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蔡 予 新(原创)<br><br> 一、兰溪天圆教<br><br> 清代,金华府各县的邪教传播名目不一,经历和结果也各自不同。顺治年间(1644-1661),兰溪人舒思砚创立天圆教,以《天圆万善经》为教义经典,后被清廷所扑灭。然而,天圆教并未彻底断根,它仍然在民间暗地流传不绝。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舒思砚之孙舒德至(进)、舒元会因传播天圆教被朝廷查获。“舒思砚之孙舒德进等、现住兰溪县,家藏刷印及钞本诸经卷。从楼梯下搜出。舒德进私藏天圆万善诸经卷,从楼梯下搜出,则是有心护匿伊祖邪教,非愚民被诱附从者可比,不可不严行惩究。”官府当场在舒德至(进)、舒元会家中搜出其祖父匿藏经忏木戳,人赃俱获。 <br><br><br> 皇帝还专门为此案下谕旨:“若祇系吃斋诵经,并无聚众传播等事,不必辗转株连。该抚等办理此等案件,所当权其轻重,务使情真罪当,毋枉毋纵。致实在传教者,幸逃法网。亦不可将事外之人,辗转根究,以致株连滋扰。”遵照谕旨,地方官员判舒德至(进)、舒元会斩监候。将同案拿获的入教生员杨惟中判绞监候,生员徐筠等人发往乌鲁木齐充军。经过这一次镇压,历时百年、经过祖孙两代教主秘密流传的天圆教终于销声匿迹,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再为后世所知晓。<br><br><br> 二、金华、义乌邪教<br><br> 乾隆五十九年(1794),宣平县民楼德新创立邪教(教名不详),他受何世来邀请前去义乌传教,何世来率信徒企图偷袭金华府城,事败酿成血案。<br><br> 义乌县西乡农民何世来,性格狡黠,会拳术,懂得医道。他在乡里交往颇广,很有影响力,但他仍不满足,想做一番大事。这一年的三月初九日晚上,何世来来到好朋友鲍日滔家里闲聊,他对鲍日滔大发感慨说,我们仅凭借一身武艺,结识朋友,只是称雄乡里,真不是大丈夫所做的事业哇。我听说宣平县有位打铁,名叫楼德新,他有神奇异术,我们可拥他为王,创立教派,劝人皈依入教,既可以敛取财物,又能纠集教众举义,一举两得!鲍日滔非常赞成这个想法,纵恿鼓动他去实施。于是何世来赶赴宣平,约上旧友王元寻访楼德新,何世来对他据实相告,楼德新听后非常高兴。<br><br>图片<br> 三月十六日,楼德新随何世来、王元到了鲍宅,住在鲍日滔、鲍宗士家。楼德新到达义乌后,立即开门授徒,传播邪教。何世来等人到处宣扬,说楼德新曾经获得天书天旗,已经脱胎换骨,早就不是凡夫俗子。他们还编造四句咒语:天与人交,人与神通,从吾所好,人仙自升。宣称:入教的人,能够销灾获福,不畏兵刀,不受官府逮捕。许多老百姓受了他们蛊惑,纷纷入教。何世来看到入教信徒越来越多,声势日益强盛,于是他与王元等人密谋袭取金华府城。他命令鲍成禄购买红绸布做成八面小红旗,每面旗上书写一个令字,交给王元秩、鲍宗土、鲍日滔、杨国泰四人展示众信徒观看,谎称这就是天旗。何世来考虑到金华府城防守较严,又特别制作大黄旗一面,上书逆反文字,作为指挥全军进退的令旗。<br><br> 四月二十八日,经过商议,整个谋反计划基本完备,拟定于五月四日在王元秩家誓师起事。但是,何世来节外生枝,还想拉一些地方有声望的人物入伙,企图扩大影响。他想到了举人楼锡裘,楼锡裘曾遭文字狱之灾,被仇家诬陷,事情虽了结,但四乡都说楼锡裘对朝廷有异志,这一点正中何世来下怀。何世来指使俞正元强拉楼锡裘入伙,并以言语威胁,迫他就范。不料楼锡裘非常机警,处事不惊,心知事猝不可强违,便虚与委蛇,表面装作惊喜的样子,连忙举手制止俞正元继续往下讲,低声说道:天机不可泄露,否则要灭族的,快带我去见你们的首领。何世来听到楼锡裘要见他,赶忙出来迎接。<br><br><br> 楼锡裘假装受宠若惊,问何世来:你们计划定了?何回答:已约定各路人马于五月四日月落时分,各部伏兵在金华城南的芦苇荡中,看见火光,就往那里冲去。我亲自带领一支精锐人马去焚烧八詠门外的草料场,城内官兵见到着火必定开启城门出来救火,我们乘机围歼他们,然后占据城池,其余七个县城传檄可定。何世来不假思索将计划全盘托出,楼锡裘故做关切状,又问:你们在城里有内应吗?何回答:有,楼又问:进城人员吃饭问题如何安排?何答:官仓里有粮食呀。楼锡裘笑问:烧饭器具要带上吗?各路人马远道而来,不一定都会携带干粮,进城找不到吃的,必定会四散抢掠,军队没了纪律,我们什么来号召天下?何世来顿时无语,楼锡裘接着说:这样吧,我在金华城里有处房屋,让我事先进入金华城里替大伙先准备一千人的饭菜,何如?