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晋北巡边记(二)

九龙湾

<p class="ql-block">  从阳方口出来,北行30多公里,30来分钟到朔州市,天已正午。</p> <p class="ql-block">  和朔州籍内蒙古长城保护研究会的长城人,也是摄影人刘焕、刘志伟等会员联系见面,商量下午考察目的地,听取他们的建议。餐后,本打算不打扰刘焕老师,自己去他们推荐的马邑参观,两个刘老师执意领我们参观考察马邑古城。</p> <p class="ql-block"><i>马邑古城遗址</i></p> <p class="ql-block">  刘焕老师介绍道: 现在的神头镇马邑村即明朝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之马邑城。属大同镇分守冀北道所辖井坪路。分守冀北道兵备驻扎。马邑历史悠远,可上溯到秦汉,马邑城位于今朔州市东北20多公里的马邑村。</p> <p class="ql-block">  《三云筹俎考》记载,马邑城东至山阴城“六十里”,北至宝峰山“五十里”,西至朔州城“四十里” 。明代马邑隶属大同府。清顺治、康熙年间,沿用旧制,属大同府。雍正三年(1725),改属朔平府。</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人们只要提到朔州,毫无疑问都会相提并论到马邑,甚而了解过朔州的历史,马邑似乎就是朔州的文化代名词。马邑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碰撞之地,也是多民族融合的大舞台。</p> <p class="ql-block">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加之年代久远古城遗址只剩残墙,屹立在寒风中。如翦伯赞先生所说:“……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p> <p class="ql-block"><i>平鲁与凤凰城</i> </p><p class="ql-block"> 下午,天黑前赶到朔州平鲁区井坪镇。</p> <p class="ql-block">  平鲁可谓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林胡、楼烦属地,战国中晚期即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之后,属赵国雁门郡所辖。秦称武州塞地,隶属雁门郡。解放后,县政府由平鲁城迁至井坪镇。1988年朔州市成立后,平鲁划归朔州,并撤县改为平鲁区。现在井坪是山西产煤大县,平朔的安太堡煤矿就在离县城不远处。</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繁华街边的关楼</p> <p class="ql-block">平鲁北关新建的烽火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凤凰城</i></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一早我们从平鲁区井坪镇出发,直奔凤凰城。 </p><p class="ql-block"> 凤凰城 就是平鲁古城,当地人称“老平鲁”。城址位于今平鲁县城北部40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上,这里北控大漠,据守西口古道;南接雁门紫塞,捍卫北方疆土;西汉为中陵县地,属雁门郡,并长期为汉室与匈奴等北方民族拉锯争战之地。北魏为畿内地。到了明代,据《明史地理志》载:“平虏卫,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置。与(山西)行都司同城。嘉靖中徙今治。”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城周六里多,高四丈,常驻军三千余人,配骡马五百余匹。是大同镇西路的路守所在。正统三年设平鲁卫,清雍正年间改称平鲁县,1951年县址由平鲁城迁驻井坪镇。</p> <p class="ql-block">  城址依山而建,北高南低。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和瓮城。 相传选址修筑城垣时,在北固山顶落下一只美丽的凤凰欲作蓄势待飞之势。人们视为吉祥之兆,故称之为凤凰城。</p> <p class="ql-block">  在明清时期,凤凰古城是西口古道上的一座集商贸和军事作用重镇,城内居住军民人等近万人。平鲁古城在凹地,现在堡城墙变成土芯,城池两端各有一对罗城,像个汉字的“目”。</p> <p class="ql-block">  在明清时期,凤凰古城是西口古道上的一座集商贸和军事作用重镇,城内居住军民人等近万人。南来北往商贾、驼队云集这里,交易歇脚,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  现在在大中城市里基本见不到如此有人间烟火气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i>尉迟恭</i></p> <p class="ql-block">  到平鲁就不能不提历史名人尉迟恭;尉迟恭是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p> <p class="ql-block">  自尉迟恭和秦叔宝从凡人变为门神起,中国老百姓就有了“门神门神贴门外,妖魔鬼怪进不来”的安全感。 </p> <p class="ql-block"><i>少家堡</i></p> <p class="ql-block">  少家堡不在我们这次出行计划之内。出凤凰城北行,约20多公里,路旁立有“少家堡”路标,只知道“少家堡”是大同“七十二堡之一”但没有来过,这次路过正好顺便进去看看,弥补空缺。