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个注重做指引,瑞居书院传家风</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和他的瑞居书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瑞居书院开昌运,福地春风养泰和”。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瑞居书院运营5年来,始终坚持以习总书记强调的“三个注重”为指引,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上践行传承“孝道”“圣贤”“礼仪”“和合”新理念,运用“孝贤礼和文史书传”8个主题展馆(所)在传承“孝贤礼和”“忠诚爱国”“廉洁担当”“勤俭节约”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建设“家”文化,秉承“礼”要求,移风易俗,治家育人,引领示范,守正创新。</p><p class="ql-block"> 过年回家,和合团圆。家文化贯穿每一个家庭,关乎每一个人。位于宁县南义乡马泉村的瑞居书院建办于2018年9月。多年来,瑞居书院以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家风家教建设为主线,以举办专题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研学讲座、参观交流为举措,在每年春节家族团拜、国学文化传承中加强个人身心修养、家庭成员自律和乡村文明建设实践,有效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和文化振兴。“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习总书记的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瑞居书院就是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男,汉族,宁县南义乡马泉村人,1950年12月24日生,庆阳市级非遗项目宁县擀毡技艺传习所传承人。孩童时代,左立彦跟着父亲、祖父学习羊毛擀毡手工技艺,和“老毡匠”的父亲左官元一起扛簾掂弓,走门串户,为南义周围乡村及宁县山区乡镇乡邻擀毡,依靠羊毛擀毡技艺挣钱养家。先后带徒弟16人,传承技艺40多年。依靠“羊毛擀毡”技艺度过大炼钢铁和“三年自然灾害”等艰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1990年前后,又依靠擀毡手艺传承,新建住房11间。同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供给瑞杰、瑞英和瑞霞3个子女读高中、上大学,结婚成家。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左立彦父子依靠祖传下来的这个“羊毛擀毡”技艺和其他农业生产收入逐步走上富裕小康道路。</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夫妇勤劳节俭,在农业生产方面依靠种西瓜、玉米和油菜及栽培核桃树等项目发展经济,积极致富奔小康。左立彦和妻子常彩琴和睦待人,团结邻里,对父亲极为孝顺。在父亲左官元晚年因病瘫卧在床三年零八个月期间,左立彦夫妇精心伺候,亲自寻医煎药,每天烧炕做饭,给父亲擦屎擦尿,端汤送药,喂饭喂菜,伺候老人,风吹雨淋,从不间断,直到老人病终。在老人去世祭奠埋葬时,舅家为他们夫妇披红挂彩予以表彰。</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热爱文化事业,喜欢读书,常年研究农耕节气及历学等传统文化,带头学习,教育子孙,与人为善,2018年10月,他自投资金建办瑞居书院,设立孝贤礼和文史书7个展馆,收集展示历代名人治家家训400余则,建办传统文化传承讲堂,家庭阅览室,藏书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社科5类书籍共3000册,建办羊毛擀毡技艺传习所,传承手工擀毡非遗技艺,并积极支持儿子大力发展书画文学艺术创作事业。他平时省吃俭用,收集各类图书资料,潜心学习,研究《易经》等传统文化。自身率先垂范,言传身教,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耕读家风。其手工羊毛擀毡非遗传承事迹被制作成纪录片、拍成《老毡匠》微电影在甘肃卫视和中国新闻网站上宣传报道。2001年,左立彦家庭被甘肃省读书工程领导小组评为全省优秀读书家庭、最美书香文化家庭。2021年7月,左立彦家庭被庆阳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家庭。 </p><p class="ql-block"> 五年来,宁县瑞居书院先后邀请郝建春、李鼎峰、郭银锋、李政、肖印儒、王翰哲、丑万涛等30多位庆阳市、县文化名人、学者教授、研究专家,通过举办“和合兴家”“忠孝传家”“书礼泽家”“文化裕家”“传孝治家”等专题研学讲座,向左邻右舍、村民群众和社会各届人士宣讲“家礼”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就当前农村农民如何建家治家、兴家保家,如何教子育人、振家创业,如何勤俭节约过红白喜事等进行宣讲,特别是用传习讲堂里收藏的3000多册图书及“孝贤礼和文史书馆”里悬挂的400多条历代名人家规家训,策划举办的30多场书画交流、文艺演出、文化传播、文明践行活动来推动移风易俗、传孝治家和乡村振兴。