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一座古墓·一位英烈

曹先辉

<p class="ql-block">若要常德老人话常德,老人最爱话的是常德旧城区那一条条老街,一处处历史古迹和一位位名人乡贤。今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话话府坪街,再话话街上的楚春申君墓,再话话1943年常德保卫战中,牺牲在春申墓墓边的柴意新将军,那才是社会各阶层最感兴趣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常德中心城区有条闻名遐迩的老街叫府坪街,这是因为在这条街的街尾,是明清时期常德的知府衙门,衙门前因有块大坪而故名。相传战国时期,它曾是楚国春申君的府弟,不远处的衣巷子,相传就是他养士三千的地方,所以这一带古称“珠履坊”。这在清嘉庆《常德府志》上有记载:“府署,在府治中珠履坊,相传楚申君馆址。”它就在现在的潮流广场位置。</p> <p class="ql-block">府坪街又称府坪,民国时期,府坪街原来的知府衙门一直是常德道行政公署、常德县政府、常澧鎮守使署、湖南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署、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署、保安司令部、常德警备司令部、师管区、团管区等政治、军亊指挥中心。特别是北伐以前军阀混战时,无论哪个军阀驻进常德后,都会驻扎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惊雷,暖风吹进了府坪街。失学青年陈孝骞、梅景鸿等人闻讯长沙成立了湖南军政府,遂在常德成立常德军政府。他们剪掉辫子,燃放鞭炮,高呼口号,在府坪街一带示威游行,吓得知府大人闻讯而逃。</p> <p class="ql-block">民国七年(1918),冯玉祥在常德就任湘西镇守使期间,严厉禁娼、禁赌、禁烟。他在府坪街附近开办了“洗心所”,劝人遵纪守法,莫做坏事。他还在原知府衙门前卖草鞋赈灾,他的义举被人传为美谈。</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五年(1926),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来到常德,他将师部设在原知府衙门。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常德学生联合会,雪耻会和湖南省外交后援会常德分会都设在这里。滕代远时任常德雪耻会主席。在这里贺龙向周逸群同志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并资助共产党人办《湘西民报》和开办政治讲习所。他还请府坪街上“张新和”剃头铺的师傅进入府衙内为其理发,被常德民众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1949年7月29日常德解放,常德市人民政府(现武陵区政府)进驻府坪街原国民党暂编师汪援华盘据的常德警备司令部。大门口先后挂上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常德市政协、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长形牌子。大门内的照壁绘上了红底金色的毛泽东主席题字:“为人民服务”。此时的府坪街,一度改名为民主街。</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府坪街,曾有座开元寺。《常德市志·文物名胜》指出:“府坪原有开元寺,是春申君旧宅及墓地所在。”这座开元寺,唐代是常德城内的第一大寺庙。方志记载,曾撮合唐玄宗与儿媳杨玉环“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大宦官高力士,在他流放被赦回的途中住在此寺,当他听到玄宗已死的消息时,号恸不已,呕血而死。</p> <p class="ql-block">当年寺内有座春申君墓。最早记载这座墓是南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第三十卷《常德府》。它说:“春申君墓。在开元寺。坊即其故宅。”清嘉庆《常德府志》也对此做了注脚:“墓在今府署东辕门外。旧有残碑,字剥落不可读。疑为春申君墓表。”春申君墓在清代进行过好几次修葺,并竖有小碣曰:“楚春申君黄歇之墓”。</p><p class="ql-block">1918年冯玉祥将军进驻常德时,他对春申君墓进行了一次大修整,重新封土竖了碑。并将“楚春申君黄歇之墓”改为“楚春申君墓”碑铭。也就是梁颂成教授提供的春申君墓老照片中墓碑上的那一行阴文朱字。</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墓在1943年常德保卫战时留有一个光辉的印记。那就是74军57师169团少将团长柴意新殉国在此。柴意新原名柴永茂,早在国共合作时,报考了黄埔军校。其时,中共党员李鸣珂也在黄埔军校学习,二人因同乡关系交往甚密。于是,在李鸣珂的影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后来,他在历次抗日战争中表现突出。尤其在常德保卫战中,他自始至终与日军战斗。</p> <p class="ql-block">12月3日深夜,余程万师长于笔架城旁与代副师长陈嘘云、柴意新、孙进贤、杜鼎、金定洲等共商突围。柴意新接受掩护突围任务后留在城里保卫常德城。</p> <p class="ql-block">柴意新留在城里后,他率领留下的战士顽强地战斗,最后他身中6弹,在春申君墓前流尽最后一滴血,成为常德保卫战中牺牲的唯一一位将军。</p> <p class="ql-block">常德光复后,其灵柩与57师5703名抗日将士一同长眠在“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他被追授为中将。</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1985年1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柴意新为革命烈士,并向其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2014年9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柴意新名列其中,他的英勇献身精神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他与常德会战中壮烈牺牲的将士受到人民的敬仰。是年,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成为人们缅怀民族英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府坪街,繁花似锦,车水马龙。当人们走进这条街巷,或许少有人了解府坪街的渊源历史,或许驻足探寻春申君墓踪迹,或少有人知晓柴意新将军的悲壮事迹。可是,历史从来不会被遗忘。</p> <p class="ql-block">这条老街、这座古墓、这位抗日英烈,已然成为常德历史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静静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而他们的故事,也将随着常德这座城市的发展,在岁月的脉络里静静地流淌,供后人去探寻、铭记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2015年,凤凰卫视录制《重返战场》时,本文作者与柴意新之子柴陵华,在东门城壕湾古城墙下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