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古镇 苗寨峡谷 凤凰古城

耕云钓月

<p class="ql-block"> 5月3日在高速公路看到路牌标示“朱砂古镇”,临时起意去看看,在古镇走了一段,都是废弃的矿山破旧残存建筑,据说往前走一个多小时有废弃矿井,博物馆及新建的游乐设施等,但无心前往。</p><p class="ql-block"> 千年丹都,转型之城——朱砂古镇位于铜仁市万山区,这里曾经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汞矿产地。上世纪60年代,万山汞为国家偿还国外债务发挥了巨大作用。2002年因资源枯竭而全面关闭,2009年3月,万山因此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来围绕丹砂艺术主题,打造成一座矿山怀旧小镇。</p> <p class="ql-block">  5月3日晚上8点半,观看由凤凰古城倾力打造的大型室内实景剧《凤凰样子》。舞台以山水为景,以历史为幕,一排排苗家吊脚楼在舞台两侧就势而立,凤凰山水自然画卷徐徐展开,一人击鼓,众人绕鼓踏节、翩翩起舞,用热情的鼓舞欢迎远方的客人。几十名穿着特色民族服装的阿哥阿妹敲响苗鼓,气势磅礴,拉开了演出帷幕。</p><p class="ql-block"> 凤凰样子演绎了沈从文《边城》的唯美世界和凄美爱情。为获取翠翠芳心,天保、傩送用歌声展开角逐,久决无果,天保成全弟弟,外出闯滩而不幸遇难,傩送深感愧疚,也远走他乡。只留下痴情的翠翠守着默默流淌的河流,等,一城烟雨;渡,一世情缘。</p><p class="ql-block"> 还再现了抗战时期,湘西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以湘西儿女为主体的国民革命军第128师千里征战,惊天地、泣鬼神。战场上,2000多名凤凰儿女奋勇杀敌、最终全部壮烈捐躯。抗战胜利那天,凤凰城家家户户高挂白幡、迎接英雄魂归故里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幽默搞笑的穿苗服,跳苗舞互动秀,竹竿上太空漫步,多层交错晃板绝技,热情洋溢的民族歌舞,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让观众们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室内表演落幕后,游客纷纷移步到广场参加民俗篝火狂欢,游客和演员围绕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跳起摆手舞,紧接着大型烟花灯火水舞秀和非遗技艺打铁花表演,歌者和游客合唱《后来》,舞者与游客共跳民族舞蹈,将快乐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p> <p class="ql-block">  5月4日,前往苗寨(菖蒲村),在寨门口对上”暗号”后,才得以进寨。坐了几分钟船到对岸,接受寨民敲大鼓的欢迎仪式。这是一个至今仍很落后贫穷的地方,自然和人文景观皆无,令人失望,导游说,我们这是扶贫之旅,因为门票收入到年终会分红给村民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同游的人们都深感渐愧,权当是贫扶贫,穷帮穷了。在原始而陈旧的村落里,所见的人也很少,我们走进了三户人家,导游向我们介绍了这个苗族村寨的历史风俗习惯等,比如他们来历,是逃难到这里,后因环境恶劣,为了生存又成为土匪,今天的苗寨就是过去的土匪窝。他们房子结构布局,屋基础之上用片石砌成然后用泥土砖块升高,片石部分高,土块部分矮表示该户后代儿多女少,否则相反。进门不能踩踏门槛,右面是灶台的这家就姓吴,灶台在左的姓王。灶上有四个锅位,大小的锅使用是有严格分工的。房子进深处,一侧是老人住一侧是夫妻住,都挂有厚实的蚊帐,女儿必须住楼上,当女儿上楼后,长辈还要把梯子撤走,以保女儿的安全。即使在限制生育的年代,他们都可以生四五个孩子。导游还介绍了他们生活婚俗状况和2013年领袖视察后的改变,修了柏油公路,种植了猕猴桃和柚子等(在柚子树林里还有一张领袖摘柚子的图片),开启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村民经济收入大幅提高,让“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方针落到了实处。导游说,游苗寨就是七分听三分看,其实听也没听不出些什么,因为当天那位导游的普通话太不普通,夹杂了七分乡音,我们连蒙带猜还能听个大概,那些离湖南更远一点省市来的游客那是一脸惊愕,什么都没听懂。他自称是个领导,今天是代班导游。“三分看”看到就是简陋破旧。导游饶有兴趣地给我们八卦了很多生肖属相性格与命运的关系和事例。同游者说,早知这个样子,真不该选择游这里。 </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在寨子草草吃了团餐,就去什么非遗展示厅参观,推荐购买银质和朱砂制品,之后去一个很普通的峡谷游玩,然后自愿乘40元一次的电梯升上来,乘景交车去什么猕猴桃基地,估计又是购物,于是告知导游离团返回凤凰。</p> <p class="ql-block">虹桥上的两副楹联:</p><p class="ql-block"> 凤凰重镇 仰前贤妙想 驾霓虹横江左右 坐览烟霞 拍遍栏杆 神随弟子云梦去。