明确提出“孝道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孝顺”了就“贤惠”了,“贤惠”了就讲“礼”了,礼之用,“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重要建家、治家、保家思想。瑞居书院还近百次组织村民宣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等文化思想,就当下农村如何建家治家、兴家保家、教子育人、振家创业、移风易俗等焦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研讨交流。通过这样一系列诗文创作、礼仪传承、春节团拜等活动达到“崇德尚文,泽福育人,厚植文化,守正创新”的目的。2020-2025年,左立彦多次拒绝子女为自己和妻子操办寿宴要求,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勤俭持家,读书明理、传孝治家等优良家风,并为此亲自备课,为南义中学学生和左邻右舍村民、亲戚宣讲中央“八项规定”政策,抵制高价彩礼,引导村民勤俭节约办红白喜事、勤劳节俭过紧日子,移风易俗,读书明理、传孝治家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民俗。先后接待前来研学、参观和研讨交流、读书学习的群众读者、参观者3.8万人次。2021年7月,“左立彦家庭”庆阳市委、市政府评为第27届“文明家庭”,2022年6月,瑞居书院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旅游厅、省文明办评为书香家庭。左瑞杰本人被评为“全省阅读之星”。2023年4月,瑞居书院被团市委树立为“庆阳市青少年校外辅导基地”。 </p><p class="ql-block"> (左瑞杰 供稿 电话15593467212)</p> <p class="ql-block">三个注重做指引,瑞居书院传家风</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和他的瑞居书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瑞居书院开昌运,福地春风养泰和”。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瑞居书院运营5年来,始终坚持以习总书记强调的“三个注重”为指引,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上践行传承“孝道”“圣贤”“礼仪”“和合”新理念,运用“孝贤礼和文史书传”8个主题展馆(所)在传承“孝贤礼和”“忠诚爱国”“廉洁担当”“勤俭节约”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建设“家”文化,秉承“礼”要求,移风易俗,治家育人,引领示范,守正创新。</p><p class="ql-block"> 过年回家,和合团圆。家文化贯穿每一个家庭,关乎每一个人。位于宁县南义乡马泉村的瑞居书院建办于2018年9月。多年来,瑞居书院以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家风家教建设为主线,以举办专题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研学讲座、参观交流为举措,在每年春节家族团拜、国学文化传承中加强个人身心修养、家庭成员自律和乡村文明建设实践,有效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和文化振兴。“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习总书记的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瑞居书院就是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男,汉族,宁县南义乡马泉村人,1950年12月24日生,庆阳市级非遗项目宁县擀毡技艺传习所传承人。孩童时代,左立彦跟着父亲、祖父学习羊毛擀毡手工技艺,和“老毡匠”的父亲左官元一起扛簾掂弓,走门串户,为南义周围乡村及宁县山区乡镇乡邻擀毡,依靠羊毛擀毡技艺挣钱养家。先后带徒弟16人,传承技艺40多年。依靠“羊毛擀毡”技艺度过大炼钢铁和“三年自然灾害”等艰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1990年前后,又依靠擀毡手艺传承,新建住房11间。同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供给瑞杰、瑞英和瑞霞3个子女读高中、上大学,结婚成家。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左立彦父子依靠祖传下来的这个“羊毛擀毡”技艺和其他农业生产收入逐步走上富裕小康道路。</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夫妇勤劳节俭,在农业生产方面依靠种西瓜、玉米和油菜及栽培核桃树等项目发展经济,积极致富奔小康。左立彦和妻子常彩琴和睦待人,团结邻里,对父亲极为孝顺。在父亲左官元晚年因病瘫卧在床三年零八个月期间,左立彦夫妇精心伺候,亲自寻医煎药,每天烧炕做饭,给父亲擦屎擦尿,端汤送药,喂饭喂菜,伺候老人,风吹雨淋,从不间断,直到老人病终。在老人去世祭奠埋葬时,舅家为他们夫妇披红挂彩予以表彰。