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8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踏入了儋州市中和镇七里村,开启了一场如梦似幻的夜游之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刚步入村庄,一阵清幽淡雅的香气扑鼻而来,寻香而去,只见村道旁、河流边,一株株高大的玉蕊树映入眼帘。此时,玉蕊花正悄然绽放,细长的花蕊从花苞中探出,像是灵动的精灵在夜色中舒展身姿。这些花朵在月光与灯光的交织映照下,如梦如幻,散发着迷人的光彩,难怪玉蕊花有“月下美人”的美誉。微风拂过,花枝摇曳,花瓣簌簌飘落,洒在地面、飘在河面,让人不禁沉醉在这诗意的美景之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村道前行,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民居在夜色中影影绰绰。有的古朴沧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有的现代简约,展现着乡村的新貌 ,古与今在这里和谐交融。偶尔能看到几户人家门口亮着昏黄的灯光,传出欢声笑语,温馨而惬意,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间,我来到了文物单位东林堂。这座古老的建筑在夜色中显得庄严肃穆,它承载着七里村厚重的历史文化。东林堂是村里的公庙,由前门、九天门、正堂三部分组成。据记载,明代进士许子伟曾在此教书,其神坛上供奉着道教神仙、佛像、儒生、民间神仙等,多种神仙齐聚一堂,体现了这里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如今,每年正月初一,村里八坊五姓的百姓们都会齐聚于此,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站在东林堂前,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往昔的热闹场景,感受到了七里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村民们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漫步在七里村的夜色中,玉蕊花的芬芳、民居的烟火气、东林堂的历史韵味,共同交织成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画卷。这趟夜游,不仅让我欣赏到了自然的美景,更让我领略到了乡村的历史文化魅力,令人难忘 。</p> <p class="ql-block">儋州市七里村抗日第一枪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战斗背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39年4月16日,日军在儋州白马井登陆,很快侵占了儋县大部分地区。5月5日,日军侵占光村墟。中共西南临时工作委员会从光村地区的白沙塘村撤出,随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大队第九中队和国民党光村乡、振德乡抗日协会领导的游击中队转驻中和镇的七里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战斗经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日军得知抗日力量驻扎在七里村后,立即出动200余人进攻七里村。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九中队和国民党游击中队联合行动,协同作战,奋起反抗,儋县党组织还发动光村乡、振德乡群众支前。经过一天的激战,毙伤日军40余名,也有说法称毙伤日军指挥官1名和士兵10多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战斗结果与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战斗结果:因弹药不足,抗日军民主动撤出七里村。虽然未能完全阻止日军的进攻,但给予了日军沉重打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战斗影响:七里村之战是儋县抗日战争开始后,与日军正面战斗的第一枪,由此拉开儋县6年抗日战争的帷幕,大大激发了儋县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斗志,也是儋县国共两党两军统一抗战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