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的江南之行,要去的第二个城市是苏州,这是孩子读研的城市,也是假期约定要去的城市。21日,两天的无锡游玩之后,早上在无锡新区站乘坐高铁,11分钟后到达苏州火车站,和孩子相约苏州,开始了苏州的游玩。</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第一站是虎丘,这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来过三次苏州的缘故,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早已游玩过,虎丘算是圆梦苏州园林之行的最后一站了。</p> <p class="ql-block"> 虎丘位于虎丘山,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高34.3米的虎丘山为吴中第一山,而前天所去的惠山高328.98米,则被称为江南第一山,真让人长了见识。我的家乡天水市区海拔近千米,出门到处是山,完全是崇山峻岭的感觉,几十米之高的山不过是大土包而已,几乎都不能称之为山了。世界之大,世界之奇妙,地貌形态各呈百态,真是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 虎丘园内多青石小桥、石牌坊、湖石假山,其源于春秋时的吴王阖闾,距今已达两千多年了。进入景区,通过层层石阶即可上山,途经拥翠山庄是园林的第一层抱瓮轩,稍前就是剑池了,这是虎丘两大景点之一,也是传说神秘的地方,当然少不了历史名人笔墨的加持,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独子颜頵、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大书法家王羲之都有石刻题字。山顶一块平台上则是著名的虎丘塔了,它还是世界第二斜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宋建隆二年辛酉(961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塔七层八面,塔高47.7米,塔向东北偏北方向倾斜,它的塔顶偏离中心2.34米,最大倾角是3度59分,虎丘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该塔是江南现存时代最早,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的一座佛塔。园内其他景点有被称为虎丘第二山门的断梁殿,为纪念誉为“香魂”的安史之乱逃往苏州的名妓胡瑞珍而修的真娘墓,有第三泉、憨憨泉、试剑石、二仙亭、千人石、西溪环翠等。园内树木丛生,草绿如毯,边坡上花儿绽放,与园内随处盛开的玉兰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春色画卷。园内游人如织,而游学的小学生欢声笑语,给园林增添了青春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出了虎丘,我们的下一站目的地是西园寺。这是苏州较为有名的一座寺庙,5元的门票即可忽略,也算是商业气息较淡的寺庙了。庙内最有名的就是大众口味的素面了,几乎每个游人都会品尝,也成了许多人的打卡之地。素面15一碗,浇头内有香菇竹笋等,味道较为浓郁,侧面还有2.5元一个的素包子,足够游人解决午餐了。而吃素面的时候都是自己找地,长条凳、大方桌,人挨人的景像有点大食堂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当然西园寺的景色不错,感觉也是江南园林的布局,亭廓阁榭,假山水池,湖内伴有神龟传说,并在湖边铸有神龟模样,真是美景连连。寺内建筑布局属于汉化佛教寺院布局形式,以殿堂为中心,以中轴线的形式将不同等级和用途的佛堂串联起来,形成秩序和空间递进。其轴线上的建筑节点包括上塘河南侧的入口照壁、山门殿前的花岗石牌坊、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藏经阁、三宝楼。中轴线上的建筑,大雄宝殿是等级最高的建筑,其建筑采用重檐歇山顶、五级台阶配以雕饰栏杆,形成视觉的焦点。</p><p class="ql-block"> 西园寺又名戒幢律寺,寺内另有钟鼓楼,不同的寺庙,内似的风格,无一例外都成了善男信女祈福求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西园寺后,我们再次前往寒山寺,这也是一座千年古寺,它还是全国十大寺庙之一,名气远胜西园寺,寺内香火更旺。就寺内情况而言,大抵相同的样子,少不了大雄宝殿、天王殿、罗汉堂一样的建筑,多歇山顶式,寺内建筑布局紧凑,游人很多,显得拥挤。寺内还有1996年重建普明宝塔。该塔为仿唐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呈正方形,五层,高42.2米。塔刹为铜铸镀金,高9.6米,重12吨。这座宝塔有两大历史功绩:一是结束了寒山寺600多年有寺无塔的历史,重现寒山寺的盛唐风采。二是填补了唐代木结构楼阁式塔建筑在中国绝迹的历史空白,再现了唐代建筑艺术,为世人展现出唐式建筑源头在中国的历史本来面目 。</p><p class="ql-block"> 其实,寒山寺真正名声大噪的原因是唐朝诗人张继《夜桥枫泊》的加持,寺内的碑廓几乎集中历个朝代文人墨客及名人笔墨,无一例外都以该诗为核心内容,真是“钟声犹过耳,一诗盖全寺”啊。这就是一首诗的寺庙,可见文学之魅力,正如江南三大名楼,都有文学著作压轴加码,使得名誉天下,这一刻,谁又能说读书无用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一墙之隔还有一个大钟苑的景点,又名寒山别院,内有华夏诗碑与钟声诗韵等景点,而苑内的大碑和大钟均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华夏第一法华钟藏在大钟苑的梵音阁(大钟楼)里,大钟高约8米、重达108吨;顶层檐下高挂“梵音阁”风字匾。南北两侧挂“有唐遗音”、“梵音遍传”、“法音无凝”、“霜钟天籁”等匾额。华夏第一诗碑大碑,高约16米、重约400吨,正面是唐张继的《枫桥夜泊》诗,背面是乾隆御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两个小景点应该是为了增强寒山寺的影响力,提高游客体验感于近几年新修的,参观完还是挺振撼人心的。</p><p class="ql-block"> 寒山寺外,京杭大运河环绕,枫桥架于河上,形成了枫桥听钟的景点,再现张继当年枫桥夜泊之情形。当然,屹立千年的枫桥和寒山寺见证了苏州之变迁,更多的成了人们的精神家园,这也许是寒山寺最大的魅力所在吧。</p> <p class="ql-block"> 虎丘、西园寺、寒山寺这三个景点规模较小,游玩耗时基本上都在两个小时之内,这样我们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于是我们便开启了逛街模式。首选便是山塘街了,七里山塘魅力无限,吸引着到苏州游玩的人,我们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山塘街始建于825年,为白居易担任苏州刺史期间建造,为此山塘街又称“白公堤"。山塘街以“白提”为主轴,整体呈“T”字形格局,两侧以商业建筑为主。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整个街道呈河路并行的格局,沿街两侧的大多数古建筑,多为明清时建造,历史韵味十足,为古街加持不少。街区内,横跨山塘河上的古石桥有七座,每座都吸引着游人打卡。山塘街主要景点有山塘老街、义风园、中国南社纪念馆、冈州会馆等。老街上人群接踵而至,热闹非凡,而身着汉服的女子也随处可见。游客三五成群,跟团游的老人团队更是一波接一波,好一幅盛世景像。我们穿梭在街巷,进进出出留恋在每个小店,感受着独具江南特色的魅力。当然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个街区如同隔离于外界的世外桃源,而游客似乎也是特定的人群,很少看到穷苦的模样,也少急匆的身影,大家欢声笑语,欣赏美景,放飞心情,体验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带来的快乐。老街的美食散发着烟火味,吸引游客驻足品尝,工艺品小店、苏州丝绸店前人头攒动,似乎每个人都想带一件回家。都说旅游是花钱买罪受的事,可行走在山塘街,你是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你只会感叹世界之美好,“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念头自会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逛完山塘街后,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结束了苏州第一天的行程,真是美好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