</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热爱文化事业,喜欢读书,常年研究农耕节气及历学等传统文化,带头学习,教育子孙,与人为善,2018年10月,他自投资金建办瑞居书院,设立孝贤礼和文史书7个展馆,收集展示历代名人治家家训400余则,建办传统文化传承讲堂,家庭阅览室,藏书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社科5类书籍共3000册,建办羊毛擀毡技艺传习所,传承手工擀毡非遗技艺,并积极支持儿子大力发展书画文学艺术创作事业。他平时省吃俭用,收集各类图书资料,潜心学习,研究《易经》等传统文化。自身率先垂范,言传身教,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耕读家风。其手工羊毛擀毡非遗传承事迹被制作成纪录片、拍成《老毡匠》微电影在甘肃卫视和中国新闻网站上宣传报道。2001年,左立彦家庭被甘肃省读书工程领导小组评为全省优秀读书家庭、最美书香文化家庭。2021年7月,左立彦家庭被庆阳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家庭。 </p><p class="ql-block"> 五年来,宁县瑞居书院先后邀请郝建春、李鼎峰、郭银锋、李政、肖印儒、王翰哲、丑万涛等30多位庆阳市、县文化名人、学者教授、研究专家,通过举办“和合兴家”“忠孝传家”“书礼泽家”“文化裕家”“传孝治家”等专题研学讲座,向左邻右舍、村民群众和社会各届人士宣讲“家礼”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就当前农村农民如何建家治家、兴家保家,如何教子育人、振家创业,如何勤俭节约过红白喜事等进行宣讲,特别是用传习讲堂里收藏的3000多册图书及“孝贤礼和文史书馆”里悬挂的400多条历代名人家规家训,策划举办的30多场书画交流、文艺演出、文化传播、文明践行活动来推动移风易俗、传孝治家和乡村振兴。明确提出“孝道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孝顺”了就“贤惠”了,“贤惠”了就讲“礼”了,礼之用,“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重要建家、治家、保家思想。瑞居书院还近百次组织村民宣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等文化思想,就当下农村如何建家治家、兴家保家、教子育人、振家创业、移风易俗等焦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研讨交流。通过这样一系列诗文创作、礼仪传承、春节团拜等活动达到“崇德尚文,泽福育人,厚植文化,守正创新”的目的。2020-2025年,左立彦多次拒绝子女为自己和妻子操办寿宴要求,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勤俭持家,读书明理、传孝治家等优良家风,并为此亲自备课,为南义中学学生和左邻右舍村民、亲戚宣讲中央“八项规定”政策,抵制高价彩礼,引导村民勤俭节约办红白喜事、勤劳节俭过紧日子,移风易俗,读书明理、传孝治家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民俗。先后接待前来研学、参观和研讨交流、读书学习的群众读者、参观者3.8万人次。2021年7月,“左立彦家庭”庆阳市委、市政府评为第27届“文明家庭”,2022年6月,瑞居书院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旅游厅、省文明办评为书香家庭。左瑞杰本人被评为“全省阅读之星”。2023年4月,瑞居书院被团市委树立为“庆阳市青少年校外辅导基地”。 </p><p class="ql-block"> (左瑞杰 供稿 电话15593467212)</p> <p class="ql-block">三个注重做指引,瑞居书院传家风</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和他的瑞居书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瑞居书院开昌运,福地春风养泰和”。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瑞居书院运营5年来,始终坚持以习总书记强调的“三个注重”为指引,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上践行传承“孝道”“圣贤”“礼仪”“和合”新理念,运用“孝贤礼和文史书传”8个主题展馆(所)在传承“孝贤礼和”“忠诚爱国”“廉洁担当”“勤俭节约”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建设“家”文化,秉承“礼”要求,移风易俗,治家育人,引领示范,守正创新。</p><p class="ql-block"> 过年回家,和合团圆。家文化贯穿每一个家庭,关乎每一个人。位于宁县南义乡马泉村的瑞居书院建办于2018年9月。多年来,瑞居书院以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家风家教建设为主线,以举办专题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研学讲座、参观交流为举措,在每年春节家族团拜、国学文化传承中加强个人身心修养、家庭成员自律和乡村文明建设实践,有效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和文化振兴。