</p> <p class="ql-block">  少家堡位于凤凰城(平鲁城)北22公里处,西距长城2.5公里。</p> <p class="ql-block">  据载: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筑,万历元年(1573年)砖石包墙。明设守备1员,守军467名,马12匹,辖边墩13座。清改设操守1员,守兵100名,辖边墩5座,火路墩9座。民国时废军营改民堡,曾驻有稽查队,现为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  堡墙周长1260米,高14米。设东门,门外有关,堡内建有军营、马铺。</p> <p class="ql-block">  堡内西北角有一大一小两通石碑在土中矗立,石碑上字迹模糊不清,隐约有“碑记”字样。据当地老人讲,是两通原建庙宇的碑记。堡内已成耕地和牛羊放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现堡内居住人口不足十户,多数为老弱病残。</p> <p class="ql-block"><i>大河堡</i></p> <p class="ql-block">  驱车继续朝西北,行走在晋北高原的梁上。平鲁地区海拔相对较高,高原上三九天的气温感觉比我们塞外的天气还冷,加之“嗖嗖”的小风刮上,冻的我们连手都伸不出,拍摄工作多少受点影响。山上下的雪依然没有融化,汽车行驶在冰滩,时不时有漂移的感觉。遇到稍微陡一点儿的坡道,轮胎在冰雪面上直打滑,好在司机皇甫向无驾驶技术过人,回回都是有惊无险的闯过来了。经40来分钟车程到达大河堡村,然后徒步上山。</p> <p class="ql-block">  大河堡坐落在村东台地上,西距长城约1公里,扼汤溪河谷口,为边塞的要冲。溪流自堡前流过。两岸群山连绵,四周沟谷纵横,山河如画。古堡烽台、边墙村落、涓涓溪流,相映成景,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具北方特有的质朴感。</p> <p class="ql-block">  大河堡,原名大水口堡,该堡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海拔1300米,被誉为“塞外商栈”。大河堡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平鲁边塞的重要冲要地。堡墙为黄土夯筑,残墙尚存,砖石几乎被拆光,现已无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大河堡,防御体系十分完备。只在南面的墙上设门,南门外设有瓮城,瓮城外又设有一道关卡,层层防御,宛如一个坚固的军事堡垒。但历史不会忘记它的存在。2016年,电影《驴得水》在此拍摄,让大河堡声名鹊起。曾经的“三民小学校”让人们看到了大河堡独特的建筑风貌和历史韵味,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这座曾经被遗忘的古堡。</p> <p class="ql-block">  那高大的城墙,虽经岁月和风雨的侵蚀变得十分残破,但依然倔强地屹立着,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金戈铁马与烽火硝烟。</p> <p class="ql-block">  若从大河堡西北行可以进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清水河县韭菜庄乡七墩村。但我们有些事情需要去山西右卫镇办理,故而,继续沿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东北行,经少家堡、旧云石堡、威鲁镇,到右卫镇。</p> <p class="ql-block">  在许多呼市人心目中,过杀虎口就等于回家了。风停了,阳光洒满了山川沟壑,塞外的天气依然很冷,车窗外长城的身影不时闪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长城作为历史上的军事设施早已失去了它的原始作用。如今的长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却更加重要。作为长城志愿者 有义务,有责任,在发掘长城文化、宣传长城精神、保护长城遗迹方面不懈努力。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 ~ ~ ~ ~</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skjz4x" target="_blank">腊月晋北巡边记(一)</a></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郭雁平 网名 九龙湾</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48471377</p><p class="ql-block">内蒙古 呼和浩特</p><p class="ql-block">美篇认证 旅行领域优质作者</p><p class="ql-block">爱好:摄影 旅行 历史 长城探查</p><p class="ql-block">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 </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多年来以古城遗址、万里长城为选题行走于荒野古堡、长城沿线,拍摄了大量作品。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杂志、媒体平台,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摄影展并获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