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2025.4.28

简单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秦淮河</b></p><p class="ql-block">十里秦淮作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千年间孕育了众多经典诗篇,形成了独特的诗歌文化脉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秦淮河最出名的诗句是唐代杜牧《泊秦淮》</span></p><p class="ql-block">烟笼寒水月笼沙,</p><p class="ql-block">夜泊秦淮近酒家。</p><p class="ql-block">商女不知亡国恨,</p><p class="ql-block">隔江犹唱后庭花。</p><p class="ql-block">该诗不仅入选语文教材广泛传播,更因以下特点成为经典。</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这条流淌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河流,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浪漫与哀愁并存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畔,月色如银,波光粼粼中倒映着两岸灯火阑珊,仿佛是古人遗落的梦,温柔地铺展在画卷里。</p> <p class="ql-block">沿着十里秦淮走一走,梦里水乡情悠悠,古典韵味在心间流淌~</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的水悠悠流淌,讲述着无数才子佳人的故事,令人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秦淮夜景</b></p><p class="ql-block">漫步秦淮河畔,一半是人间烟火色,一半是诗意江南梦。</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作为南京的母亲河,其历史典故融合了神话传说、帝王轶事与文人墨客的咏叹,形成了一条贯穿千年的文化脉络。</p> <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秦淮河畔,灯火阑珊处尽显古都风华。</p> <p class="ql-block">  “五一”节假日还没到,就人山人海了。</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畔晚霞映红了天际,灯影摇曳仿佛步入了梦中的金陵城。</p> <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时,秦淮河的灯火阑珊处尽显江南水乡的风情万种,灯光与月色交织出一幅动人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京夫子廟</b></p><p class="ql-block">夫子庙一秦淮风光带景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境内,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开放式景区。景区以“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十里内秦淮河为轴线,夫子庙为中心,东至东水关,西至西水关,素有“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彩风流,甲于海内”之称,内有夫子庙、瞻园、中华门瓮城等多个享誉国内外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南京夫子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京夫子庙</b></p><p class="ql-block">夫子庙一秦淮风光带景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境内,是国家 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开放式景区。景区以"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城内有多个享誉国内外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南京夫子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夫子庙是一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南京夫子庙位于秦淮区秦淮河北岸,是供奉孔子、弘扬儒家文化的核心场所,与江南贡院、学宫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庙学合一”的文教建筑群。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四大文庙之一(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北京天桥齐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书院历史陈列馆</b></p> <p class="ql-block">书院教育起源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它曾对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知识传承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使大家对书院历史有所了解,特将尊经书院遗址中的尊经阁开辟成中国书院历史陈列馆。本馆将通过杏坛回眸、规学明德、革故鼎新三个章节来展示中国书院的发展与变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乌衣巷。</b></p><p class="ql-block">东晋时期,乌衣巷成为王导、谢安两大豪门家族的聚居地,其子弟常穿黑色(乌衣)服装彰显身份,故称“乌衣郎”,巷名由此而来。但学者指出矛盾点:黑色(青衣)在古代多为低阶者服饰,与王谢家族地位不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香君故居陈列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李香君因为家到中落,最终沦落此地,成为一名艺技。也是桃花扇当中的女主角。</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导谢安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化艺术及王、谢两大家族家世的专题性陈列馆。馆内设书法屏门、竹林七贤图砖印壁画、曲水流觞渠,对狮砖印壁画、行乐图砖印壁画、王导谢安家族资料陈列、六朝历史和文化艺术陈列、东晋起居复原陈列、六朝时期雕塑艺术、东晋时期书画艺术、淝水之战半景画厅、秦淮历史文化艺术展厅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科举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江南贡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街95号,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是明清时期举行乡试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江南贡院</b></p><p class="ql-block">江南贡院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其最经典的语句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生动比喻了古代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无数考生如同千军万马争夺一座狭窄的桥梁,只有极少数人能通过考试获得功名。</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江南贡院在明清鼎盛时期占地30万平方米,走出800余名状元、10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12。</p> <p class="ql-block">登科 参与科举考试被录取,即为登科。科考及第、入仕簪缨不仅使自己可以安身立命、名扬乡里,更使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家族获得无上荣光,于是"登科"便成为了许多读书人的毕生追求。</p> <p class="ql-block">诚宇店</p><p class="ql-block">号舍简介</p><p class="ql-block">号舍是贡院内所建号房,为考生白天考试,夜间住宿之所。江南贡院在清代鼎盛时期号合数量达20644间。号舍均按《千字文》排列,每一字号里的号舍多则近百间,少则五、六十间,形成号巷。号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外墙八尺,所有考生都要在其中度过九天六夜。</p><p class="ql-block">号舍间以砖墙相隔,无门,墙上有两道砖缝,以便承板,白天为案,夜间为床。考生食宿作文均要在此,因南京乡试正值秋老虎季节,蚊虫蝇鼠张狂肆虐,气候闷热难熬,其艰苦是可想而知的。中国最后一位探花,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商衍鎏先生曾应试三科,会试两科,总共在号舍中度过了45日,他在著作中无限感慨地写道:"忆前尘梦影,不觉可怜而失笑矣!"</p> <p class="ql-block">  去南京看看是我几十年的梦想,2025年4月23日我们4个姐妹终于来到了南京。</p><p class="ql-block">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和约450年的建都史,享有“六朝古都”“十代都会”的名誉。</p><p class="ql-block">南京,这座承载着六朝古都辉煌的城市,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长江之畔。它的包容,不仅体现在对不同朝代的接纳,更在于对历史变迁的默默承受。<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京是一个历史的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科第世家"府邸牌坊" </p><p class="ql-block">此牌坊由吴鸣先生所赠。据藏者称,该牌坊为明代第一位状元吴伯宗家族故居之物。</p><p class="ql-block">吴伯宗(1334-1384)名祐,明初金溪新田人。明洪武四年(1371)状元,天文学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曾祖吴可,南宋登仕郎,漕贡进士(举人)。其弟吴名扬参与文天祥勤王军;祖父吴泰运;父吴仪元代乡贡进士(举人),时称"东吴先生";伯宗之弟吴仲实亦获功名,并任三河知县。由此可见,吴伯宗家族确系名副其实的"科第世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金陵第一园</b></p><p class="ql-block">由于周一没有开放,我们没有进去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南京回家,深深感受到这是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经历,感受到了中国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你把我这美篇看完,并且为我点赞,写上评语,这是对我的一种鼓励。我做了200多美篇。深有感触,每一个美篇都侵入了我的心血,首先要拍好照片,这次出门旅游半个多月来在阳光下暴晒,晒黑了手臂,晒黑了脸蛋。但是我还是坚持着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分享给你们,回来之后还要整理照片,尽量把美篇做好,分享喜欢关注的人。你看到我的美篇也就是一种缘分,谢谢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