“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习总书记的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瑞居书院就是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男,汉族,宁县南义乡马泉村人,1950年12月24日生,庆阳市级非遗项目宁县擀毡技艺传习所传承人。孩童时代,左立彦跟着父亲、祖父学习羊毛擀毡手工技艺,和“老毡匠”的父亲左官元一起扛簾掂弓,走门串户,为南义周围乡村及宁县山区乡镇乡邻擀毡,依靠羊毛擀毡技艺挣钱养家。先后带徒弟16人,传承技艺40多年。依靠“羊毛擀毡”技艺度过大炼钢铁和“三年自然灾害”等艰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1990年前后,又依靠擀毡手艺传承,新建住房11间。同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供给瑞杰、瑞英和瑞霞3个子女读高中、上大学,结婚成家。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左立彦父子依靠祖传下来的这个“羊毛擀毡”技艺和其他农业生产收入逐步走上富裕小康道路。</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夫妇勤劳节俭,在农业生产方面依靠种西瓜、玉米和油菜及栽培核桃树等项目发展经济,积极致富奔小康。左立彦和妻子常彩琴和睦待人,团结邻里,对父亲极为孝顺。在父亲左官元晚年因病瘫卧在床三年零八个月期间,左立彦夫妇精心伺候,亲自寻医煎药,每天烧炕做饭,给父亲擦屎擦尿,端汤送药,喂饭喂菜,伺候老人,风吹雨淋,从不间断,直到老人病终。在老人去世祭奠埋葬时,舅家为他们夫妇披红挂彩予以表彰。</p><p class="ql-block"> 左立彦热爱文化事业,喜欢读书,常年研究农耕节气及历学等传统文化,带头学习,教育子孙,与人为善,2018年10月,他自投资金建办瑞居书院,设立孝贤礼和文史书7个展馆,收集展示历代名人治家家训400余则,建办传统文化传承讲堂,家庭阅览室,藏书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社科5类书籍共3000册,建办羊毛擀毡技艺传习所,传承手工擀毡非遗技艺,并积极支持儿子大力发展书画文学艺术创作事业。他平时省吃俭用,收集各类图书资料,潜心学习,研究《易经》等传统文化。自身率先垂范,言传身教,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耕读家风。其手工羊毛擀毡非遗传承事迹被制作成纪录片、拍成《老毡匠》微电影在甘肃卫视和中国新闻网站上宣传报道。2001年,左立彦家庭被甘肃省读书工程领导小组评为全省优秀读书家庭、最美书香文化家庭。2021年7月,左立彦家庭被庆阳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家庭。 </p><p class="ql-block"> 五年来,宁县瑞居书院先后邀请郝建春、李鼎峰、郭银锋、李政、肖印儒、王翰哲、丑万涛等30多位庆阳市、县文化名人、学者教授、研究专家,通过举办“和合兴家”“忠孝传家”“书礼泽家”“文化裕家”“传孝治家”等专题研学讲座,向左邻右舍、村民群众和社会各届人士宣讲“家礼”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就当前农村农民如何建家治家、兴家保家,如何教子育人、振家创业,如何勤俭节约过红白喜事等进行宣讲,特别是用传习讲堂里收藏的3000多册图书及“孝贤礼和文史书馆”里悬挂的400多条历代名人家规家训,策划举办的30多场书画交流、文艺演出、文化传播、文明践行活动来推动移风易俗、传孝治家和乡村振兴。明确提出“孝道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孝顺”了就“贤惠”了,“贤惠”了就讲“礼”了,礼之用,“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重要建家、治家、保家思想。瑞居书院还近百次组织村民宣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等文化思想,就当下农村如何建家治家、兴家保家、教子育人、振家创业、移风易俗等焦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研讨交流。通过这样一系列诗文创作、礼仪传承、春节团拜等活动达到“崇德尚文,泽福育人,厚植文化,守正创新”的目的。2020-2025年,左立彦多次拒绝子女为自己和妻子操办寿宴要求,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勤俭持家,读书明理、传孝治家等优良家风,并为此亲自备课,为南义中学学生和左邻右舍村民、亲戚宣讲中央“八项规定”政策,抵制高价彩礼,引导村民勤俭节约办红白喜事、勤劳节俭过紧日子,移风易俗,读书明理、传孝治家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民俗。先后接待前来研学、参观和研讨交流、读书学习的群众读者、参观者3.8万人次。2021年7月,“左立彦家庭”庆阳市委、市政府评为第27届“文明家庭”,2022年6月,瑞居书院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旅游厅、省文明办评为书香家庭。左瑞杰本人被评为“全省阅读之星”。2023年4月,瑞居书院被团市委树立为“庆阳市青少年校外辅导基地”。 </p><p class="ql-block"> (左瑞杰 供稿 电话155934672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