</p><p class="ql-block"> 五竿男儿 拥后生豪情 投烈火涅槃飞腾 等闲恩怨 笑扶简册 乐奏离骚雾山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宵皓月 谁在廻龙潭上 华灯楼船 彩影荡漾 弦歌映山山映水:</p><p class="ql-block"> 照眼春阳 廊桥正午时分 醉客雅旅 游侠高僧 靓景如梦梦如诗。 </p><p class="ql-block"> (当代凤凰籍画家黄永玉撰,其弟黄永前书)</p> <p class="ql-block">  5月5日游凤凰古城。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凤凰县沱江镇,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与云贵高原东侧交界,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占地面积约10平方千米。城西南有一座形似展翅凤凰的青山,故得名“凤凰”。古城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共同构成,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现存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是中国西南现存文物建筑最多的县。因为时间有限,仅游览了虹桥、沈从文故居、长寿宫(黄永玉艺术馆),沱江岸边,部分特色街巷。</p> <p class="ql-block">  张文德,清代提督,凤凰人。</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边城》作者,凤凰人。画家黄永玉为表叔沈从文题写的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从文就葬于凤凰古城的听涛山。</p> <p class="ql-block">沈从文和夫人张兆和</p> <p class="ql-block">  印宅位于凤凰南边街76号,旧称苕弄子,是历经三百多年风雨的普通老民居之一。据《凤凰厅志》记载,从清朝道光五年以来,这里曾走出印秋谭(武举)、印启祥(同知)、印农夫(同盟会员)等小有名气的先辈。沈从文《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儿时的伙伴印远雄就是后来印宅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印远雄1907年生,1926年在长沙党务学校读书,跟随毛委员搞农运调查,1927年进武昌农运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在邓寅达任部长的武汉农运部工作。抗战时期多次护送革命青年去延安。1949年反复劝说陈渠珍随程潜起义,为湘西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解放后任职于国家民委。1987年去世,享年87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p><p class="ql-block">这里藏古宅古巷古色古香况复多古董古玩赏百年古韵</p><p class="ql-block"> (印久平撰,胡振国书,湖南电视台《血色湘西》摄制组赠)</p> <p class="ql-block">  田兴恕(1836年-1877年),字忠普,湖南凤凰人,清朝贵州提督。</p><p class="ql-block">熊魄虎盛筸军砥柱</p><p class="ql-block">名孚望重乡党楷模</p> <p class="ql-block">  随拍古城洗手间里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当代艺术家、中国画院院士、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永玉,凤凰人。</p> <p class="ql-block">青年时代的黄永玉与夫人张梅溪</p> <p class="ql-block">  黄永玉与其表叔沈从文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的心,只有我的心</p><p class="ql-block"> 黄永玉</p><p class="ql-block">我画画让人民高兴</p><p class="ql-block">用诗射击和讴歌</p><p class="ql-block">用肩膀承受苦难</p><p class="ql-block">用双脚走遍江湖</p><p class="ql-block">用双手拥抱朋友</p><p class="ql-block">用双眼嘲笑和表示爱情</p><p class="ql-block">用双耳谛听世界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我的血是O型,谁要,拿去</p><p class="ql-block">它对谁都合适</p><p class="ql-block">我的心,只有我的心</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故乡,它是您的</p> <p class="ql-block"> 2025.5.3至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