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乡韵</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7071204</p><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乡韵</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一生操劳,勤俭持家,养育了我们六个子女,去年12月她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失去母亲让我们痛心不已,愿妈妈在天堂和父亲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 说说母亲的故事,母亲4岁时,就失去了自己的妈妈,成了没妈的孩子,母亲跟着外公来到了外公的重组家庭,母亲说:后妈一点也不喜欢她,后妈也有自己的子女,我母亲是拖油瓶带去的,母亲说9岁时,就在门前的河里,站在船上刷马桶,洗菜淘米干活了,冬天,冰凉的河水把母亲的小手冻的通红,外公在家会握住母亲的手给点温暖,后外婆就会出言不逊的骂,苏州的干将河留下了母亲的回忆,母亲告诉我,那时后外婆喜欢打麻将,经常约人在家打麻将消遣时间,外公要在外面赚钱养家,也很忙,顾不了家里的事,到全家吃饭的时候,外公经常会趁后外婆不注意的时候,把好菜快速往母亲碗底夹进去,偶尔正好被后外婆看到了,她就会说(塞狗洞)啦,母亲不敢吱声,好像是寄人篱下的生活。母亲只读了四年书就停止了学业,回家干家务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18岁时就嫁给了父亲,从此相夫教子,柴米油盐,我小时候父亲就在外地工作,难得回来,所以母亲要照顾几个孩子,让我们兄妹几个吃饱穿暖,吃穿住行母亲真的很辛苦。</p> <p class="ql-block"> 每天早晨,母亲要提着篮子去买菜,那时的经济条件不好,肉买的不多的,鱼买小的便宜,小时候经常吃的是小鱼小虾还有小的螃蟹,感觉味道也不错,记得一个咸鸭蛋要用刀切成4份,分给我们,母亲说过日子要精打细算。</p> <p class="ql-block"> 为了贴补家用,母亲在社区的编织工坊学习钩编手艺,靠一根钩针,编织出漂亮的各式帽子和小动物,母亲把编织线带回家,那时正值文革时期,我们都不上学,呆在家中,所以我们几个女孩也学会了钩编,一起赚钱贴补家用。让生活过得好一点。</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五个孙辈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子女各自成家后,条件好了,母亲也享福了,90年代遇上老房子拆迁,母亲住上了新公房,拿着退休金,我们兄妹都很孝顺母亲,平时给母亲添衣服,买好吃的零食等,母亲同父异母的兄妹对母亲特别好,经常走动来看望母亲,老人喜笑颜开,过上了幸福舒心的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 母亲虽然已离开我们,但母爱的点点滴滴,伟大而平凡,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后辈人的心中。</p> 感谢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