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步”平江路一一出去走走之二十一

曾良才

<p class="ql-block">五月三日上午,从无锡坐特快28分钟到达苏州,然后坐一号地铁,来到平江路游览。</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对照南宋《平江图》及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总图》,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并保持着活力。</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11日,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荣获ITIA艾蒂亚颁发的第12届艾蒂亚奖最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奖金奖。</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是苏州最古老的步行街道 位于市中心 毗邻观前街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可玩性强。</p> <p class="ql-block">进入平江路,第一感觉是人多,在人挤人的状态下,不能迈步只能是慢步。</p> <p class="ql-block">右手边全是古色古香的小店铺,左手边是平江河(另篇介绍)。</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是沿河的路,全长约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两侧的横街窄巷就多了,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儒巷、丁香巷、胡厢使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较早出现了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很详尽。</p> <p class="ql-block">长1606.8米,宽3.2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长方石人字形路面。2004年5月,平江路完成保护与整治工程,路面改建传统长条石横铺砌成。两侧支巷多为历史悠久的小巷,路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特色著称。</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是苏州一条历史悠久的经典水巷。早在南宋的苏州地图《平江图》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多年来,不但平江路的河流形态、街道建制与原先基本相仿,而且还分明地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平江路算是苏州保存得最完好的古街了。</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作为历史文化街巷进行了保护改造,主打的是修旧如旧的牌。沿街不少老宅,木制门板,精致的雕花门廊,保住了市巷旧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风貌。</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除了因历史而出名外,它的美食便是平江路突出特色之一,这里的老街不仅保存古代的建筑,而且老街的美食与餐馆都是与苏州古老的饮食文化密切相关,在这条街上美食最大的特色有三种。</p> <p class="ql-block">一是沿着老街从头到尾的街边美食,由当地的原著居民烹饪,穿着极具江南特色的服装沿街叫卖吆喝,有桂花糕、酒酿丸子、鲜肉月饼、海棠糕、竹筒糍粑、大碗茶等特色的平江路街边小吃,让你可以边走边食感受平江路文化。</p> <p class="ql-block">二是青砖白瓦下临街而立的店铺,可不要小看这样临街小铺,许多会吃的朋友是为它专门而来,比如说在平江客栈旁边有一家状元街饺子馆,他家的苏味鸦片鱼头入口滑嫩,奇香无比,让人难忘。平江路北段的乐格子比利时烈日松饼店,现烤的松饼外酥里软,再搭配上纯正的奶油和新鲜的水果,从拙政园出来循着香味大概就可以找到他家了。中轴线上的鸡脚旮旯,他们家的鸡脚,鸭舌可是非常美味,香味四溢整条老街,还有生煎店铺,咬上一口,生煎的汁随之流出,肉味口感甚佳,居住在江南的老人都把苏州的生煎包与上海有名的小笼包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三是有些规模的餐馆,主要经营苏州菜,老口味更地道,例如:松鼠桂鱼、蟹黄豆腐、糖醋排骨、糖醋鱼、酱蹄膀、皮蛋瘦肉粥等都是必点菜,光看到这菜名就会让人垂涎欲滴。这里的所有美食都彰显着平江路的饮食文化,诉说着古老的饮食故事。</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周遭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河道西面的民居多依河而建,上了年纪的老房子,白墙青瓦,木栅花窗,木料多用棕红或棕黑色,清淡分明。外墙多已斑驳,却如丹青淡剥。墙面剥落处又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神采灵动。江南的匠人的心思玲珑,把园林美学发挥到了极致。</p> <p class="ql-block">卫道观前。</p> <p class="ql-block">苏州是苏绣的发源地,也是丝绸的盛产地,刺绣、缂丝、织造等无不精美绝伦。因此从元代至正年间起,朝廷便在苏州建立织造局,将苏州作为织绣宫廷服饰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苏扇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一把扇子上千元。</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出过一个名人。</p> <p class="ql-block">文创行业方兴未艾。</p> <p class="ql-block">借名人也是一种技术。</p> <p class="ql-block">借名记也是一种学问。</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也有不少。</p> <p class="ql-block">旗袍是平江路一大卖点,沿途可见美女美妇,身着旗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从平江路向南,走几步便能听到古琴悠扬,是一琴馆,据称请了吴派传人来讲授琴艺。取道中张家巷,不几步,又是一种江南丝竹之声,喜气热闹。循声向前,是一处评弹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累了可以在此住上一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