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钢铁驼队”的 火车司机们

张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视频制作:《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影视中心</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列中欧班列(命名为“渝新欧”)于‌2011年3月19日‌从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团结村始发,标志着中欧班列这一国际铁路联运模式的正式启动。</span>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深入铁路物流园区,为铁路发展指明方向。一年来铁路立足行业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兴隆场编组站完成扩能改造,第10万列中欧班列从重庆开出,重庆首发图定中亚班列,内陆山地跑出对外开放加速度,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出铁路力量。</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薄雾中,重庆兴隆场编组站内汽笛声此起彼伏,这里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钢铁长龙正蓄势待发。重庆国际输入物流园区东西南北四向国际班列开行线路62条,辐射100多个国家,超50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综合运行指标超全国第一。</p> <p class="ql-block">重庆北机务段兴隆场运用车间指导司机李峰:这些年来我值乘的中欧班列的次数已经多得数不清了,中欧班列第10万列也是我从团结村拉出去的。作为一名火车司机,我能明显感受到由我们驾驶的中欧班列拉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越来越频繁地走出国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各地。让我感到非常自豪!</p> <p class="ql-block">李峰的驾驶室成为观察这一变革的最佳窗口。川黔、渝怀、兰渝等干线铁路都已跑出国际班列,兴隆场站新增9条编组作业线,成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货运编组场。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全年开行超5700列,开行量领跑全国,占全年开行总量的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成为指导司机的吕嗣湘是一名有着12年驾龄的老司机,他已值乘2000多趟列车,运行里程超80万公里,从学员到副司机、指导司机,吕嗣湘不断成长,这些年他一直担当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司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他负责的运输交路越来越繁忙,拉来的货物品类也日渐丰富。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25.18万标箱。货值467亿元。吕嗣湘:作为一名火车司机,我以前拉的货物多是煤炭、钢材等原材料,现在是医疗仪器、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班列还给重庆市民带来了许多“洋货”,比如印度的辣椒,阿根廷的牛肉、厄瓜多尔的白虾,泰国的榴莲和椰子。我们见证并参与了重庆从内陆腹地到改革开放前沿的过程,今后我要继续开好火车,在这条幸福之路上加速前行。</p> <p class="ql-block">28岁的谢嗣航曾是机车检修整备工,随着班列开行量跃增,开火车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2022年他转岗成为了中欧班列司机,他的转型之路也见证了货运通道发展的缩影。他告诉记者:过去中欧班列月均一趟,现在是天天班开行,仅仅他们运用车间的司机队伍就从100人扩大到300人。</p> <p class="ql-block">谢嗣航说:作为中欧班列首发司机江彤的徒弟,我很荣幸作为副司机陪江师傅值乘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段。师傅的谆谆教诲一直记在我的心中,现在接力棒交到我们的手中,我们会传承好师傅的经验,把这一份责任和我们的工作态度给传递发扬下去,把我们机车乘务员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当中的故事讲好。</p> <p class="ql-block">春日里的重庆兴隆场编组站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的钢铁长龙蓄势待发,机车司机驾驶的班列满载着货物开往远方,他们正见证着重庆这座内陆城市走向更加开放的未来,这条新丝路上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恰似新时代的驼铃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征程中鸣奏着内陆开放的壮丽乐章。</p>