐食也可口,体验感不错,值得跑一趟。</p><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多离岛飞回圣地亚哥。</p> <p class="ql-block"> 第十九天(3月23日),圣地亚哥一日游。智利人口2000万,其中一半人口生活在圣地亚哥。圣地亚哥座落在安第斯山脚下,是南美洲最具活力和多样性的城市之一,既有传统的质朴,也有现代化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前往总统府,刚巧遇上每月一次的换岗仪式,整个仪式从进场、列队、奏乐、换岗到退场,持续了半个多小时,阵式不小,军乐团吹奏了多支曲子。看完换岗仪式,去武器广场,再去圣卢西亚公园。</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宪法广场)</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p> <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中央邮政局</p> <p class="ql-block">国家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圣卢西亚公园(又叫情人山)位于圣地亚哥市中心,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建立防御工事,成为圣地亚哥的发源地,也曾是智利独立战争的重要据点,当年的领导者就是在这座庄园内开会议政起事的。这是一个景色怡人闹中取静之处,来自周边大学的学生情侣经常在此约会亲热,故得名“情人山”。</p> <p class="ql-block">登山可俯瞰城市</p> <p class="ql-block">排队坐缆车上圣母山</p> <p class="ql-block"> 圣母山因山顶圣母像而得名。圣母山是圣地亚哥的标志性景点,海拔约880米,占地712公顷,登顶可俯瞰城市全景及安第斯山脉。 ‌‌圣母像‌由法国雕塑家设计,高14米,重36吨,为纪念智利独立100周年及圣母显灵40周年而建,1908年竖立于山顶。</p> <p class="ql-block">山顶圣母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壁画</p> <p class="ql-block"> 多米尼格艺术村。逛了一圈,都是一些小小的店铺,看点很少,个人感觉整个村子的情调和美感都不够档次,提不起兴趣。</p> <p class="ql-block"> 国家美术馆是智利的一座国立艺术博物馆,成立于 1880年,是智利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雕像下有一行字,大意是:团结起来同荣耀、共生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智利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地震和火山爆发,智利人民自强不息,一次又一次重建家园。(聂鲁达)“你需要的话,可以拿走我的面包,但不要拿走人们的微笑”。智利人用微笑和务实的态度去拥抱世界。</span>智利是南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定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