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徒步之旅(第四程)

泰星小子

<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三点多,顺着导航,我找到了位于黄牛冚村山坳里的悦好住宿。办理完手续,推开房门,就看见两条四脚蛇在墙壁上惊慌逃窜。倏忽间,一条爬上了天花板,一动不动;掉了半截尾巴的那条则钻到床下,不见了踪影。我心里暗忖道:“今晚应该没有蚊子骚扰了吧!”果然,一整晚,耳边清静如龛前净水,我酣睡至天明。</p> <p class="ql-block">睡得好,起得早。六点起床,洗漱完毕后,我下楼看到“悦好住宿”的主人——一位退休八年的老干部,正躺在堂屋的沙发上酣睡,便叫醒了他。</p><p class="ql-block">“老干部,为啥睡沙发呀?”我好奇地问道。</p><p class="ql-block">“老干部”是悦好住宿的主人,退休前在黄牛冚山坳租了块地,建起一栋三层洋楼。楼前平台,摆放着船木桌椅和烧烤器具。平台下有一口鱼塘,鱼塘四周果园、菜地、禽舍、狗窝一应俱全。整座院子三面环山,门前小溪潺潺,溪边茂密的竹林掩映着一座石板桥通向山林田野……这简直是养老的绝佳地。退休后,他便和年轻的老婆在此闲居,乐得逍遥。昨天下午,我们一起品普洱、聊世事,还一同去倒了垃圾,也算相熟了。</p><p class="ql-block">老干部睁开惺忪的双眼,略带不好意思地笑道:“昨晚客人来得多,我把房间腾出来了。”</p><p class="ql-block">“那你老婆呢?”我接着问。</p><p class="ql-block">“哪个?”老干部也不知是耳背,还是没睡醒。</p><p class="ql-block">没再多问。我道了声“生意兴隆”,交上钥匙,便踏上了今天的行程——前往目的地永汉镇富力养生谷内的万洞古村。</p> <p class="ql-block">经过连续几天的行走,我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强度的徒步运动。重新走在G355国道上,身体各个部位都能舒展自如,没有酸痛和不适之感,心态也平和了许多。有了昨天在酷热下行走十公里的煎熬经历,今天最后的十三公里,想必会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这其中,或许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或许有身体适应后的轻快,或许有即将完成“小目标”的喜悦。又或许什么都不是,纯粹就是享受当下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天公作美。既没有第二天的绵绵细雨,也不见第三天的炎炎烈日,今天整日都是清爽阴凉的好天气。这般宜人的气候,让五一徒步之旅最后的十三公里走得格外轻松,不知不觉间,我便抵达了永汉镇。穿过热闹喧嚣的镇区,再前行五公里,顺利到达富力谷的万洞古村。在古村的牌坊前,我站上石墩,高高举起双拳,请身旁的路人帮我拍下一张“顶天立地”的照片,以此庆贺本次“小目标”的顺利达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顾这次五一徒步之旅,我花了四天时间,从东莞高埗镇启程,途经石碣镇、石滩镇、增城区、小楼镇、正果镇,最终抵达惠州龙门县永汉镇的富力谷万洞古村。一路上跨越了东莞、增城与惠州三个地区,总行程81公里,平均每天徒步约20公里。或许在旁人眼中,这完全不算什么,但对我而言,却是一次大胆又疯狂的尝试与挑战。所幸,我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不禁遥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漫漫征程,历经约370天的艰难跋涉,于1935年10月胜利抵达陕北,行程长达12500公里。若按全程计算,平均每天行军约34公里;要是扣除战斗、休整、开会及筹粮等时间,实际行军天数约250天,日均行程更是超过50公里。</p><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我此次“小目标”的日均行程尚不及红军的一半。这愈发让我感受到长征精神的伟大,也让我对下一个“小目标”——重走长征路,充满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