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 </p><p class="ql-block"> 您好!为深入提升家庭教育效能,引导家长构建科学家庭育儿理念,精准掌握育儿方法。我们将以《父母课堂》为载体,向家长朋友们推送导学提纲,供家长参考学习,为幼儿成长赋能。本期为大家导读推荐《父母课堂》幼儿版2025年4月刊的内容,希望您通过阅读,获得科学育儿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分享1</b></p> <p class="ql-block">推荐题目:怎样和孩子谈生死的话题</p><p class="ql-block">类别:家园共育</p><p class="ql-block">页码:2025年4月刊第15-17页</p><p class="ql-block">作者:文-徐旭蕾</p> <p class="ql-block">内容简介:</p><p class="ql-block"> 生命教育应从小开始,通过自然观察、绘本共读和生活体验,帮助孩子理解生死。文中教师借助落叶循环、饲养蝴蝶等活动,让孩子感受生命的脆弱与永恒;用《爷爷的幸福口令》等绘本引导孩子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家长要抓住日常契机,用"幸福口令"、圆形图案等具象方式,将抽象的生命概念转化为孩子能理解的形式。重点在于让孩子明白:生命虽有限,但爱和记忆永存;接纳悲伤的同时,更要珍惜当下、活出精彩。教育者需以开放态度与孩子探讨生死,培养其生命敬畏与自爱能力。</p> <p class="ql-block">学习要点</p><p class="ql-block">1.一场关于生与死的讨论</p><p class="ql-block">2.生命是一个循环</p><p class="ql-block">3.重要的是生命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分享2</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荐题目:同伴冲突不可怕,自主解决关键类别:教子良方</p><p class="ql-block">页码:2025年4月刊第26-29页</p><p class="ql-block">作者:刘建鸿</p><p class="ql-block"> 内容简介当孩子有一些冲动行为的时候,家长除了要跟他谈哪些事情是不对的、不能做的之外,也要听听孩子内心的感受。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表现就给他一顿严厉的惩罚,那样做会使孩子内心的愤怒更加强烈。</p><p class="ql-block">学习要点</p><p class="ql-block">1.了解事情原委</p><p class="ql-block">2.帮助孩子体察别人的感受</p><p class="ql-block">3.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4.让孩子预估行为的后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分享3</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荐题目: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p><p class="ql-block">类别:教子良方</p><p class="ql-block">页码:2025年4月刊第25页</p><p class="ql-block">作者:赵周</p><p class="ql-block"> 内容简介:关于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首次提出这一组概念的卡罗尔•德韦克博士这样对比:遇到挑战时,固定型思维的人会逃避挑战,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迎接挑战;遇到阻碍时,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追求自保或轻易放弃,成长型思维的人会盯准目标坚持不懈(尝试各种方法、寻找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对于努力,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也没用,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熟能生巧;对于批评,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抗拒所有负面的反馈信息(觉得负面反馈都是在否定自己),成长型思维的人会从批评中学习(因而更乐观,人际关系也更好);当别人成功时,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觉得他对自己造成了威胁(所以时常陷入恶性竞争中),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能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新知、获取灵感。</p><p class="ql-block">学习要点</p><p class="ql-block">1.强调努力和持续学习</p><p class="ql-block">2.鼓励孩子接受挑战</p><p class="ql-block">3.教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p><p class="ql-block">4.培养积极的心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