何世来等人听后大喜,连忙热情款待楼锡裘,各路头目都来陪座,楼锡裘借机一一问得各头目的姓氏、居所。<br><br> 五月初,何世来催楼锡裘赶快先去金华城里。楼锡裘走出数里即改道向诸暨方向奔去,一昼夜赶到杭州,求见巡抚,告诉他义乌有人造反。巡抚听后马上命令按察使李翮跟随楼锡裘先行赶往金华,他自率兵马随后就到。他们急抵金华,府城官员尚未得知事况,根据楼锡裘提供的造反头目名单,官兵赶到义乌秘密捉拿一部分人员归案。何世来等人还不知道楼锡裘已告发,仍然按照原来计划,集合人马往金华奔来。三更时分,抵达鲇鱼山,队伍发生骚乱,等到安抚军心,天已拂晓,何世来见时机已失,就将队伍遣散回家。有一支前头队伍当时已抵达金华城下,看见城头上一片火炬,知事已泄,就四散而逃。巡抚觉罗吉庆亲率官兵赶到金华捕剿教徒,却网开三面,仅杀了何世来、楼德新等十名首犯,其余教徒一律宽大处理,并把逆词逆证全都隐瞒不上报,以示宽大为怀。但是,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好大喜功,大兴重狱,<br><br><br> 五月二十四日,他得到浙江藩司田守的报告后,立即命令所辖官兵四处堵截剩余教徒,如临大敌。五月三十日,他亲自带领亲兵督促福建按察使钱受椿一起赶到金华,重新查办这桩案件。伍拉纳将获得的逆词证据奏报乾隆皇帝,乾隆得奏大怒,严厉训责浙江巡抚吉庆,以办理不善的罪名交刑部议罪处分,命令伍拉纳严捕教徒余党,务必斩草除根。大狱铸就,二人遭剖棺戮尸,三十人斩立决,四人死在刑具下,五人发往烟瘴之地充军,案犯的财产没收入官,他们的妻、子发配为奴。<br><br> 三、金华、兰溪毛里教<br><br> 光阴流逝四十年后,道光十四年(1834),金华、兰溪一带又出现一桩邪教事件。这一年的四月,金华县人刘正字(又名刘西山)向官府告发。据刘正字供称:他的亲戚、分发河南候补知县廖汉章、廖汉章之胞侄廖庆禧、叔父廖跃沧、廖德彰、还有他的叔祖廖秋发、以及河南祥符县生员(秀才)王隽等人加入毛里教。廖氏一家是兰溪人,廖汉章在分发河南候补知县期间,在河南当地吸收信徒入教。毛里教是邪教,教主号称佛祖,教内信徒相见的礼仪是以先入教者为尊,后入教的人,即使父母长辈也要立身侍候。教内没有男女长幼之区别,聚众烧香,称为:点腊,男女淫乱,称为:碰缘。教徒能劝进十人入教,则加升一级,颁给檀木刻制的印信。<br><br><br> 每年除夕,教徒就在红纸上大字书写:值日功曹免见、诸神免参,自我显扬本教在神灵面前的优越感。刘正字又供称:廖庆禧的檀木印信,去年(1833)五月二十八日,由他的哥哥廖庆桢代为带回兰溪。去年(1833)十一月,廖汉章因公差遣出门在外,侄子廖庆禧登台高坐说法,叔祖廖秋发在下面听讲,因违反教内礼节,廖庆禧肆意殴打廖秋发(孙辈打祖辈),并把他的辫子揪落,还让廖秋发写下认罪服管的字据。刘正字看不惯廖庆禧如此飞扬跋扈,讲了几句劝解的话,触犯了廖庆禧的威严,廖庆禧大怒,一连几天不让刘正字吃饭。刘正字由此生怨恨,出首控告廖氏一家。毛里教当时流行于闽、浙两省交界地带,并传入浙中地区,河南一带仅由廖庆禧发展王隽等数人。官府接到这起邪教案件,自然十分紧张,连忙奏报给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性情要比他的祖父乾隆皇帝温和多,他也不太愿意再兴大狱。他下旨给浙江,要求巡抚乌尔恭额派员下去调查,指令按察使刘韵珂收集案内人证物证,重点探明毛里教传播情况,查实廖庆桢是否带回檀木印信。务必将案情搞得水落石出,不枉不纵,不搞株连。<br><br><br> 道光皇帝又准巡抚乌尔恭额所奏,下旨河南巡抚杨国桢将河南毛里教徒解押到浙江并案同审。在道光皇帝息事宁人的旨意下,浙江地方官很快审明,得出结论:廖庆禧没有传教收徒、也没有揪辫殴打廖秋发,从轻处置,不予论罪。刘正字反倒落个诬告之罪,又涉嫌上京越级告状,判他发配边疆充军。官府不追究廖汉章、廖跃沧、廖德彰、廖秋发、王隽等人的入教之事,也不过问毛里教的劣行丑事,有意识忽略檀木印信等物证,似乎完全漠视毛里教的存在。道光皇帝温和的处理方法,自然少了一番血腥风雨。毛里教的谐音极似“摩尼教”,它的教义教规,后人所知甚少。目前仅知某些毛里教的行为踪迹使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摩尼教”。但它是不是“摩尼教”或者是“摩尼教”的近支衍派,均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